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檢察機關服務生態礦山經濟的調查與思考

2015-05-30 20:40王東旭
檢察風云·社會治理理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證照礦山企業檢察機關

近年來,河南省方城縣委縣政府以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為主調,按照“大城建、大交通、大教育、大衛生、大文化、大商貿、大生態”七大理念,深入破解“產業怎么興、環境怎么變”等核心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蓄勢加力、爭取主動,特別是圍繞發展生態礦山經濟,加強礦山管理,加大整合力度,逐步實現了礦山資源依法規范有序開采,為縣域人居環境的整治提供了一條可資借鑒的路徑。

礦產資源概況

方城縣總面積2542平方公里,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地臺與秦嶺造山帶的結合部位,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以全國最大的世界級特大型金紅石礦床獨領風騷。全縣現已發現34個礦種,探明儲量的10種。礦產地120余處,現有采礦企業95家,選礦廠3家,石子和石材加工企業30余家。白云巖儲量3億噸,滑石儲量8000萬噸,螢石儲量1000萬噸,這些均為全國大型礦床之一。從礦產企業生產證書來看,目前擁有省級開采證書的10家,市級4家,縣級39家。存在不少廢棄坑口,依法打擊無證開采礦點的任務還十分嚴峻。

礦山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監督管理不到位。礦山管理涉及國土、公安、林業、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國土部門是礦山的主管部門,所在地政府負監管責任,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技術、人員等多個方面的影響,主管部門的管理難度較大,存在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作為負監管責任的鄉鎮政府,往往認為自己不是執法主體,無執法權,有責無權,疏于監管。同時,其他相關管理部門,往往局限于自己所管轄范圍。這樣,就形成了管理礦山的部門看似眾多,但力量不集中,形不成合力,甚至互相推諉扯皮,導致無證開采、越界開采、以探代采、違法占地等違法無序采礦現象屢有發生,存在安全隱患。目前雖經檢察機關牽頭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不可懈怠馬虎。

礦山管理難度大。主要表現:一是一些礦產品對生產設備的要求不高,如坡頭砂,易于開采,往往一臺挖掘機、一輛運輸車就可生產,去治理時,聞風而停,治理隊伍撤離后,又乘虛而上,打“游擊戰”。二是受利益驅使,礦山企業千方百計找靠山、打招呼,用盡手段軟磨硬抗,甚至鋌而走險。三是歷史遺留問題突出。在招商引資初期,由于盲目招商,引進的一些礦山企業證照不全,規模較小,開采無序,與群眾的矛盾較多,留下了很多問題和安全隱患,也使得礦山管理難度增大。四是管理技術滯后。如井下作業是否越界開采、坑道是否達標等問題,縣鄉沒有充足的技術力量進行日常性的踏查和鑒定,使得有些問題和矛盾短期內得不到解決。五是極個別職能單位為了部門利益,收取費用而放任礦山無序開采,這使得礦山管理難上加難。例如,去年土地衛片執法督查中,有10處疑似違法礦點被整治到位。今年衛片執法督查中又發現6處疑似違法礦點,其中獨樹1個,四里店3個,拐河2個,目前正在嚴厲打擊整治。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礦山生態,應包含山、水、林、空氣質量、灰塵、噪音、道路、群眾飲水、出行、住房等。過去,開礦者對這些大都視而不見,置若罔聞,錢賺足了,一走了之,留下的是滿目瘡痍,烏煙瘴氣,水渾路斷。有的山被挖空,礦山礦渣堆得漫山遍野;有的大量樹木被毀,水被污染,青山秀水變成了禿山濁水;有的剛修的省道、縣道、鄉道被軋損,出行難的問題再次重現;有的灰塵彌漫,本來朗朗晴日,卻變得灰白一片等等。如楊集鄉七十二潭景區、七峰山景區,本來是方城的名片,但因景區附近石子廠眾多導致生態破壞嚴重,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稅收與開采量不成比例。礦山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國家明確規定了各類礦山的稅收比例,而在實際工作中,很難達到應收盡收。主要原因:一是準確計量難度大,很多數據往往都是估量。二是礦山企業不積極配合,很難提供真實賬目。三是有些大稅種征繳困難。如礦山買賣中的幾個稅種征繳,由于買賣雙方暗箱操作,從各種文本上找不到買賣的事實,逃避繳收。四是執法不到位,怕找麻煩等問題,使得礦山的稅收大打折扣。

