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滿意,婁玉鈐

2015-05-30 05:39史鵬博李沛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5年6期
關鍵詞: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痛風性

史鵬博 李沛

【摘 要】 通過查閱檢索相關文獻,結合絡病理論及痛風性關節炎的病變特點,探討痛風性關節炎與絡病的相關性,根據絡以通為用的治療原則探析痛風性關節炎從絡病辨治的治則、治法。

【關鍵詞】 關節炎,痛風性;絡病理論;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6.013

痛風性關節炎(gout)是由于長期嘌呤代謝紊亂,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導致尿酸鹽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沉積引起的炎癥性疾病。本病屬中醫學“痛風”“痹證”“歷節病”等范疇,主要原因是飲食失調、外邪閉阻、脾胃失健、痰瘀沉積引起的肢體經絡痹阻不通。本文通過查閱檢索相關文獻,探析痛風性關節炎從絡辨治的治則、治法。

1 絡病理論的概況

1.1 絡病基本內容 絡病是指各種因素導致絡脈中營衛氣血津液運行、輸布及滲化異常,出現絡脈痹阻、瘀滯不通的一類病證。絡脈作為人體氣血運行最廣泛的通路,任何疾病發生或發展到一定程度,勢必會影響絡脈中氣血的運行及津液的輸布,導致絡脈不通而成絡病。

1.1.1 絡脈的生理特點 絡脈雖為經脈的分支,但在生理上具有明顯的自身特點,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①生理分布的多層次性、廣泛性、網絡性;②絡脈具有雙向流動和滿溢灌注的特點;③絡有氣血陰陽之分[1]。

1.1.2 絡病的病理特點 絡脈生理特性決定了其病位的多層性、病因的復雜性及病理上易于瘀滯,痹阻不通。絡脈瘀滯是絡病共同的病理基礎,而邪客絡脈,營衛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環節;絡脈失養,血行不暢,氣滯血瘀,痰瘀凝結是絡病的基本演變過程[1]。

1.2 絡病的病因病機 由于絡脈分布的廣泛性,其致病原因呈多樣性、復雜性,清·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闡明:“初病在經,久病入絡”“在經多氣病,在絡多血病?!盵2]初病在經,經脈本無病而外感六淫、疫癘,外傷之邪,從皮膚肌腠病傳至經脈;久病入絡,多因他處患病而波及絡脈,多為情志、飲食之內傷雜病或初病不愈,病情遷移或反復發作,虛、痰、瘀互結,阻滯絡脈,經久不愈,漸成痼結。根據絡病的生理及病理特點,病機可大致歸為絡脈虧虛、營衛不和、絡脈失養、血行不暢、氣滯血瘀、痰瘀凝結6個方面。臨床表現可概括為:絡病多瘀,病程長、遷延不治,病程纏綿、難以速去,臨床表現多樣,多伴有疼痛,病位固定不移。其在證候學上具有“久、瘀、頑、雜”的特點[3-4]。

1.3 治則與治法 絡脈是機體氣血運行的通路。治療絡病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絡脈通暢以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故“絡以通為用”的治療原則是針對其自身生理特點及絡病病理實質而提出的。然通絡之法各有不同,正如高士宗《醫學真經》所云:“通絡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备鶕j病的病因病機不同,故有理氣、益氣、祛風、散寒、化痰、利濕、解毒通絡等審因論治的方法,及時祛除病因即可達到通暢絡脈的目的[5]。

