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戲周英華

2015-05-30 10:48王珊珊
藝術財經 2015年4期
關鍵詞:周信芳英華藝術家

王珊珊

2015年1月22日,周英華的大型個展“麒派畫家周英華:致我的父親”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由于之前沒見過藝術家本人,所以在新聞發布會開始前,我只能憑借著展出的作品以此勾勒出對他的想象。印象較深的是,在其中肖像收藏展那部分中,有一段亞歷克斯·以色列對周英華的采訪,片中周英華西裝革履正襟危坐,以色列問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問題,他嚴肅而簡潔地作回答,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希望世界了解周英華什么,我在想他會說他那聞名世界的餐館呢還是畫作呢?(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段視頻作于他成為藝術家前)他停頓一下,說:我曾存在過。

當新聞發布會開始時,周英華本人顯得和視頻中有些不一樣,1月寒冷的北京,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短袖體恤,肩上披著一件長袖薄毛衫,滿是白色斑點的牛仔褲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把畫畫時的工作服穿到了開幕現場,坐在穿著正裝的田菲宇和杰弗里·戴齊中間很不搭。雖然年屆76,但是他的身材保持的很好,很有活力地和大家打招呼,說起話還不時開個小玩笑。聽過他名字的人都知道,眼前這個隨和的老人可不僅僅是“存在”那么簡單。

人生就是一部電影

在采訪中,周英華依然穿著他參加新聞發布會的那套衣服,采訪大部分以英文進行,因為他的普通話已經十分蹩腳,但是無意間說出的一兩句上海話卻鄉音未改。臺下交流,周英華顯得比之前更加有激情,他會隨手拿起桌子上的礦泉水瓶來演示他所說的道理,說到激動處還會站起來,甚至會做幾個京劇動作。整個對話都有些戲劇化的氣氛,但卻讓人感到順其自然,因為在采訪的最開始,周英華就已經如此描述:“我的人生就是一部電影?!?/p>

1939年,周英華出生在上海的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父親周信芳是中國最著名的京劇藝術表演大師,也是“麒派”京劇的開創者,京劇界常有“北有梅蘭芳,南有周信芳”和“南麟北馬”之謂。上世紀20年代,身在梨園的周信芳和上海社交圈名媛裘麗琳因為相愛而私奔的事情鬧得轟轟烈烈,在遭受了無數的流言蜚語后,兩人排除萬難終于結婚,成就了一段佳話。裘麗琳是周信芳的一生摯愛,也是他事業上的得力助手,她為他生下了6個孩子,其中次子便是周英華。因為兒時體弱多病,所以周英華深受母親寵愛,直到現在,他還對上海法租界的家宅記憶猶新。

13 歲的時候,周英華被母親送往英國倫敦一家寄宿學校接受教育。在那里,他失去了他所熟悉的一切,包括愛他的家人、他賴以交流的母語和家鄉話,以及他從小就從父親那里耳濡目染的傳統文化,“周英華”這個名字再無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如今被西方人所熟知的“Michael Chow”。從少年時代開始,周英華就展現出對藝術的熱情,這一點沒有因為他生活于文化和藝術傳統迥然不同的西方就有所減弱,17歲的他先后兩年在圣馬丁藝術學院(Saint Martins School of Arts)和漢默史密斯房屋與建筑學院(Hammersmith School of Building and Architecture)學習,那時他開始嘗試創作,夢想有一天能夠做一名藝術家。但在那時,西方人對中國人以及中國文化還停留在居高臨下的審視角度,倫敦是歐洲的一個中心,也是世界的一個中心,在這里,經歷過食不果腹的周英華明白生存是第一位的,而藝術可能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想,他轉而開啟了人生的一條至關重要的道路。

