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雙遼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

2015-05-30 10:48周麗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雙遼市心理健康心理

周麗

雙遼市地處吉林省西南部,是一座正在迅速發展的縣級城市。據調查,全市公辦市直學校和農村學校共47所,學生總數現為41530多人,教師4000多人。在所有中小學校中,包括市幼兒園、職業學校、特教學校,只有2所學校各有1名專業專職心理老師,而其他學校均沒有從事學生心理教育、心理輔導、心理干預、心理知識普及與心理教育研究的專職心理教師。

一、中小學對待心理教育的態度和做法

1. 有的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觀念不強,重視程度不夠。這些學校重智輕德輕“心”的思想根深蒂固,看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思想守舊落后,甚至有較強的排斥心理。

2. 有的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形式主義的招牌,應付檢查,敷衍了事。檢查團來了就準備一節課來“作秀”,檢查團一走,心理健康工作又被束之高閣。

3. 有的學校雖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認識,也愿意去做,但苦于師資力量不足,有心而無力。通過設立兼職教師來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作用極其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學校發展的需要。

4. 有的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設立了兼職教師,還聘請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或社會上心理咨詢師來輔導。這種輔導在時間上是有限的,空間上是不確定的,同時也只是泛泛的集體性的。由于心理問題的解決具有特殊性,因此他們的作用很有限,不能及時解決問題。

5. 有的學校雖然擁有了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能夠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起來,但是受到學校的重視程度的影響,其模式和途徑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其潛力和資源仍需進一步挖掘。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 一些教師觀念上仍是“唯分論”。盡管也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教師唯分是舉,陷入片面重視分數,而忽視心理問題的誤區。

2. 由于心理學理論學習需要專業培訓和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收獲,一些教師即使有興趣但是苦于沒有系統的專業指導,加之主觀意志不足不能堅守,所以望“心”興嘆。

3. 一些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大量時間更多地進行常規教學和班級管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靠著長期工作經驗和教學感悟來進行,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更多地依靠教學實踐經驗,搬著石頭過河,淺嘗輒止,不能深入實踐。

4. 一些教師能夠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學習心理學理論,他們在行為上更關注的是教學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盡管每年雙遼市進修學校都有針對教師心理健康知識上的培訓,但是由于培訓的時間和場次極其有限,一旦面對工作中學生呈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就顯得愛莫能助、束手無策。

各校兼職心理教師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學校由于師資緊張,就連兼職的心理教師也沒有,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即使有的學校擁有兼職心理教師,而這些教師幾乎都是半路出家,“兼而不?!?,他們都同時承擔本專業的課。這些教師自學心理知識,有的甚至經過自身努力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證書,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專業成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是捉襟見肘、困難重重。

所以在學校中,很多時候學生個體存在的個性心理問題被當作品德問題來“移位”解決,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存在的心理障礙被忽視、被擱置,換來的是教師“學生越來越不好管”的無奈感嘆。實際上,部分學校和教師都進入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說教誤區。

這就出現了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要求一定數量專業的心理教師為學生和社會服務,而另一方面卻沒有專業人才來滿足需求,而雙遼市教育部門能爭取到足夠的保證學校開課的必備學科教師都存在難度,更難以解決心理教師急需的問題。這就激化了心理教育迫切需求與心理專業師資匱乏之間的“瓶頸”矛盾,成為了目前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窘迫現狀。

如何使雙遼市心理健康教育從困境中走出去,發揮其生命力、更有實效呢?本人認為,在目前難以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的狀況下,各學校除了常規教學管理、校規約束、開展德育等新途徑,應采取如下做法來緩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尷尬。

三、改善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對策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形成強有力的動力保障體制。學校領導應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當前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不僅要設立兼職心理教師,而且要求將全校教師都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擔體系中。從主管德育的領導到各年級主任和組長,再到班主任和教師,形成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的心理教育鏈條。與教學管理體制相協調,每學期有年級和班級的心理教育實施方案和評價機制,層層推進。

2. 轉變教師觀念,形成心理教育“外引內聯”式的培訓模式。由于沒有專業心理健康教師,所以組織教師培訓非常重要。培訓的形式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外引式,即聘請專家來校講課和派專兼職心理教師和其他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對全校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將心理學理論消化和吸收。二是內聯式,即系統學習本校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和一般存在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訂立人手一冊的心理健康教育叢書,制定學期讀書計劃,安排讀書進度和讀書作業。在學期中和學期末開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討論會,將工作中存在的學生問題和教師問題都在討論中群策群力研究解決,以較快地提高教師心理素質和心育能力,解決教師身上的心理問題,而不至于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教師不僅做到助人,而且做到自助。

3. 科研引領心理教育發展,開辟教育理論工作者與教師的合作研究領域。為了持續提升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學校應走一條“科研心育”之路,與附近省市高校心理專業教師聯合進行合作研究。擁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素材的一線教師,與具有較多研究經驗和理論資源的高校教師在合作中彼此相生相長。學校教師會在這種合作研究中得到持續地指導幫助,深入地學習和實踐,進而得到長足的發展。

4. 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發揮學校心理教育輻射功能。

(1)建立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心理健康課,直接向學生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學校應選擇適合的心理健康學生讀本,由專兼職心理教師在各年級開課,有年度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結合學校學生年齡特點,系統講解學習心理、適應環境方法、人際關系心理、抗挫知識、良好性格與情緒的培養、性知識教育、應考狀態調節方法及升學擇業教育等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使他們更有自信心和創造力。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而且要“授之以漁”。

(2)發揮班主任的德育主陣地作用,通過班級管理,培養學生健康心理。要加強班主任修養和心理品質,要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的人格素養,班主任通過班會、晨會、班級活動等方式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成長。

(3)挖掘學科教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拓寬心理教育空間。學科教師應抓住課本中顯性或隱形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組織教學、講述新課、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對待特殊學生的某個環節或情景時,能有效解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4)在學校教導、團委、政教等部門開展的大型集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等心理素質。

(5)運用板報、櫥窗、校報、壁畫、廣播等形式靈活機動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5. 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心理健康教育框架,發揮家庭和社會教育功能。學校要引導家庭教育,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指導家長掌握一些心理疏導的方法,改變家長不良的教育方式,科學地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同時結合周邊社區和其他單位,協調思想,共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共同締造良好的大環境。

6. 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美化校園環境,加強校園建設,為心理健康教育創設優雅、溫馨的外部條件。

總之,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艱辛曲折的道路,將會付出很多努力。不過,實踐證明,改變心理健康教育“一窮二白”的局面,會為新時期雙遼市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新活力,將會極大地增強教師心育能力,提高學校德育水平,對于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構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保持社會穩定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猜你喜歡
雙遼市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再生能源發電建設項目節地評價方法研究
心理感受
近10年雙遼市極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
雙遼市:積極推進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