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設計視角下的工程機械外觀造型設計

2015-05-30 19:48張瑞鵬郭爽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張瑞鵬 郭爽

【摘 要】造型設計亦稱工業美術設計或技術美學研究,是對工業產品的造型、色彩、裝潢和材質運用等方面所作的綜合藝術設計。一件工業產品的造型應該由功能、技術條件和藝術處理三方面構成。產品的功能是基本要求,材料、結構、加工工藝等技術條件是實現功能的物質基礎和手段,而產品造型又是上述幾方面的綜合體現。工業設計最近廣為關注,其在工程機械行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加以探討,并有針對性的應用。

【關鍵詞】工程機械行業;工業設計學;外觀造型

引言:

為了將工業設計應用于產品設計研發的過程中,進一步說明工業設計參與的時機,可將產品分為技術導向與使用者導向兩類。技術導向型產品:主要特色在于其核心優勢以技術為基礎,或是其執行某項特定技術任務的能力。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動機在于其技術性能表現,因此,工業設計的角色通常局限于核心技術的包裝,決定產品外觀形式,并確保產品能將技術能力與互動模式傳達給使用者。使用者導向產品:主要特色在于界面機能和外型美觀。這類產品與使用者互動程度高,因此,使用者界面必需要安全、容易使用及方便維修。產品的外觀形式通常是造成產品差異化與讓使用者感覺值得擁有的重要因素。

一、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外觀造型設計的現狀

隨著中國對工程機械產品保護性關稅的逐步取消,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問題已經日益尖銳起來。國外廠商不斷進駐中國進行本土化的設計制造以縮小與中國產品價格上的差距,國內用戶的消費意識在不斷變化中提升購買力的提高使得他們的消費觀逐漸融入世界潮流。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銷售人員、工程機械產品購買者和使用者的調查表明:隨著用戶購買力的不斷增強性能和價格不再是他們唯一考慮的因素,外觀造型將在消費者眼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認憑借長期從事工程機械產品設計的豐富經驗和對產品審美的不斷思考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的設計隊伍也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其代表性產品在造型設計上也確有一定的水平。某些部分的設計可圈可點,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毫不遜色。然而從全局來說,工程技術人員畢竟無法取代受過專業設計訓練的工業設計師,他們無法對市場需求做出前瞻性分析,不能制定長遠的設計規劃,以這種方式進行產品外觀造型設計。在最佳狀態下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跟進”國際市場變化。而永恒的市場規律告訴我們。市場的主要利潤永遠屬于引領市場的先導者而非跟進者。

二、工程機械外觀設計的工作方法

既然外觀設計有諸多層面的作用, 其實現過程必然是復雜的, 是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工作, 必須以專有的工作方法作為保障的基礎。

(1)企業必須接受正確的工業設計思想。工業設計的目標是規劃未來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最大價值在于創造思想的轉變,產品是實現這種思想轉變的載體。一種新型機械或新的操作方式的出現就代表了某種工作方式的轉變,企業以革命性的產品向社會傳播這種觀念轉變,率先占領這些市場區域,形成行業規則,使自己居于行業領導地位,取得競爭主動和上游利潤,使得其他企業被動跟隨。這種運作模式是工業設計帶給企業的最重要價值。認為設計只是用來美化和裝飾產品外觀, 短期提高一些售價,或者隔幾年變化一下造型取得新的宣傳形象, 都是對外觀設計價值非常膚淺的理解。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山寨”產品從反面印證了這樣一個事實: 盡管外觀和造型花樣百出, 但產品的價值和價格反而變得更低,更不必說塑造品牌的無形價值了。

(2)設計項目的開發團隊應該由不同的、相關領域的人員(企業的工程設計人員、專業設計機構的工業設計人員、市場銷售和售后服務人員、外協廠商的設計人員等)組成。合理的團隊構成有助于打破不同專業領域的隔膜,更客觀全面地解決問題。有些企業認為委托了設計機構就可以把外觀設計工作完全委托出去,這是片面的想法。工業設計師與工程設計師一樣并非全能,不能相互取代, 工業設計師的最高任務是溝通思想, 疏導理念, 平衡意見,搭建平臺。企業對外合作的態度更應傾向于“引進”而不是“外包”,即積極引入工業設計體系,借助外部力量加強自身團隊建設,以靈活的機制構筑多領域交叉合作型設計團隊。