1968 年,周英華在倫敦富有時尚氣息的騎士橋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MR CHOW,精致的中國食物獲得了西方人的青睞,周英華也憑借著餐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繼而在紐約、洛杉磯和邁阿密等地設立多家分店,繼續擴充著自己的經營版圖。在MR CHOW的飯店內,經常會出現商界精英、政壇顯要和時尚名流的面孔,比如比爾·克林頓、英格麗·褒曼、麥當娜、帕麗斯·希爾頓等都成了這里的???,他那前兩段備受矚目的婚姻也為時尚名流界的八卦提供了不少談料,一切都顯示,周英華和他的MR CHOW已經被西方上流社會所認可。與此同時,周英華一直沒有離開建筑、設計戲劇和電影等等這些和藝術有關的領域,作為建筑師他為喬治·阿瑪尼特別設計了精品店、設計了自己他的餐廳和洛杉磯的私邸,他當過電影演員,甚至還當過電影制作人投資電影。時隔將近50年后,也許是年少時未完成的夢想終究有些遺憾,年逾古稀的周英華又做了一個讓周圍人大吃一驚的舉動:他又重新拿起畫筆,做了一名藝術家。

命運的回歸

作為一代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兒子,周英華自然而然地以不同的方式把傳播中國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他說,其實這么多年,他一直在努力把中國文化中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西方,很久以前在西方人眼里中餐還很廉價,他就拿出最好最精致的中國食物給他們,他想把那些以他的姓氏命名的餐廳打造成一座戲院,在這里面,每一處細節都有著幾十年的功夫。然而,在他眼中,不管自己在其他領域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藝術仍然是中國文化中最高貴的專業,他終將回到這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被他稱作是命運的安排。

2012年,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前館長杰弗里·戴齊通過一名藝術家認識了周英華,并和他一起在博物館進行了一場公開對話。有一天戴齊來到周英華的家里,他發現墻上有一幅很小的具有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繪畫,他還以為是周英華的某件藏品,細問之下,才發現原畫的作者就是周英華本人,之后周英華還給戴齊找來了一本上世紀60年代在倫敦ICA出的展覽畫冊,那里面有周英華年輕時的作品,戴齊非常驚訝,沒想到周英華有如此的才華,當即表達了對他作品的欣賞。沒想到,他的這些話成為了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周英華心中創作的沖動。幾個月后,戴齊又來到周英華的家中,發現其中多了一個特殊的工作室,里面都是周英華2012年創作的作品。戴齊回憶說,他當時很激動,也很震驚,周英華的畫非常有野心,也有精湛的技巧,雖然他有近50年沒有從事創作,但是他依然非常有自信,把年輕時的繪畫能力自如地拾起并進一步完善。

于是,就有了周英華此次在尤倫斯藝術中心的個展——“麒派畫家周英華”。在尤倫斯展覽大廳的甬道,藝術家創作的3組平行作品依次排開,這些大尺幅的作品具有一致的表現主義風格,每件作品內部、以及作品與作品之間都充滿了一種持續的張力,走近作品,你會發現畫面的“內容”如此之豐富,其中混雜了各種各樣的材料,比如金葉子等貴金屬,還有錢幣、塑料、盤子、藝術家穿過的衣服的布料以及各種廢物,甚至你還能看到一顆雞蛋的蛋黃,你隨時能感受到周英華帶給觀眾的驚喜。作品中,一組近20米長的“四季”系列大型聯畫是這一部分的核心,藝術家運用了后現代的技法去解構“時節”這一傳統的中國主題,四幅分別以不同的顏色基調和象征元素來強調春夏秋冬給人不同的感覺,而帶來的視覺效果也十分震撼。

在周英華那豐富的畫面中,融匯其中是他一生的生命歷程。他說,從少年時代寄居異國他鄉時起,為了生存,他必須要不斷地學習,絲毫沒有停歇的時候,就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背后那精神動力則來自和同樣曾被主流社會排斥過,最終獲得認可和尊重的父母,這種DNA就存在于他的血液中。他學得很快,也創造了自己的學習體系,他說,他總是希望自己20分鐘就可以成為一個問題的專家,他的訣竅就是,抓住問題的中心,找到突破口。所以,當他把50年來的個人經歷以及對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都凝聚在同一張畫面中時,他創作的中心便顯露無疑。

