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地區中學教師信念調查

2015-05-30 02:50王潤惠等
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2015年5期
關鍵詞:西藏地區中學教師信念

王潤惠等

通過對220名西藏地區中學教師進行教師信念調查,發現西藏地區中學教師的信念總分和在教師信念的學生管理信念、課程信念、評價信念、學生學習信念四個維度上都取得了較高的分數,這說明在西藏地區的中學教師有著較為開放的教育信念,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是一致的。最后根據研究中發現的問題給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引言

當前關于教師的研究多集中于教師的內在思維,教師信念是研究教師內在思維的一個新領域,由此掀起了一股研究教師信念的熱潮。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工作的復雜性日益增加,對認知領域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再加上研究范式的轉變,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已從研究教師的外部行為轉向研究教師的內在思維,在轉變的過程中,“教師信念”是一個焦點。①對教師信念的關注體現了教育研究的新趨勢,即教師行為的外在表現不再是研究的重點,研究重點轉向教師的內在心理和精神世界。

關于教師信念的定義存在很多分歧,教育學相關人士對這一概念的內涵也并未有一個統一而清晰的定義。有些人將教師信念定義為教師自身在對其所從事的職業形成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所樹立的堅定的勞動價值觀。還有教育學學者將教師信念定義為:教師在教學情境與教學歷程中,對教學工作、教師角色、課程、學生、學習等相關因素所持有的且信以為真的觀點,其范圍涵蓋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與生活經驗,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體系,進而指引著教師的思考與行為,②這種定義顯然更具有操作性。在眾多的關于教師信念的定義中,最主流的觀點來自于呂國光,他根據培詹士的觀點對“教師信念”下了定義:教師信念是教師在教學情境與教學歷程中,對教學工作、教師角色、課程、學生、學習等相關因素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其范圍涵蓋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與生活經驗,構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從而指引著教師的思考與行為。③

通過對國內教師信念相關文獻的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對教師信念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研究不夠深入、細致,許多與教育信念近似的術語沒有統一的界定,使用混亂。此外,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信念的研究,而教育實踐和教師個人的生存等教學以外的領域則較少包含在研究中,并且國內研究主要是通過套用國外相關研究的成果進行理論或實證的討論,缺乏適用于中國國情的相關實證性研究,至于以國內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為研究對象的教師信念研究更處于“邊緣”狀態。④而少數民族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國內需要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進行教師信念研究,這是有必要、十分迫切的。針對這一現狀,為了考察西藏地區教師的信念現狀,我們對西藏自治區部分城市、縣城、鄉鎮地區中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試圖找到西藏地區中學教師的信念特點,以期為我國教師培養、教師管理、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繼續教育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二、調查概況

(一)調查對象。調查隨機抽取西藏地區各市、縣城、鄉鎮中心的老師進行問卷調查,隨機抽取220名西藏地區的中學教師,共回收問卷209份,回收率為95%,其中有效問卷共209份,有效率為100%。

(二)調查內容。采用呂國光編制的《教師信念量表(TBI)》,③就西藏地區中學教師的信念水平進行調查。

(三)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隨機抽取西藏中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現場團體施測,統一指導語,當場回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錄入與分析。

三、樣本介紹

此次問卷調查對象中男性為118人,女性為82人,其中9人性別缺失,被調查教師年齡在21~49歲不等,21~30歲占比例為63%,31~40歲占34%,其中教齡在10年以下的所占比例為74%,這表明該調查中調查教師多是中青年。此外,被調查教師所在學校多分布于市區和縣城,所占比例為96%,教師學歷多集中在??坪捅究茖哟?,所占比例分別為34%和65%,職稱多為元級、二級和一級,三者比例為1:2:1,高級教師僅一名,說明被調查教師的整體職稱水平處于中等水平。月收入方面,所調查對象的月收入多集中在3000~6000元,占89%,表明總體工資水平較高。

四、調查結果

本研究采用量表出自呂國光的《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該量表(TBI)包括38個項目,分為教師的學生管理信念(分量表1)、教師的課程信念(分量表2)、教師的評價信念(分量表3)、教師的學生學習信念(分量表4)4個分量表,四個維度又分別分為“傳統”和“開放”兩個取向,傳統取向強調限制、規范、保守、教師中心,開放取向強調自由、發展、開放、學生中心。分量表1包括12道題(第1~12題),分量表2包括8道題(第13~20題),分量表3包括12道題(第21~32題),分量表4包括6道題(第33~38題)。本次調查問卷采用6點計分,總分和各維度分均是得分越高表示被試信念越開放,其信念越符合新課程信念。③其中1、3、7、8、9、11、12、14、15、16、18、25、28、30、31、32、33、34、35、36、38題為反向記分。

表1 西藏地區中學教師信念調查得分情況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在教師信念的學生管理信念維度上,得分小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1.4%,得分大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206人,占總人數的98.6%,從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被調查教師都對學生管理信念持開放態度,認為教育不能通過體罰、身體傷害、強制灌輸已有觀念、過于強調老師的地位等方式來進行,而是應該從愛護和尊重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學生管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學生平等相處。