(3)必須以完善的設計調查做依據。不管企業內部推動的或是與設計機構合作進行的外觀設計項目,在設計展開前都要認真做設計調查。企業對此常有的誤區有 3 種: 一是常常認為自己的設計團隊長期專門從事特定產品的開發,了解豐富的相關信息,早已能熟練把握產品設計, 因此無需再做調查;二是對合作的設計機構則認為, 既然是專業搞工業設計,就理所應當能“快速地批量生產效果圖”,習慣性地把設計機構等同于零部件供應商一樣用 “產能標準”衡量,如果還要先去調查,就顯得不夠專業;三是把市場調查與設計調查混淆, 工業設計強調設計調查,目的是要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取得新產品規劃的要素,這與為了解價格、銷售情況、市場占有率等信息而進行的市場調查完全不同。例如,某企業希望新產品看起來檔次高,這樣的抽象概念體現在產品外觀上應該使用什么方式?選用金屬還是塑料?拋光面還是亞光面?散熱口采用柵格還是紗網?不同人群的理解就會完全不同,這都是需要調查取樣統計測定的,工業設計機構通過設計調查溝通了用戶和企業,使用戶的看法在規劃設計初期就參與進來,這將成為未來產品能否取得用戶青睞的關鍵。

(4)應遵循外觀設計的步驟流程。工業設計師一般通過草圖—簡單材料模型—計算機三維模型—(油泥或樹脂材料的)實體比例模型—工程模型等步驟完成產品造型設計, 這一設計思考的演進過程, 是工業設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不少企業片面追求速度, 要求設計師省略步驟時,又把設計要求提得很高(如與某某國際品牌產品相當),這樣違背客觀規律的做法只能適得其反。如同工廠的工藝流程,優秀的方案只有經過多次反復的設計、 修改、論證過程才可能贏得用戶和市場的認可,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三、工程機械外觀設計的評價方法

對很多企業來說,工業設計很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評價。不管是企業內部的設計團隊還是外部合作的設計機構,在開展設計工作時都需要企業管理者先提設計要求后作設計評價, 尤其是設計評價的結論往往最終決定了一個設計項目的成敗。不合時宜的設計方案被輕率采用后不被客戶認可, 更適合市場需求的設計方案因為不符合項目評價者個人的喜好而被放棄, 甚至因為企業無法做出有效評價而只能被動接受設計公司的提案等。諸如此類因設計評價不佳而導致整個設計項目不能產生有益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謂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評價的標準,二是評價的方式。工程機械外觀設計應以下列 5 個方面的標準加以衡量:

(1)基本功能: 符合產品概念; 適應功能需要;適合用戶需求。

(2)質量要求: 符合質量標準; 安全、 可靠、 耐用。

(3)心理訴求: 創新性、 獨立性; 符合價值定位; 滿足審美和文化觀念。

(4)工藝性能: 可制造; 標準化、 通用化、 模塊化指標。

(5)設計導向: 社會和環境影響; 潛在和遠期價值; 品牌影響力。

這些評價標準是工程機械外觀設計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價值標準,不同種類的產品因特點各異或略有差別。評價外觀設計應以此為基礎,并依實際情況制定適用的評價標準體系, 避免以偏概全的感性評價觀點,從完整的產品發展角度審查外觀設計的綜合價值。外觀設計的評價方式應根據不同的項目要求和進展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例如,中期設計方案評價適宜采取多款實體比例模型對比評價的方式,不宜用效果圖、計算機模型作為評價方式;樣機設計方案評價適宜采取產品實物現場評價的方式,再設計部件可用油泥、樹脂件或快速成型件實體裝配,以評價采用效果。設計評價應避免個人意志主導, 而代之以多元化構成的評價團隊,特別應注意獲取用戶的評價意見。

四、結語

產品的造型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是通過現代造型設計方法實現的。造型設計方法對現代制造技術發展起著促進作用,造型設計技術給產品提供外觀的設計,以反映產品的性能與技術含量,而制造技術設計產品的核心技術以及造型設計中的不同技術要求。產品的造型設計促進著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反過來現代制造技術又影響著產品的造型設計,即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不可分離的一個整體。

參考文獻:

【1】吳國榮,楊明朗,吳江,蔡克中。產品造型設計。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2】張志華,萬然。適當設計:產品造型的當代設計理念。南昌大學學報,2003(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