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人物評價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研究

2015-05-30 15:22王敏
學理論·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

王敏

摘 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課程是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方案中新設立的一門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歷史是人類創造的歷史,歷史學在本質上是“人學”,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評價歷史人物是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大學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將歷史人物評價融入“綱要”課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應當緊扣教學目的;必須堅持正確標準和科學的方法;實施教育活動的教師必須是熱愛生活,情感豐富的人。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史人物評價;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7-0157-02

習近平指出,“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雹佟按罅康臍v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無不對今人,也必將對后人起到一個啟蒙作用,振奮作用”②在“綱要”課的學習過程中,大學生應當通過對有關歷史事件、人物和歷史進程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的能力,培養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從中獲得精神鼓舞,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優良品格。

一、將歷史人物評價融入“綱要”課教學的必要性

1.將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融入教學,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馬克思說過,“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而且“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人在歷史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茖W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涉及歷史觀的重大問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就是對歷史人物正面和反面的作用,積極和消極的作用做出客觀的評估。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有深刻影響,甚至有時能夠決定個別歷史事件的結局,從而導致歷史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重大變化。歷史人物有些起推動歷史前進的進步作用,有些起阻礙歷史前進的反動作用,對歷史人物起作用的情況應做具體分析。

歷史教學當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近年來,在網絡上發表了不少評論歷史人物的文章,許多歷史人物,都被提出來重新加以評論,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但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諸如:簽訂喪權辱國的李鴻章是一個“賣國賊”,在他身上,始終有一頂“恥辱”的帽子。林則徐的禁煙導致了英國人發動了對中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林則徐是鴉片戰爭的罪魁禍首。慈禧太后政治手腕堪稱干練,她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做之舉措雖難以挽回清王朝頹敗之勢,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并不比中國古代許多帝王做得差。大學生學習歷史本來是一件智慧的事,尤其是可以通過認識一個歷史人物去學習他的優良品質、為人處世方式,也可以從歷史人物曾經犯過的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然而,對歷史人物的不實評價,不僅達不到這樣的目的,反而極有可能造成大學生行為認知的偏差、對道德認識不夠,并讓大學生產生極端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思想。

2.將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融入教學,是提高“綱要”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

“綱要”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陣地,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是一個“抬頭率”較低的科目。課堂上“昏睡者有之,做其他作業的有之,玩手機的就更多了”,一些學生明確表態:“上政治課就是為了拿到學分”。針對這個尷尬局面,就需要教師采用一系列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課程性,將對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融入教學,是行而有效的。

“綱要”課的學習,要求大學生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進行了“四個選擇”,這就要求他們對在其中涌現出來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探索的歷史進行公正的評價。人物是歷史的鏈條,手握軍政大權的領導人物,他們的思想言行,更是直接與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對重要歷史人物諸如軍機大臣文祥、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等人在拯救國家民族的命運于危困之際的行為分析,可以極大地增強青年學生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青年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現在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據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學生依然是中國網民中最大的群體,占25.1%?,F在大學生基本上是人人都有一部手機,不少大學生是課上課下都要玩手機,“手機控”已經成為校園中不可忽視的現象。大學生們除了玩游戲外,還經常刷微博、暢游于QQ空間、朋友圈之間,網上對歷史人物的不實評價對青年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不實言論和“戲說”,如果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澄清,還歷史人物一個真相,就很難達到我們想要追求到的教學目的,也沒有辦法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二、將歷史人物評價融入“綱要”課教學的基本要求

