?

西藏地區小學教師信念調查

2015-05-30 10:48王潤惠馬慧芳管芳馬海林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西藏地區小學教師信念

王潤惠 馬慧芳 管芳 馬海林

教師信念是教師研究的重要領域,本文調查了220名西藏地區小學教師的信念狀況,分別從學生管理信念、課程信念、評價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四個維度以及教師信念總分五個方面研究了西藏小學教師的教育信念。結果表明:西藏地區小學教師信念普遍比較開放,符合新課程信念;此外,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本文給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一、引言

研究教師教育信念是教師研究的新領域,對教師信念的研究始于對教師內在思維的關注。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教學工作的復雜性逐漸增加,認知領域的研究也得到深入發展,再加上研究教學所用范式的轉變,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從研究教師的外在行為轉變為研究教師的內在思維。在研究轉向中,“教師信念”是一個頗受關注的主題。

“教師信念”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極為常見的名詞,教師信念是教師在教學情境與教學進程中,對教學工作、教師角色、課程、學生、學習等相關因素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其范圍涵蓋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與生活經驗,構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從而指引著教師的思考與行為。比起教師所掌握的知識,教師所持有的信念更能影響其教學行為,教學行為是教師信念在教學中的反映,這是近年來許多研究者的普遍觀點。

縱覽以往的研究發現,多數關于教師信念的研究都是基于以下三個基本假設:一是教師信念既影響知覺也影響著判斷,因而也影響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和教學行為;二是信念在“教師學教書”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三是改進教學實踐和教師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了解教師的信念。教師的綜合素質影響著教育的質量,教師信念作為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目前國內關于教師信念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許多人將與教育信念近似的術語混亂應用,主要借鑒國外的相關研究成功進行理論上或實證上的研究,且研究多集中于教學信念層面,而對教學以外的教育實踐活動和教師個人生存層面的研究較少涉及,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教師信念的研究更是處于“邊緣”狀態。而少數民族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的奠基工程,更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先決條件。因此,對于民族地區教師信念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共抽取220名西藏地區小學教師,發放問卷22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樣本為205人,有效率為93%,被試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西藏地區小學教師情況表

本問卷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現場測試,團體施測,統一指導語,問卷當場回收。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采用量表出自呂國光的《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一文。教師信念量表(TBI)包括38個項目,包括教師的學生管理信念(分量表1)、教師的課程信念(分量表2)、教師的評價信念(分量表3)、教師的學生學習信念(分量表4)4個分量表,分量表1包括12題(第1~12題),分量表2包括8題(第13~20題),分量表3包括12題(第21~32題),分量表4包括6題(第33-38題),其中1、3、7、8、9、11、12、14、15、16、18、25、28、30、31、32、33、34、35、36、38題為反向記分。該問卷采用六點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試的教師信念越開放,越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該問卷的四個維度分別又分為“傳統”和“開放”兩個取向,傳統取向強調限制、規范、保守、教師中心,開放取向強調自由、發展、開放、學生中心[2]。

表2 西藏地區小學教師信念調查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師信念的學生管理信念維度上,得分小于維度總分一半的只有3人,僅占總人數的1.5%,得分大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202人,占總人數的98.5%。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被調查教師都對學生管理信念持開放態度,同意問卷中所倡導的信念,認為教育不能通過體罰、身體傷害、強制灌輸已有觀念、過于強調老師的地位等方式來進行,而是應該從愛護和尊重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學生管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學生平等相處,這也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信念。

在教師的課程信念維度上,所有被調查教師得分都大于維度總分一半,共205人,占總人數的100%。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所有被調查教師持較開放的課程信念,他們認為培養學習的主動性比單純教授知識更加重要,教師不應該完全主導教學課程,而是根據學生的特質自主選擇合適的教材、設計合理的課程安排,且教學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信念一致。

在教師評價信念維度上,所有被調查的教師得分都大于維度總分的一半,這說明所有的教師都有著開放的評價信念,即認為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單純憑借紙筆測驗的成績,而是應該從成績、技能、情意、動機等不同的方面來綜合評價,給學生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此外,不同特質的學生應該給予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發揮特長,這樣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該數據完全支持了新課程的理念。

在教師的學生學習信念維度上,得分小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40人,占總人數的19.5%,得分大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165人,占總人數的80.5%,可見多數教師持有開放的學生學習信念,即認為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他們會主動學習,學生也不應該單純地接受,而是有選擇、有自主性地進行學習,學生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信念基本一致。

從教師信念總分的得分情況來看,所有教師的總分均超過了教師信念總分的一半,這表明所有參與調查的教師都持有較開放的教師信念,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信念是一致的,都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教學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讓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成長為一個“復讀機”。

四、原因分析

(一)國家對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視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科教興國戰略,重視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并且注重民族地區的師資培養。2008年,國家教育部制定了“專注西部地區師資培訓計劃”,自治區教育廳在“十五”期間也啟動了“十百千工程”,再加上發達省份的對口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教師在教師信念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傾向于更加開放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學生為中心。

(二)西藏地區小學教師普遍年輕化

本次研究中調查對象年齡在30歲以下的占52.7%,可見西藏地區小學教師的主體還是比較年輕的。對于年輕教師來說,由于年輕教師從事教學的時間較短,其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擅長的教學法、喜好或偏好的教學方式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比較小,他們在大學里接受了最先進的思想,不像有些老教師,他們有的甚至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就走上了教師崗位,延續著老一輩教師的教育方法,刻板教條;相反,年輕人對新理念接受得更快,而且他們也是剛從學生的身份走過來,對學生有著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有著容易和學生溝通交流的年齡優勢,他們更加能夠尊重學生的意見,用各種新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此外,西藏地區小學教師的學歷都在大專以上,其中,本科學歷的教師人數就占到了64.9%,較高的學歷水平也是西藏地區小學教師教育信念較開放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五、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民族地區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我們的調查,西藏地區小學教師的信念整體水平較開放,但一些教師的信念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第一要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等,避免學歷合格而教學水平低和教學信念封閉的現象出現。第二西藏地區地域廣闊,需要更好的教師資源,因此要加大師范生培養的力度,為基礎教育提供優質師資,滿足西藏各地師資的需要,使西藏地區的基礎教育更加完善。第三,建立縣城骨干教師與鄉鎮學校教師交流機制,鼓勵骨干教師到條件較為艱苦的學校任教,并給予優惠政策,比如優先評聘、工作調動等相應激勵機制,將開放、先進的教育信念深入各個地區。

(二)利用西藏教育資源,增加教學內容的適切性

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加以開發,如唐卡繪畫、民歌等。通過學習有文化特色的課程,讓學生更貼近藏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當地實際情況與學生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將民族的和世界的聯系起來,讓西藏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先進的地區,讓西藏的小學教育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對西藏農牧區學校進行課程與教學改革

本次調查教師所在的學校主要分布在市、縣和鄉鎮,位于村的學校也很少,農牧區的學校幾乎沒有涉及到,西藏地廣人稀,散布著大量的農牧區域,而農牧區正是教育薄弱的地區,廣大的農牧區也急需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教師急需提高專業知識和技巧,教學內容除了包含基本教育內容之外,還應與農牧區的生活相聯系,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猜你喜歡
西藏地區小學教師信念
為了信念
發光的信念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信念
西藏地區日照氣候變化特征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棗強縣第一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平凡教學三十載——一名小學教師的自述
西藏地區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
西藏地區大學英語教學環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