在教師的課程信念維度上,得分小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1.4%,得分大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206人,占總人數的98.6%,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調查教師持較開放的課程信念,他們認為培養學習的主動性比單純教授知識更加重要,教師不應該完全主導教學課程,而是根據學生的特質自主選擇合適的教材、設計合理的課程安排,且教學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在教師評價信念維度上,所有被調查的教師得分都大于維度總分的一半,這說明所有的教師都有著開放的評價信念,即認為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單純憑借紙筆測驗的成績,而應從成績、技能、情意、動機等不同方面來綜合評價,給學生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此外,不同特質的學生應該給予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發揮特長,培養出分別在各領域有所建樹的高素質學生。

在教師的學生學習信念維度上,得分小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42人,占總人數的20.1%,得分大于維度總分一半的有167人,占總人數的79.9%,可見多數教師持有開放的學生學習信念,即認為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他們會主動學習,學生也不應該單純接受,而應有選擇、有自主性地進行學習,進而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

從教師信念總分的得分情況來看,所有教師的總分均超過了教師信念總分的一半,這表明所有參與調查的教師都持有較開放的教師信念,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信念是一致的,都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教學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讓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復讀機”。

五、原因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來,西藏地區中學教師的信念水平普遍較高,符合新課程的信念,且分別在教師信念四個維度上也是較開放的。自2000年以來,少數民族地區逐步實施新課程改革,這次的改革將對所有民族地區的教師造成一次觀念上的沖擊?!毒V要》明確提出,要根據新課程的理念來重建教師的教育課程。在本質上,這也就是明確提出了需要重建教師的教育信念,這也將是未來教師教育肩負的重要任務。⑤西藏是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隨著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曾經遙不可及的西藏現在可以輕易到達,各地的商人、打工者都從全國各地來到西藏工作生活,這一現狀決定了西藏有著強大的包容力,本土藏族人對于外來文化也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此外,藏族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民族,從它產生到發展,是一個不斷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過程,而不是一味排斥外來文化和固守不發展的歷史的過程,再加上我們所調查的教師群體多為中青年教師,他們接受了先進思想的熏陶,有著較新穎、較強的意識,因此,隨著當代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文明的沖撞,藏族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隨之而來的藏族人的人生觀必然會發生積極的轉變。因此,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和《關于內地對口支援西藏教育實施計劃》等文件的出臺,西藏地區的教育普及和改革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和發展,加上政府的大力扶助,西藏地區的新課程改革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是從分析結果中我們也發現:不同背景下的教師之間其教師信念普遍差異不大,都有著較開放的信念,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西藏地區的教育政策相較于內地來說相對較寬松、國家對西藏地區教師的高寒補助等政策,使得該地區中學教師的收入起點相較于內地教師來說要高很多;此外,西藏地區是一個全民信奉藏傳佛教的特殊地區,佛教對西藏人民的影響深淵,根深蒂固,而佛教的金錢觀就是佛教的價值觀,金錢的作用并不是去滿足自身的物質享受,⑥該地區教師的工資完全可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所以不同工資收入的中學教師的信念水平無顯著差異,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與收入相關的其他影響因素(如職務、教齡、職稱等)對教師信念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了。

六、對策和建議

1. 教師在教育中要以學生已有的信念為基礎。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的獲取就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對知識的理解與習得很大程度上受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影響,教師想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首先要關注學生已有的信念。教育者要使學生認識自己已有的信念,讓學生學會并區分這些信念是否對自己有利。同時,由于判斷反思能力在教師信念的轉變中具有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培養學生的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師信念培養的重要內容。⑦

2. 開展本土化的教師信念研究,豐富教師教育研究理論。從已有的文獻來看,國內對教師信念的研究是不足夠的,研究范圍也是很狹窄的。盡管教師信念在許多西方研究中得到重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且西方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結果并不適用于中國的教育現狀和教育對象。此外,中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因此有必要開展本土化的教師信念研究,以國內不同地區的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為教師教育提供科學的理據,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素養。

3. 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逐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調查發現西藏地區教師有著開放的信念,但是調查的范圍和對象都是十分有限的。調查結果并不能代表西藏各個地區的整體水平,西藏的教育和教師水平相比于國內其他地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要系統地對教師進行職前培訓和在職教育。目前在崗的部分教師,有相當一部分學歷與學識不相符,他們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及教學技能都很低,這影響到國家和民族教育的發展,阻礙了民族地區的后備人才的培養,給在職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時一個繁重而艱巨的任務。此外,還要將培訓教育深入到西藏各個地區,尤其是教育相對薄弱的農牧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還需要西藏地區中學教師在能力上要更上一層樓,在方法上要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知識面要在橫向上加寬,縱向上加深。

注釋:

[1]Richardson, V & Placier, P. Teacher change[M] //InV. Richardson(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Teaching(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2: 905-947.

[2]李麗君.職前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改變之研究[J].臺灣:中學教育學報,201l(09),2002:1-26.

[3]呂國光.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4]劉莉,楊艷芳.教師教育信念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45-51.

[5]李睿. 試論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教師信念研究的意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7):1.

[6]楊倩,劉雨森.佛教經濟倫理思想簡述[J].赤子:中旬,2013,(12):370.

[7]林一鋼.教師信念研究述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79-84.

猜你喜歡
西藏地區中學教師信念
教師作品
為了信念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發光的信念
信念
西藏地區日照氣候變化特征
西藏地區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
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問卷的編制
西藏地區大學英語教學環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