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電子產品使用狀況及其對心理發展影響與對策的研究綜述

2015-05-30 02:45荊敏菊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訪談法電子產品心理

荊敏菊

【摘 要】目前,各種電子產品,如手機、IPAD、計算機等在我國中小學生中的普遍流行已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這些電子產品的過量使用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導致了他們注意力的不集中,引發了各類心理問題,讓他們沉迷于敏感復雜的網絡信息。改善家庭生活環境和養育方式,在學校開展正面教育和監控,加大社會監管力度等,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措施。

【關 鍵 詞】中小學生;電子產品;心理發展

如今,中小學生能接觸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很多中小學生還同時擁有好幾件電子產品,小到計算器、手機、IPAD,大到電視、計算機等等,現在的中小學生幾乎就是在電子產品的陪伴下成長的。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學生開闊眼界,休息娛樂;另一方面,各類電子產品的使用可能會占據學生的大量時間,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與生活,嚴重的還會使學生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對心理發展產生影響等等。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已是大勢所趨,不少教育界人士因此呼吁,應充分重視電子產品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并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幫助學生在電子產品的包圍中趨利避害。

一、研究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數據客觀、真實可靠、具有代表性。研究者通過設計封閉式問題可以了解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基本情況,如年齡、性別、所有電子產品的類型、使用時間、頻率等等;通過設計半封閉或者開放性問題了解中小學生對使用電子產品的更具體細微的態度,引導他們辯證地認識電子產品的利弊。但問卷調查的定量研究適用于較大樣本,如果調查的中小學生人數太少,就會使分析過程牽強附會,最終結論不具說服力。

(二)訪談法

訪談法是指通過和受訪人面對面地交談以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學基本研究方法。通過訪談法,研究者可以獲得關于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第一手資料,如通過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到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動機、使用后的心情等;通過和家長、老師的交流,了解到電子產品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他們對電子產品的看法采取的措施等。但訪談法的成本較高,耗費的時間也較長;受訪者,特別是學生的態度的不可控性也比較高,這可能會影響訪談的真實性。如,有的學生因為不愿意讓家長、老師將自己定義成不認真學習的壞孩子,就可能會在訪談中撒謊。

(三)實驗法

有學者采用實驗法研究電子產品對中小學生心理的影響。如在電子游戲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中,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將中小學生分為迷戀電子游戲的實驗組和不迷戀或未觸碰過電子游戲的對照組。④通過研究統計,發現實驗組較對照組在學習上更有焦慮心情,且二者差異顯著;實驗組所表現出來的交往障礙、心理孤獨、敏感、自責、沖動的均值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這樣的研究通過分組、引入對照組、統計研究,較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可以進行更深層的剖析,直至接近問題本質。但實驗法也有很難避免的缺陷,如要正確控制無關變量,減少干擾等。

二、研究現狀

現在很大一部分中小學生都在過一種“插電”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他們大都在電腦、手機、游戲機、電視等這些電子產品、媒介的周圍度過,而距離自然環境和現實世界越來越遠。以這樣方式生活的少年兒童稱之為“插電”兒童?、倜绹豁楅L達10年的關于2000名8~18歲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狀況的調查最終顯示:2009年,近八成被調查者擁有IPOD和MP3,是1999年的5.2倍;十年間,擁有手機人數也增長了近兩倍;截至2009年,90%的學生擁有電腦、電子游戲機;61%~80%孩子的臥室里裝上了無線網絡;68%的還配有電視。另外,美國凱瑟家庭基金會對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進行了調查:少年兒童有1/3左右的時間在使用各類電子產品——這一時間超過了一個全職成年人的工作時間!而且,2009年學生在電腦和電子游戲上花的時間比1999年多出了一倍!Pew網絡和美國生活項目調查表明:美國有85%的初一學生在線上!

我國20世紀50~70年代出生的幾乎都是無“插件”兒童。然而,從90年開始,看電視、上網、刷微博、發微信、打游戲等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雖然我國在這一方面做的具體調查還比較有限,但通過觀察周圍的一些現象卻不難發現:一個牙牙學語孩子對父母的智能手機就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少年兒童對各類電子產品輕車熟路的駕馭更是讓許多成年人也望塵莫及;此外,學生們在電子產品和媒介上所耗費的大量時間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一)電子產品對中小學生身體健康影響的研究

首先,電子產品中鉛、鎘、汞、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修二苯醚等有害物質對不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和發育。如,鉛是引起中毒、發育遲緩、食欲不振、行走不便、便秘、失眠、多動、聽覺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的隱形殺手!其次,過多使用電子產品還容易導致少年兒童肥胖。因為孩子們很容易持續沉溺于新鮮的電子產品而不愿意走到室外參加運動。再者,久坐、“低頭”的孩子還容易產生各種頸椎、腰椎、骨骼中鈣不能足夠吸收的問題。最后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于潔的試驗再一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玩10分鐘手機相當于看30分鐘電視!玩手機、IPAD、電腦等是導致現代中小學生視力下降的罪魁禍首。

(二)電子產品對中小學生心理發展影響的研究

電子產品的日新月異確實給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帶來了不少正面的影響,如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增長課外知識、擴大交際、休閑娛樂、開闊視野、增加自信等。但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更傾向于對其負面影響的揭露:

1.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當今的互聯網和電視為人們提供了很多的快餐式信息,而中小學生因為缺乏足夠判斷力和選擇力,很容易被雜亂無章的信息吸引;再加上他們的保持注意力的時間也比較有限,這就導致他們很難將充足的精力集中在學業上。美國凱瑟家庭基金會的研究表明:在各類電子媒體上耗費過多的時間,會使青少年的學業落后?、?/p>

