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

2015-05-30 09:08李妍妍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城鎮化農村課程

李妍妍

【摘 要】城鎮化是當前國家發展的重點戰略??焖偻七M的城鎮化正不斷推動農村與城市的現代化轉型。轉型成功與否,從根本上講依賴于高質量的農村受教育人口有效供給。作為奠定農村人口基準素質,形成人力資本基礎的農村基礎教育在此背景下更具先導和戰略意義。但當前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方式較為落后,與當前城鎮化所提出的新要求難以適應,亟待轉變發展方式。因此,應以教育發展理念轉變為導向,教育結構優化為主線,教育制度變革為動力,課程建設創新為載體,師資水平提升為保障,深入持續推動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方式轉變,以高質量的人才供給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人力與智力保障。

【關 鍵 詞】城鎮化;農村基礎教育;教育發展方式;變革

一、問題的提出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同時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農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轉型的過程。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快速推進階段,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城鎮化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68%,自2000年以來上升了13.46個百分點。①有研究預測,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55%,這意味著有將近2~3億農業人口轉移進城,②規模龐大的農村轉移人口正逐漸成為城市消費群體和產業隊伍的“主力軍”。與此同時,城鎮化促進農村勞動人口不斷向二、三產業流動,推動農業現代化服務業的發展,帶動農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轉型。但無論從哪一方講,城鎮化給農村和城市所帶來的轉型成功與否,最終均依賴于農村人口受教育的數量、水平和質量。離開了“人”這一主軸,城鎮化就會成為“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人才培養,教育先行,作為提高農村人口基準素質,奠定其人力資本形成的農村基礎教育,在城鎮化這一背景下更具戰略性的先導意義。但囿于城鄉二元體制下的非均衡發展,農村基礎教育長期發展滯后,教育發展方式粗放,外部依賴性強,人才培養質量較差,與城鎮化發展所提出的人才培養需求難以適應,“瓶頸”效應愈發凸顯。如果仍然遵循以往非均衡、片面式的發展路徑,那么農村基礎教育不僅無法為城鎮化發揮促進作用,反而會影響城鎮化的順利推進。因此亟待深化改革,盡快轉變發展方式。

二、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內容與路徑選擇

教育發展主要涉及推進教育積極深化的各種途徑、方案和手段。教育發展方式是實現教育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實質是依賴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以實現教育的發展。③教育發展方式轉變則是指教育在內外部環境變遷共同作用下,基于教育價值觀念的變革,以教育目的為核心,通過教育諸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某種教育形態轉變的過程和結果。教育發展方式轉變是教育的一種質變狀態,往往涉及教育觀念、結構形態、保障機制和技術模式根本性轉變,具有整體性、異質性和沖突性特征。

有研究者將教育發展的要素確定為資本、勞動、學生身心條件、課程、教育技術、教育技能、教育結構和制度。④以往教育發展依靠單一要素或若干要素轉變,但單一性發展難以形成要素合力,易被配套政策的不健全制約而限于停滯。從本質上看,教育發展方式轉變實質上就是通過對上述要素優先順序調整、單一要素優化及不同要素組合方式變化而形成的乘數效應,從而促進教育兼具高效率與優異質量的發展。與上述要素相對應,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容主要包括五方面:教育總體框架的轉型、學生培養方式的變革、教育培訓的強化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的科學化等。⑤調整教育結構與教育結構要素對應,實質是為發展要素有序流動與組合提供基本框架,促進各要素向更亟需的邊界流動;轉變學生培養模式,關注微觀層面的教育生產過程,實質是要求課程、教育技術、學生身心條件等要素逐一優化與有效利用,并形成有機整合而產生乘數效應。教育培訓與教育技能相對應,而教育研究則對教育發展要素的優化、流動與組合加以研究,為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智力支持;轉變教育管理方式與制度要素要對應,基于約束和激勵機制的確立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收益率。