“麒派”畫家

即使在西方生活了六十余年,周英華仍然把中國文化視作其藝術創作的精神核心?!镑枧伞边@個詞,已經被他從父親的京劇藝術中提取出來,以內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創作,或者說,這是周信芳的“麒派”在繪畫這另外一個藝術領域的延續和傳承。周英華說,西方的哲學思想講究的是與自然的抗爭,他們突出人的力量;與之相比,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講求的是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此建立起的文化結構下,中國的飲食、中醫、太極、書法以及京劇等都建立了各自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系,從全球文化的角度來看,西方文化在近現代歷史中無疑是主流文化,而曾經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卻由于種種原因衰退下來,直到近些年,中國文化才隨著國家實力的強大而越來越多地被世界關注。而周英華的父親所創立的“麒派”的核心,就是為了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按照周英華的話說,“麒派”精神象征著一種中國精神,至今仍存在于中國的各行各業中。出于父親的影響,那種對文化認同感的尋求和渴望,不僅僅是周英華生活的動力,也正是他創作的動力。

有意思的是,在作品的形式和語言上,周英華自然而然選擇了西方的拼貼畫,他說,拼貼允許人們把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像他那從中國到西方、又在西方傳播中國文化的東西混雜的生活一樣。所以,他的繪畫中除了中國傳統文化,還帶有起源于歐洲的表現主義,以及戰后在美國興起的各種藝術流派的影子,他那表面參差不齊而凌亂的視覺形式,會讓人想起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杰克遜·波洛克的“滴畫”。周英華使用了一些非常個人化的材料,試圖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從“190度”的方位來展現他的生活。他生于二戰,所以他的表達中也帶有多種歷史和藝術史的元素,比如他專門畫了一幅畫以此紀念特納的一副歷史題材的畫作;在有些作品中,他試圖做一些社會性的批判,比如使用一些灰暗的畫面元素來表現出現在全世界的環境污染。

在此次展覽中,還展示了一段記錄周英華工作的視頻,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周英華創作中一種即興的激情。然而,周英華的創作并不是隨性而行,他認為所有的偶然都必須由藝術家控制,也就是在特定的范圍內的偶發,周英華說,這種偶發性和應變能力的結合和“麒派”精神有密切的關系。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的過程中,他并不是隨意把它們堆砌在畫面中,其中蘊含了許多技巧和思考,也就是他所謂的“控制”。

大師們的友情

早在做藝術家之前,周英華就和西方藝術世界有著緊密的聯系,他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餐廳老板,也是一位眼光獨到的收藏家。在此次展覽中,周英華除了展出自己的作品以及父親周信芳的一些歷史圖片外,他還帶來了藝術家為自己畫的肖像畫收藏,這個系列始于他與英國波普藝術家彼得·布萊克的友情——藝術家給周英華創作了一幅個人肖像,回報是取得了餐廳的座位;此外,觀眾還可以看到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ael Basquiat)、凱斯·哈林(Keith Haring)這些世界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藝術家的名字。由于和周英華交情匪淺,沃霍爾直接按照周英華的要求使用了銀色和黑色取代他那標志性的顏色鮮艷的波普畫像;而巴斯奎特的畫則帶有少見的一絲溫柔,甚至還寫了幾個讓人難以辨認的漢字。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想到,這位藝術品位不一般的餐廳老板,日后會成為他們的同行—一位藝術家,把自己的作品和他們曾經的畫作放在一起展出。

猜你喜歡
周信芳英華藝術家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breaking of aluminum particle shells
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Partially Linear Models Under Associated Errors
大師排練也不含糊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戲子”和名媛的傳奇戀歌
QUANTILE ESTIMATION WITH AUXILIARY INFORMATION UNDER POSITIVELY ASSOCIATED SAMPLES?
周信芳舊藏反響熱烈
周信芳堅持拍背影戲
Briefly Talk about Highly Effective English Class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