對策建議

礦山既是資源,更是財富。對于礦山的開采,既不能一味的禁采,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有計劃、有規劃,做到依法有序開采。檢察機關發揮自身職能,實現礦山的可持續發展,既是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又是打擊犯罪的題中之義,應重點把好幾個“關口”:

把好“制度關”。首先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制度上完善,辦法上具體。檢察機關要結合辦案與舉報中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相關行政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幫助建立健全黨政班子聯席會議、安委會定期例會、定期向上級部門報告、禁止亂收費等制度和綜合整治辦法、礦山管理實施辦法、開工復工審批辦法等,逐步從制度上規范各個管理、監管單位的職能和行為,形成“人人有責任、天天有人管、礦礦有人看”的工作格局,保證礦山從入駐到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在管控之中。在檢察機關內部也要樹立生態經濟的意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全保護礦山資源、服務礦山經濟的相關內部制度,用制度化的手段建好服務生態礦山經濟的籬笆。

把好“準入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招商引資已進入到理性化階段,不是任何投資者都可入駐,而是有選擇性,礦山經營更是如此。檢察機關要協助相關審批部門做好進入企業的資質審查,實現信息共享,從投資規模、合法性上對礦山企業的入駐設置門檻。堅持做到:沒有成立正式公司的不能入駐;污染嚴重的不能入駐;納稅信譽低的不能入駐;沒有經法定程序獲得探礦權和采礦權的不得入駐。凡有行賄記錄與偷稅犯罪記錄的企業一律不得入圍參與礦山開發,凡是采石、碎石、坡頭選沙等對環境破壞嚴重的一律杜絕入駐等等。這樣既保證投資的規模,又保證其合法性,對保護生態環境也起到較好地促進作用。同時,充分利用政策,引進大型企業入駐,加強資源整合力度,淘汰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的小礦山,推動規?;?、集約化開發利用。

把好“證照關”。這是關乎礦山管理成效的最重要一關。按照有關規定,凡是證照不全而生產的都屬違法行為,檢察機關要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嚴格執行這一標準,對每一個開工的礦山企業必須首先查驗其各類證照,對于證照不全的嚴禁開工,待手續完善后才能投入生產。在證照審查中,探礦證、采礦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基本的證照缺一不可,而且每種證照都有其適用范圍,防止以探代采、以采代建。同時,堅持不定期對證照進行查驗,防止證照過期生產。對于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嚴厲打擊。同時,設立公開舉報電話,實行舉報有獎制度,積極營造群防群管的社會氛圍。

把好“監管關”。一要采取落實監管責任制。結合“一村四警”活動,要求各包村責任人要定期對本轄區礦山檢查并做好報告。二是建立動態巡查機制,根據不同時段的工作要求和重點,經常組織配合有關單位人員進行綜合巡查,其中對礦山的巡查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巡查出的問題,及時匯報,及時采取措施。三是開展聯合執法。檢察機關要強化牽頭作用,聯合國土、安監、環保、林業、工商、電業等部門共同建立打擊非法違法采礦聯動機制,召開聯席會議。定期對各礦山進行綜合執法,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形成力量集中、統一行動、齊抓共管、及時有效的管理局面。四是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要堅定依法打擊的決心,及時向有關縣領導匯報,得到相關部門支持,增強對非法采礦的打擊力和震懾力。五要深挖非法采礦后面的職務犯罪,嚴查行政監管中貪腐瀆職行為,凈化礦山監管體系。

把好“生態關”。礦山開采是一項對環境有著重要影響的活動,一旦管理不好很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難于恢復。檢察機關要明晰責任,科學謀劃,把建設生態礦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一要開展調研服務決策。要抓緊開展礦山環境調查與評價,摸清盤子,了解現狀,將收集到的群眾實際問題反映給相關職能部門,拿出礦山環境保護意見,提交黨委政府參考。二要堅持開發中保護原則。向環保局、國土局等發出檢察建議, 要求礦廠規劃先行,在開工前必須拿出占地、修路、堆料、廠房等規劃,要求做到占地合法,道路寬闊平整,料場平坦安全。另外,要著重綠化,在道路兩側等礦區能綠化的地方要綠化,企業撤走時,必須恢復綠化。三要加強輿論宣傳力度。組織辦案人員深入縣轄區礦點數量多的鄉鎮,積極在礦區與周邊農村進行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發放宣傳材料,用鮮活的案例警示人們,進一步提高群眾對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