對轉變內容相對應,可分別從三條不同路徑來促進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結構路徑、技術路徑和制度路徑。⑤結構路徑關注教育發展的宏觀層面,主要關注既定時空格局下各類別結構、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合理設置與優化組合的問題,回歸教育最核心的活動——教與學。通過對教育過程中學生培養方式、課程知識、教學理念與技能等方面轉變,促進教育過程的變革,引發教育結果的改變,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制度路徑關注的是如何通過適宜制度性安排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形成推力和拉力,實質上要求轉變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創新教育管理體制。

三、當前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利因素

(一)農村基礎教育價值取向錯位、培養目標單一、功能失衡

教育在本質上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立足點與本體功能。但無論國家還是個人層面,對當前農村基礎教育的定位均呈現出強烈的“工具主義”價值傾向。從國家層面來看,農村基礎教育從建國前后的“救國工具”與“政治工具”,再演化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工具”。⑥在當前城鎮化背景下則被定位于服務“三農”——培養新型農民,為農業和農村培養人才。國家通過這種價值定位從總體層規劃了農村教育發展的根本方向,并借助一系列的法規政策,將這種方向以強制性的權力加以固化,以致削弱了教書育人這一根本功能,教育促進經濟發展成為壓倒性任務。而對于個人來講,城市所具有的財富、權力與文化優勢形成巨大磁場,吸引著農村學生以教育為跳板,跳出農家,擺脫農民身份,教育變為“考試之學”和“技藝之學”,教育“工具理性”壓制“價值理性”,成為一個自主的非人格化領域。在當前形勢下,這種片面強化工具性的“單向度教育”,使當前農村基礎教育應對城鎮化上面臨著尷尬的挑戰。因為從實踐來看,這種工具性“僭越”使農村教育脫離“育人”這一基點而成為“無人”的技術與應試教育,機械照搬城市教育而斷裂于學校之外農村生活成為“無根”的教育,最終淪為城鎮學校生源供給的“傳輸機”,而在應對農村人力資源空心化、知識空洞化和文化散落的局面表現乏力的“無為”教育。

(二)農村基礎教育結構比例失調、形式單一、布局尚不合理

教育結構側重指整個農村教育系統有機組合的形式與狀態。具體來看,農村基礎教育層次偏低,結構與功能單一,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一是從層次結構來看,初等教育比重過大,中等教育比重過小。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農民文盲數量多,為此國家在初等教育、掃盲教育上投入巨大,但對農村中等教育相對忽視,結果造成當前初等與中等教育比例畸形的結構;二是從類別結構來看,基礎教育比重過大,其他類別教育發展薄弱,職業中學和成人教育同普通中學比例失調。這種失調易導致農村勞動力轉向城市后,部分人因知識結構不合理,在就業選擇上嚴重受限;留守人口因所學知識與當地發展脫節,而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要求;三是在空間布局上,城鎮化進一步凸顯農村學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資效益差的問題。人口向城鎮快速集聚,城鎮學校供需嚴重失衡,而農村則出現許多“空巢”學校與“麻雀”學校,在空間上造成城鎮校班額“過大”與農村校班額“過小”矛盾,城市教育資源透支化和農村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的“冰火兩重天”困境突出。

(三)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不完善、投資體制不合理,考核與評價機制不健全

制度是制約、規范和激勵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要素??偟膩砜?,當前農村基礎教育制度體系設計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從價值取向看,由于城市階層掌握著教育絕對話語權,城市作為社會的主宰成為教育制度設計的背景。整個教育制度長期呈現強烈的“城市取向”,資源分配更多傾向于城市,并以政策進一步鞏固這種價值取向。特別經過多年發展,城市利益集團與政府的優勢博弈而形成的“政策俘獲”,更使得農村群體進一步喪失話語權,農村基礎教育長期處于政治社會系統和教育系統的“雙重邊緣”位置。二是管理體制上,農村基礎教育責任和權力處于兩相分離狀態?!耙钥h為主,分級負責”這種體制給予地方政府具體管理農村教育基礎事務的權力,但并未給予相對應的財權??h級政府承擔了發展農村基礎教育的大部分責任,但其權力有限性導致政府有心無力的權責兩難境地,對基層政府辦學的積極性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三是投入體制上,責任主體重心仍偏低。當前農村教育實行了經費保障新機制,但即便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加大了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也難以在短期內彌補龐大農村教育資金需求缺口?,F行投入體制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使縣域內的教育貧富差別得以平衡,但對于財力不同的區域,特別是經濟發展落后的中西部,現行體制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現狀。四是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政府在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上易于根據自身偏好行事,導致政府成為自身利益和少數團體利益的維護者,而農村教育的發展責任要么被層層下放而互相推諉,要么通過政策設計轉嫁給農民。