1.歷史人物評價融入課堂教學應當緊扣教學目的

教學工作必須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甚至是將“綱要”課簡化為講名人傳記故事的課,就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綱要”課程教學過程中,一方面,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抬頭率,將一些本不應該是重點評述的歷史人物拿出來和學生交流,如在講授洋務運動的時候,不去評價曾國藩和李鴻章,卻將課堂講授的重點集中在容閎和郭嵩燾身上,重難點不明確,就很難將洋務運動的性質、內容、失敗原因等講清楚。另一方面,更有甚者,某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聽課,將道聽途說的內容搬出來,對于一些否定中國共產黨和黨的領袖的噪音雜音,不僅不批判,反而娓娓道來,對青年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課堂講授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哪些歷史人物應當講授,筆者認為,應當堅持三大原則:一是與重大歷史事件緊密聯系的歷史人物,如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張學良;二是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做出偉大貢獻的歷史人物,如孫中山、毛澤東、李大釗;三是應選擇那些富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如李鴻章、洪秀全、袁世凱等。歷史人物的選擇應當至少滿足以上三原則中一個原則。教師在每一次授課時可選擇一至兩個重點人物講深講透,以增強教學效果,人物選擇不宜過多,對其他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理清線索、點到即止即可。

2.歷史人物評價必須堅持正確標準和科學的方法

歷史人物評價中,教師不能任性地對待歷史。關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標準,新中國成立以來,已進行過多次討論,目前比較公認的標準有:一是看歷史人物的行為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這是評價歷史人物的首要標準。二是愛國標準,即歷史人物的行為是維護了還是損害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這是評價歷史人物的重要標準。三是看歷史人物的思想和言行是否反映和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這是評價歷史人物的根本標準。根據歷史人物所具有的歷史特征和階級特點,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歷史分析方法要求從特定的歷史背景出發,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進行具體的、全面的考察。階級分析方法要求把歷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階級關系中,同他所屬的階級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和評價。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不僅要求我們堅持正確的評價標準,還要求堅持科學的方法,這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如利用正確的標準和方法在評價李鴻章的時候,就不會超越歷史的現實,不清楚“弱國無外交”這一世界公理,看不到其辦理洋務運動、創建北洋水師的功勞,不清楚李鴻章簽訂不平等條約時的辛酸,而只是將李鴻章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作為李鴻章的人生主流,從而得出李鴻章是“賣國賊”的結論。不將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中,用今人的標準苛求古人,就不能給歷史人物一個公正的評價。堅持這種以偏概全的標準,會使大學生看不到事物的兩面性,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往往對他人要求太高,從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友情,也不能用一顆寬廣的胸懷去關心國家大事,還有可能嚴重地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慈禧太后懂得享受生活,是個好女人”的觀點,一定要指出,作為近半個世紀的實際當權者,慈禧太后將維持其統治地位的穩定為第一目標,甚至提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列強之歡心”的方針,是她的“貪欲誤了國”。我們認為,正常的享受生活不是不可以,可是如果將自己的利益置于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那么必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成為遺臭萬年的罪人。這種堅持了正確標準和方法的評價,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實施教育活動的教師必須是熱愛生活,情感豐富的人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盵1]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情感作為支撐,更需要教師的情感投入,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也必須是熱愛生活,情感豐富的人。一個情感貧乏的教師,即便知識豐富,也會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熬V要”課程,作為一門歷史課程,更需要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的時候,有愛憎分明的情感,“什么行為是善的,什么行為是錯的”都要分析得很清楚。在講維新變法的時候,筆者通過給學生選看《走向共和》中3分鐘的小視頻,反映“甲午戰敗后,光緒皇帝流著眼淚在文書上蓋章,然后心碎的他用自己的玉璽不斷地砸自己的手,直到鮮血淋漓。面對列祖列宗的畫像,感到羞愧萬分?!币曨l后,教師又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講授了光緒皇帝的一生,一些同學得出這樣的結論:“光緒帝雖然身處危局,但其能夠順應歷史潮流,勇于革新,主張學習西方,變法圖強,表現出一個愛國者的優秀品質”,“他不是章太炎口中的載小丑”。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心理互換的過程,通過情感的傳遞去影響學生,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大學教師應該通過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歷史人物的評價來開拓學生認知,幫助大學生學會運用歷史的視野來理解社會現實問題,學會思考“做人的學問和生活的智慧”,達到“學會學習、懂得生活、好好做人”的受教育者目的。大學生研究和學習優秀歷史人物的光輝事例,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社會活動規律,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培養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將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5.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人物說史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樹立唯物史觀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