把好“稅收關”。打擊偷稅漏稅、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一要與稅務部門建立聯系協作機制。聯合國稅局、地稅局積極開展礦山稅收專項治理活動,指定專人跟蹤清繳進度,對清繳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難,依法提供法律幫助。同時要嚴肅查處礦山稅款征收過程中的職務犯罪,在稅務部門公布檢察機關監督電話,對稅務執法進行社會監督。二是建議鄉鎮政府成立協稅辦,抽調人員配合稅務部門,征繳資源稅,追繳契稅、銷售不動產稅,把好一線關口。對那些不積極配合、不及時納稅、偷稅漏稅的,指派專人全程錄相,現場丈量,確保足額予以征收。此外,不少礦山經營者在進行礦山買賣交易時為逃避納稅,暗地交易,實為買賣,形式卻是入股。對此,要下工夫固定證據,予以追繳。三要嚴打偷稅漏稅。對于偷稅漏稅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企業,要嚴肅追求其刑事責任并列入開發黑名單,絕不姑息。

幾點思考

方城縣礦產資源比較豐富,而且比較集中。如何發揮好這些資源優勢,保障礦產資源的有效和長期供給,是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

樹立依法治礦、有序開采的理念。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無論是各級管理者,或者投資開采者,國家有嚴格的法律法規政策約束。尤其是各級管理者,只有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才能管得住,管得好,使礦山企業有序合法運行,杜絕以探代采、以采代建、越界開采、無證偷采、私挖亂采、違法占地等行為的發生,形成合法有序開采的局面。同時還要做到法律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對于合法礦山企業一視同仁,服務到位,監管同步,不分厚此薄彼;對于非法礦山企業也要一視同仁,依法整治,絕不能對甲嚴厲制裁,對乙輕描淡寫。

強化打擊濫采、保護生態的決心。如何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大生態”戰略思想,是我們發展礦山經濟應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眾所周知,開采礦山會對生態造成不同程度地破壞和影響。在此方面,我們以往有著十分沉重的教訓。所以,發展礦山經濟,首先考慮就是生態問題,而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對那些破壞生態嚴重的礦山企業,堅決攔在門外,不予準入,不予支持,不予發展;對那些合法礦山企業,也要引導其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恢復生態;對那些既是非法又破壞生態的礦山,堅決依法關停,堅決予以打擊,確保做到不以犧牲生態而獲取利益。

下定拒絕頂風說情、不怕威脅的勇氣。由于存在暴利,使得礦山管理存在極大難度。特別是非法礦山,大都有所謂的“背景”,一但對其采取措施,相關執法部門的上級領導或者親戚好友便會說情拉攏,一旦無效,便會通過短信、匿名信等方式相威脅。面對這些,相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必須頂得住說情,站得穩腳跟,深明肩上的責任,清楚服務的對象。要向那些說情的領導、親朋,講明利害,曉之以理,絕大多數會理解和支持。對于那些威脅者,輕者不理不睬,重者由政法部門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采取多策并舉、優勢互補的手段。要堅持“疏導、堵漏、治理”相結合的辦法,確保合法有序科學開采?!笆鑼А本褪鞘鑼顿Y者依法開采,服從管理,對于無證或證照不齊的,又有投資積極性的,要引導他們先完善手續,合法后按批準的規劃開采;“堵漏”就是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完善相關制度,如準入制度,規定哪些情況可以準入,哪些不能,哪些可以開采,哪些不能開采等等?!爸卫怼本褪且婪▽Ψ欠?、違法礦山進行治理,一定要下大決心,下大工夫,做到治理及時化、制度化、常態化。

(王東旭,河南省方城縣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

猜你喜歡
證照礦山企業檢察機關
新建核電站項目前期的證照申請與核安全監管淺析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線辦理的電子證照清單
探索高原礦山企業黨建工作“六有+N”模式
電子證照系列基礎標準
礦山企業安全員量化考核體系建設
福州電子證照全流程應用開先河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權的法理闡釋
國內首個億噸級鐵礦山企業在鞍鋼成立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