(四)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價值取向單一,內容守舊,課程實施方式呆板低效

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關系教育目的最終實現??偟膩砜?,當前農村學校課程設置上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價值取向與當前農村教育取向相對應,課程內容和表達亦表現出強烈的“城市偏好”。以“城市中心”的課程內容表達方式傳遞給農村學生陌生的符號系統,學校按照這種符號系統來評估和認定學生。富有境域性、地方性的農村本土知識卻嚴重缺位。二是課程未與時俱進,根據時代和農村實際的要求加以有效的跟進。與農業現代化、農村教育現代化這一趨勢難以形成協同作用。大量在未來應用率很高的內容未及時選入課程中,課程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三是課程時效性不強,沒有很好地考慮城鎮化發展的特殊需要。如農村學生對于城市文明的吸引與接納,面對未來的生存技能培訓與發展等新內容在當前農村課程安排中較少顧及。四是課程實施中忽視了對農村學生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力培養,阻礙其更有效地學習知識和技能。

(五)農村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素質亟待提高

教師是農村教育最核心力量之一。然而,當前農村教師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一是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轉正的民辦教師占多數,中青年教師較少;二是師資學歷結構不合理,高學歷人才少,中專畢業生、民辦、代課教師居多;三是師資專業不盡全事,主科教師往往人數超限,而一些綜合類、文藝性的科目則偏少,無法保障學生的教育需求;四是教師的隱性流失比較大,流失人數逐年增加;五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門政策導向存在偏差,優秀教師被過多配置至資源較集中的城鎮學校,而農村學校的優秀骨干教師則供給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資源不均衡的情況。

四、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策略選擇

(一)以教育發展理念轉變為導向,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

教育發展,理念先行。當前我國農村正處于新的歷史發展期,以城鎮化為契機,大批勞動力得以轉移至城市,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向二三產業轉型,農村人口城市化和經濟多樣化成為當前農村發展的主要趨勢。面對這一趨勢,農村基礎教育的總體定位應從“立足農村,培養農村所需求的人才,為農村經濟、社會服務”定位轉向“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服務,既為農村現代化轉型服務,又為培養適應城市生活的現代人服務”定位上來。同時,必須要指出的是,教育的本體功能在于“育人”,而服務于社會則作為教育外延功能。教育發展要考慮到農村基礎教育奠基性質,更要關注其在培養兼具適應服務農村現代化和融入城市生活的現代人上所發揮的素質培育功能。從這一點出發,在當前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基礎教育更要回歸“育人”的根本屬性,以促進人的現代化為取向。通過“教人成人,通過教學而形成人,增進人的知識品德和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從而能夠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與判斷能力,有趣味、有價值地生活”。⑦農村基礎教育要面向未來,立足當下,發掘農村社會生活的優勢教育資源,力爭培養本土文化和城市文明有機融合的人才。

(二)以教育結構優化調整為主線,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

教育發展目標的落實依賴于教育體系合理安排,要以優化農村基礎教育結構主線,增強教育結構的適應性和合理性??偟膩砜?,可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在繼續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的基礎上,高度重視農村特色化高中,中等職業教育以及成人社區教育,形成三教統籌協調發展的教育結構體系。推進農村教育多類型發展,由原來的青少年教育延伸到成人繼續教育,大力發展農村人口教育、綠色教育等;以基礎教育為依托,大力發展社區教育;二是大力發展城鄉結合部教育。城鄉結合部學校的生源主要面向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郊部分區域,從推進城鎮化的角度看,大力發展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具有重要價值,應將這一地區的教育作為協調城鄉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給予各種支持,提升教師隊伍質量,促進這一區域教育水平的提升;三是重視農村寄宿學校建設。重視生活教師的配置和培訓,提高生活教師的管理素質,強化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四是合理、慎重地進行學校布局調整。根據區域人口分布,學校服務半徑以及家長需要等多個方面,來考慮學??傮w規劃和教學點設置。切實保障邊遠農村地區學生能夠享受教育,保留適當的教學點,以保障他們便利接受教育的權利。