2 痛風性關節炎與絡病理論

痛風性關節炎早期以跖趾關節、踝關節等紅腫熱痛反復發作為表現;后期甚至造成關節活動障

礙、畸形,遷延難愈。其病因病機與臨床表現方面均有絡病的特點。

2.1 病因病機 情志所傷、外感淫邪、勞倦內傷、飲食不節等均可發為本病,其病因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兜は畏ㄐ囊ね达L》曰:“張子原氣血兩虛,有痰便濁,陰火痛風?!薄夺t學準繩》宗丹溪說認為:“痛風,今人多內傷,氣血虧損,濕痰陰火流滯經絡?!薄兜は姆ā分赋觯骸胺嗜酥澩?,多是風濕與痰飲流注經絡……瘦人肢節痛是血虛?!笨梢姷は獙W說對于痛風病因可概括為氣血虧虛,經絡失養,陰火沖上,風濕痰濁瘀阻經絡,屬本虛標實之證[6]。

鄧運明[7]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土健運則水谷精微化生為氣血,輸布濡養臟腑器官。若患者素體脾虛,或過食膏粱厚味,導致脾失健運,升清降濁失司,水濕運化受阻,濕邪停滯體內,流注四肢關節,郁而化熱,濕熱痹阻經脈,則可見關節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痛風性關節炎的病因病機為脾失健運,濕熱痹阻,經絡瘀滯;并非完全由外因所致,主要責之于內因;本虛標實則是痛風性關節炎的病理基礎。

朱良春[8]將痛風命名為“濁瘀痹”,指出痛風“癥似風而本非風”,受寒濕雖是其誘因之一,然非主因,濕濁瘀滯內阻才是其主要病機,且濕濁之邪生于內,患者多為形體豐腴之痰濕之體,并嗜酒、喜食肉類,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升清降濁無權,痰濕滯阻于血脈之中,難以泄化,與血相結為濁瘀,滯留于經脈發為病。

綜上所述,其病因應為貪食膏粱厚味,致脾胃失運,腎失分清泌濁之功,濕熱濁瘀內生;或為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虧虛,氣血生化無源,脈絡失養,痰濕內生,阻滯絡脈;亦或外感風寒濕邪,日久郁而化熱,凝滯為痰,阻滯絡脈[9-10]。其病機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虛或運行不暢,絡脈失養,濕熱、痰濁、瘀血阻滯絡脈,不通則痛。

2.2 臨床表現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多起病急驟,常在夜間突發,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徹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復發作,可發展為多關節炎或游走性關節炎。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大關節受累時常有滲液。慢性期尿酸鹽在關節內沉著逐漸增多,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炎癥不能完全消退,出現痛風石。痛風石以關節和腎臟較多見,外耳的耳輪、跖趾、指間和掌指關節等處也會出現痛風石,隨著痛風石的不斷沉積增多,導致關節肥大、畸形、僵硬、活動受限[11]。結合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其在證候學上也具有絡病“久、瘀、頑、雜”的特點。久:急性期多以足第一跖趾關節及踝關節腫痛,慢性期無明顯腫痛,多表現為高尿酸血癥,從急性期到慢性期,病程日久,痛風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現,是病程進入慢性期的標志,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瘀:因第一跖趾關節為足太陰脾經循經部位,本病多為痰瘀互結,阻滯經絡,累及關節,并伴有疼痛。頑:發作急驟,多夜間突然發作,疼痛加劇,治療不當,反復發作,病勢纏綿,難以速去。雜:多以形體豐腴、貪食膏粱酒食者為主要群體,發病不僅有足趾關節部位的病變,且常累及肝脾腎臟,證候為本虛標實,臨床表現多樣,病變復雜。

由于痛風性關節炎具有絡病之特征,因此筆者認為,痛風性關節炎與絡病具有相關性,絡病理論對本病的臨床辨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絡病理論的指導下,可采用以通絡為目的的方法進行治療。

3 痛風性關節炎從絡辨治的治則、治法

3.1 治 則 根據絡病理論與痛風性關節炎自身發病及臨床表現特點,可將本病大致分為血瘀型、濕熱蘊結型、風寒濕痹型和氣血虧虛型。絡脈是機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絡病治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脈絡通暢以恢復其正常功能,痛風性關節炎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亦應遵循“絡以通為用”的原則。