2. 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專家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使人腦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它會讓人的情緒經歷一個從高度興奮到極度消沉頹廢的過程!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健全,在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后,如果突然被要求停止,很容易給他們造成精神負擔和心理疾病,這還常常伴隨胡言亂語、精神恍惚、舉止失常、心情抑郁孤獨等癥狀。如,這些得不到及時充分的重視和幫助,甚至會使學生對電子產品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引發抑郁癥和暴力傾向。

3. 產生其他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以電子產品為載體的網絡信息、游戲等具有的虛擬性、匿名性和開放性等特征使得孩子在過多地使用后表現出最低的“滿意水平”。中小學生因為年齡、閱歷的弱勢極其容易相信網絡、游戲中真假難辨的信息。加之他們逐漸減少了和家人、同學、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上當受騙的案例已經數不勝數。

另外,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也通過電子產品不斷地給中小學生帶來視覺、聽覺、思維上的沖擊。青春期的中小學生性意識日益增強,他們對于有關性的內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加之辨別能力有限、意志力還不夠堅強,很容易對一些敏感信息產生迷戀,引發性心理的畸形發展,產生性心理障礙,甚至導致性犯罪!

(三)對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建議的研究

1. 改善家庭生活環境和養育方式。首先,家長在告知孩子電子產品的最大功能是引導學習、增加知識、擴大視野的同時要準確說明成為“電子控”的危害。而且,要讓這種觀念一直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其次,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IPAD、電腦)的時間。而且時間要具體化、量化,如果孩子想延長使用時間,都必須征得父母的同意!如果家長搖擺不定或雙方意見不統一,那限定時間的計劃很容易失敗。再者,家長可以給引導性地給孩子安排替代性活動,如一個小時安靜的趣味閱讀、請小伙伴參與的手工制作、一場激烈的戶外足球比賽等等。另外,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沒有電腦、手機、電視、游戲機的晚上。讓孩子在學習克制、忍耐的過程中體會到成長的驕傲!最后,家長作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應該做到少玩手機和電腦,少看電視!

2. 學校開展正面教育和監控。中小學生樂忠于電子產品的一個不容小覷的原因是:學校的課業太多、太難、太重。很多學生都想通過看電視、上網、玩游戲等方式來緩解壓力、宣泄情緒(后進生表現尤為明顯)。然而,學校的及時教育和監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師應該主動了解學生電子產品的使用狀況;尤其關心喜好甚至沉迷電子產品的學生的學業情況和心理狀態;聯合家庭力量教育學生正確合理利用各類電子產品,鼓勵孩子將電子產品的學習功能發揮到最大。

其次,學校要全力以赴地營造良好的德育網絡環境。比如,在學校網站上建立“心靈驛站”,通過網站資源學習正面積極的知識,和同學朋友互動,向老師吐露心聲尋求幫助。當然也可以通過學校課程,尤其是信息技術課程滲透德育因素。如,信息技術課教師可以專門給學生傳授一些網絡安全知識,引導學生健康有益地上網。

第三,學??梢酝ㄟ^開展一些有趣的戶外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精神生活。研究表明:學生們在擁抱大自然和進行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增強體質、增加學習興趣、增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重建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還可從中小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特性出發,鼓勵他們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文體活動,幫助其樹立起遠大的目標,培養高尚的情操,加強對各種信息的分辨力和自控力。③

第四,適當地進行性教育。在這方面,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合作,對學生進行一些性知識的及時教授,以糾正青少年對性的錯誤理解,消除青少年的性苦悶,對性有初步正確的認識。

3. 加大社會監管力度。倡導整個社會應形成一種使用電子產品的健康之風,即不跟風購買、不相互攀比,并積極發揮電子產品的正面功能。加強對公共網吧的管理和監督,嚴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接收和傳播,凈化網絡環境。對中小學生普遍使用的手機、MP5、IPAD等電子產品作出明確有效的限制。充分借鑒國外的應對策略,如英國限制16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手機以減少輻射對兒童大腦發育帶來的傷害;日本文部科學省致函全國各中小學,明令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上學,并要求高中生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韓國政府以法律形式限制青少年長時間使用手機……

三、研究缺陷及創新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筆者發現,國內很大一部分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都局限于單純的定性分析。少有的定量分析也是針對具體的電子產品,比如電子游戲、網絡的使用情況及其對中小學生心理的影響。筆者將通過調查分析,在這方面盡量做到全面具體。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側重于批判電子產品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力圖聯合家庭、學校、社會各界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改觀現狀,幫助他們,而對肯定電子產品正面影響的筆墨甚少。這樣的研究難免悲觀、不全面。

此外,研究方法太過單一,有些文獻僅用問卷調查法,加之EXCLE軟件做簡單的數據分析;有些僅在訪談法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筆者認為,在研究中不應該局限于一種研究方法,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如采用問卷調查法,并用SPSS軟件對其中的數據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實驗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顯著性研究等),并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減少其缺陷給研究帶來的損失。

注釋:

①②楊金蘭.少年兒童“插電”式生活方式及解決策略研究[J].價值工程,2014,10:265,266.

③陳樹君.互聯網對學生的心理影響與對策[J].人民教育,2002,12:48-49.

④張曉梅.電子游戲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調查與建議[J].中小學健康教育,2009,11:18.

猜你喜歡
訪談法電子產品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正確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
基于知識圖譜構建和定性訪談法探析張忠德教授辨治間質性肺病臨床特征與方藥規律
摭談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利弊
心理感受
我國學校體育研究中訪談法運用的問題探析
幫孩子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我國小型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模式
年俗文化的變遷及傳承創新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