(三)以推進教育改變為動力,加快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

當前在農村教育制度設計上,要充分體現“公平”、“公益”及“弱勢補償”理念,從制度上保證農村教育具有平等發展權。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堅持教育財權與事權的統一,有步驟地逐漸給予教育部門相匹配的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權力,教育經費能夠在將教育經費預算的編制權,教育經費的分配權和管理權劃歸教育部門。教育經費各學校及各層級類型教育之間的調配、協調、監督交由教育部門行使,教育的會計制度、決算制度、審計制度納入教育部門。二是科學劃分各級政府農村基礎教育投入責任,根據區域發展水平,將學校供給體制逐漸細化至縣域為主、省域為主和中央為主三大類投資管理模式。三是加強教育立法工作,為農村教育發展和政策執行提供法律化保證。四是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對舉辦基礎教育的機構提供辦學優惠條件或補貼。拓寬教育融資渠道,嘗試通過發行基礎教育債券、開辦教育銀行、倡導教育捐贈等多種籌資方法來解決農村教育投入短缺難題。五是建立教育質量監督和評價機制,形成明確的問責制度,將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情況作為任免、獎懲主管官員和的校長重要依據。

(四)以課程建設創新為載體,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

課程建設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載體,是教育的核心工程。課程建設要充分反映和適應城鎮化這一時代背景。從課程建設和創新來看,可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著力調整課程結構。樹立課程現代化的思想,推進豐富多樣的課程建設,把握好國家、地方及校本三類課程之間的關系。二是著眼于農村結構調整和城鎮化推進,課程設置應堅持以培養農村學生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內容上要合理安排城鎮文化的比重,突出公德意識、法紀規則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等符合現代城鎮文明在課程中的地位,適應城鎮化發展以及農村轉型的需要。三是處理好課程中城鎮文化和農村文明平衡關系。課程內容設計既要適應城鎮化帶來(下轉117頁)(上接93頁)的新挑戰,同時也不能割裂課程與農村文化的關聯。課程內容保持多類知識的合理比例,并加強彼此關聯和滲透。教學內容要結合農村生活實際,將“地方性知識、個體的知識以及不能言明的知識這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卻長期遭受知識霸權壓制的知識引入到學校的知識世界里,納入農村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雹嘟⒏鞣N知識能夠功能互補、相互促進的課程結構,以利于學生既能成為外來文化的接受者,也能成為本土文化的繼承和闡揚者。四是在課程教學方法,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各類的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著重培養其創新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健康人格。

(五)以教育師資水平提升為保障,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方式轉變

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異的農村教師隊伍能為教育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保障。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大力優化教師隊伍。形成更為公開透明的人員招聘程序,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進行編制安排,保障公平競爭氛圍,強化科學考核,保護農村教師工作積極性。二是促進教師績效工作的有效求實。通過科學的績效評估方案,促進教師的工作貢獻與利益分配相匹配,提升教師教學工作熱情。加大對農村教師的福利保障,確保教師基本生活穩定,并考慮對偏遠地區的教師給予特定的補助方法。三是優化培訓制度。通過國培、省培、縣培等各級各類培訓活動,推進更多的農村教師素質提升,特別是強化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四是借助網絡手段,大力發展網絡協同教育,使偏遠地區學生能夠借助網絡條件共同分享優質的學校資源,促進教育資源更好的均衡化配置。

注釋:

①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2011-4-28

②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課題組.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④褚宏啟.論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J].教育研究,2011,(10).

⑤賈繼娥,褚宏啟.教育發展方式的三條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2,(3).

⑥邵澤斌,張樂天.從意識形態到公共精神—對新中國60年義務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J].社會科學,2008,(12).

⑦徐勇.當前中國農村研究方法論問題的反思[J].河北學刊,2006,(2).

⑧王兆林.反思與前瞻: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猜你喜歡
城鎮化農村課程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