3.2 治 法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根據“絡以通為用”的原則,結合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分型,從外治、內治概用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祛風散寒、益氣和血之法,祛除病灶,通達絡脈。

3.2.1 活血化瘀通絡法 本法可從內、從外論治,主要治療血瘀型痛風性關節炎。內服牛膝、當歸尾、紅花、赤芍等補血活血藥,佐以澤瀉、車前草等清熱利濕藥,或用白術、蒼術補氣健脾藥。諸藥合用,以達到活血化瘀通絡的目的??蛇x用痛風方[12-13]為基礎方隨證加減,藥物組成:牛膝、天花粉、赤芍、當歸尾各12 g,穿山甲、紅花、澤瀉、車前草、麝香各9 g。外用點刺放血,使絡脈瘀血外溢,新血得生,氣血運行流暢,通則不痛。還可用中藥熏洗以活血通絡,化瘀止痛,解除病痛。盧澤強[14]取阿是穴點刺放血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正如《內經》“血實者決之”“宛陳則除之,去血脈也”所言,均有明顯的清熱解毒、除瘀通滯之效。灸法有溫經通絡、散寒化濕之效。路志正[15]自擬方藥痛風沖劑三號(路志正經驗方),用開水適量熏洗、浸泡患處,水冷后再加熱熏洗,以活血通脈、軟堅化瘀、消腫止痛。

3.2.2 清熱利濕通絡法 臨床上對于濕熱蘊結或脾虛兼夾濕熱型痛風性關節炎,治以內服黃柏、薏苡仁、金錢草、牛膝等清熱利濕泄濁藥為主,佐以桑枝、獨活、地龍、土茯苓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藥,輔以健脾利濕藥,以奏清熱利濕、祛風除痹、活血通絡之效。中醫理論認為,“濕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人身之中,主水在腎,制水在脾,脾虛則生濕,腎虛則水泛”。因而,可選用清熱涼血、利濕通絡的二妙散合宣痹湯加減[16],藥物組成:黃柏、防己、薏苡仁、金錢草各15 g,連翹、金銀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敗醬草各20 g,防風、羌活、獨活、牛膝、忍冬藤、桑枝各25 g,地龍10 g,延胡索30 g?;蛴枨鍩崂麧?、健脾泄濁的加味四妙

散[17],藥物組成:蒼術10 g、黃柏10 g、薏苡仁30 g、川牛膝10 g、茵陳15 g、土茯苓30 g、川萆薢15 g、野菊花10 g、威靈仙30 g、野木瓜15 g、茯苓15 g、獨活15 g、甘草5 g。

3.2.3 祛風散寒通絡法 本法常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型痛風性關節炎,該類型疾病以外感風寒濕邪,素體陽氣虛衰,日久郁而化熱,凝滯為痰,阻滯絡脈為病機。臨床主要以內服防風、麻黃、川烏等祛風濕散寒藥為主,再加以桂枝、附子等辛溫通絡藥。代表方劑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之效的桂枝芍藥知母湯加味[18],藥物組成:桂枝20 g、知母20 g、防風20 g、白芍15 g、麻黃10 g、炮附子20 g、白術25 g、生姜25 g、生甘草10 g、桑枝10 g、懷牛膝30 g、土茯苓30 g、川萆薢30 g?;蜻x用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的薏苡仁湯加減[19],藥物組成:薏苡仁20 g、制川烏6 g、羌活10 g、防風12 g、桂枝15 g、當歸5 g、徐長卿15 g、生甘草9 g。

3.2.4 益氣和血通絡法 本法主要治療氣血虧虛、血滯絡痹型痛風性關節炎,該類型疾病因氣虛血弱,循行無力,筋骨失養,關節澀滯,絡脈痹阻而發為痛風性關節炎。治療以補益氣血藥為主,配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藥,以奏益氣補血、活血通絡之效。代表方[20]:黨參20 g、黃芪20 g、白術15 g、茯苓30 g、當歸20 g、赤芍15 g、川芎10 g、丹參15 g、沒藥10 g、羌活10 g、桑枝15 g、威靈仙10 g、滑石20 g。

上述對于痛風性關節炎的論治,皆根據絡病學的治則與治法,再根據其自身發病特點,酌情選用適當治法、藥物、組方,以除痹鎮痛祛除病因,最終達到通暢絡脈的目的。

4 總 結

綜上所述,先天稟賦不足、氣血虧虛、臟腑功能失調,使絡脈失養、虧虛、運行不暢、阻滯;再加之后天飲食失調、外感淫邪、情志所傷,致使痰濁內生,凝結瘀阻絡脈,最終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絡病理論不但在痛風性關節炎辨證過程中得以應用,并且可以在臨床中指導本病的治療與中藥選擇;因此,以絡脈和絡病理論來論治痛風性關節炎是切合實際的,突出體現了絡以通為用的原則,符合絡病學辨證論治的特點。由于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辨證的不同,病變階段各異,未來隨著對絡病臨床與實驗研究的不斷深入,絡病學說將會不斷發展,希望能在痛風性關節炎的分型與分期論治上有進一步的突破,使絡病理論在對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與防護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臨床療效,更好地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

5 參考文獻

[1] 周水平,仝小林,徐遠.絡病的基本概念與病理特點探析[J].中醫藥學刊,2002,20(6):724-726.

[2] 劉永惠,常靖,鄭清蓮,等.從絡病理論論治腫瘤[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4):3098-3099.

[3] 黃源鵬,吳錦發.中醫絡病理論與良性前列腺增生關系探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6,21(1):45-46.

[4] 鐘起誠,陳金蓮.應用絡病理論探討系統性硬皮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2):58-61.

[5] 吳以嶺.絡病治療原則與通絡藥物[J].疑難病雜志,2005,4(4):213-215.

[6] 趙書鋒,郝賢,王世勇.朱丹溪痛風學說古今論[J].中醫藥學報,2008,36(1):6-7.

[7] 李華南,劉峰,涂宏,等.鄧運明辨治痛風性關節炎經驗[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0(6):922-924.

[8] 高紅勤.朱良春治療痛風經驗應用體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2(8):115-116.

[9] 黃秋明,陳進春.痛風性關節炎中醫病機及治療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57-59.

[10] 楊良山,鐘琴.痛風性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研究綜

述[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4,3(8):53-56.

[11] 熊莉.70例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097-1098.

[12] 閆濤,王廣東,喬為民,等.活血通絡利濕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46例臨床觀察[J].新疆中醫藥,2012,30(2):27-28.

[13] 關鳳媛,紀維峰,趙福義,等.自擬痛風散加針刺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4,3(10):24-26,36.

[14] 盧澤強.針灸配合拔罐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療效觀

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1):32-33.

[15] 路潔,魏華.路志正教授論治痛風的學術思想[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5,29(6):30-31.

[16] 韓雅東.二妙散合宣痹湯加減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108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1,28(3):102-103.

[17] 劉孟淵.加味四妙散治療高尿酸血癥及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4):675-677.

[18] 沈維增,謝崢偉,陳曉峰,等.桂枝芍藥知母湯加味治療風寒濕痹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1):167-169.

[19] 王義軍.痛風性關節炎的辨證論治[J].中醫藥導報,2015,21(3):89-90.

[20] 卜德勇,卜寶云.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經驗[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0,23(2):41-42.

收稿日期:2014-12-28;修回日期:2015-04-06

猜你喜歡
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痛風性
痛風性關節炎的辨治經驗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高職高專針推專業《中醫基礎理論》的說課設計
“冬病夏治”淺析
冠心病從腎論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醫辨證中的應用價值
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78例臨床療效分析
產后風濕病辨治心得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應把握的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