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監管

2015-05-30 04:08劉艷榮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加大力度以人為本規范

劉艷榮

【摘 要】針對當前建筑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從分析問題入手,提出一系列解決辦法,比如: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全民提高質量安全意識,建立誠信檔案,讓員工及時再充電等手段,從而達到規范建筑市場,進一步做好質量與施工安全監管工作。

【關鍵詞】規范;加大力度;強化意識;以人為本

引言:

建筑工程,做為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的支柱產業來說,其質量與安全監管已成為建筑工程管理的關鍵和核心。尤其是在當今地震等災難多發年代,國家提倡“以人為本”的精神理念下,我們更應有責任、有信心搞好工程質量管理與施工安全監管工作:

一、分析當前建筑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

1、部分地區建設主管部門質量安全監管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部分地區某些監管人員依法行政水平和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1.2有些地區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組織不健全或是經費不足,存在管理混亂,以包代管等現象。

1.3某些監管人員不能真真做到依法辦事,存在吃拿卡要等現象。

2、建筑市場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部分建設單位不履行法定建設程序,隨意壓縮合理工期、壓低工程造價,工程質量安全基本條件得不到保障。

2.2部分施工單位層層轉包,違法分包掛靠、以包代管現象嚴重,質量安全責任制不能真真落到實處,造成工地現場隱患重重。

2.3部分監理單位不認真履行質量安全監理職責,監理行為嚴重失職。

2.4部分設計、勘察單位設計文件不齊全,或是提供的資料文件與實際不符,存在造假現象等。

3、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很多質量通病與安全隱患不能有效控制或是徹底根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原材料使用關由于受地區、環境及其人為因素影響而不能按規范要求執行,比如:石粉,規范規定石粉不能作為抹灰材料,因其本身有強度,且其顆粒太細,但在某些地區工地基本上都采用石粉作為抹灰的主要材料;機紅磚,規范規定尺寸為長240寬115高53,但是現在窯廠出的磚大小不齊,長短不一,致使工地現場工人砌筑時很難把握尺寸,現場檢測墻體平整度、垂直度、水平灰縫平直度等很難達到規范要求等。

3.2某些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梁柱節點、梁梁節點等在鋼筋安裝和混凝土澆筑方面很難做到與圖紙設計或規范要求一致。因為工地現場工人的實際操作水平根本達不到圖紙設計和某些規范要求。我想這也是此次汶川地震映秀鎮漩口中學2007年建的框架結構教學樓嚴重倒塌,而其附近的四層磚混結構辦公樓和五層磚混宿舍樓沒有完全倒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3.3建筑市場很多貼著合格標簽或是免檢產品的原材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給施工現場帶來質量安全隱患。比如:云南昆明建筑安檢部門在在建橋梁工程檢查時發現:支撐梁底模的鋼管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實際壁厚比規范要求的3.5毫米至少少了0.5毫米,根據權威技術部門測算,相同直徑的鋼管,每減少0.5毫米壁厚,其承載力下降15%-30%.

3.4某些開發商或施工單位在選用技術人員方面因為時間倉促,或是重視力度不夠,應招人員素質差、無能力、無經驗,難以勝任工作,只能任其工人所為,給工程埋下很多隱患。

3.5某些開發商或施工單位的某些領導在工程實際施工中隨意更改圖紙或增加功能,給工程本身及其后續工程埋下質量安全隱患。

二、要有效地應對這些問題的挑戰,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必須實現“三個轉移”

2.1 從單純注重房屋建筑質量安全的監管,轉移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設領域其他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管,拓展監管的廣度

從單純注重房屋建筑質量安全的監管,轉移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設領域其他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管,拓展監管的廣度。當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一些地方只注重對房屋建筑質量安全的監管,忽視了市政工程、開發區工程以及園林建設、城市道路、舊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監管;[1]只注重履行了建設手續的項目監管,忽視了因為各種原因未辦理手續的項目監管。無人監管的項目就成為了質量安全事故的高發區。我國一部分出現事故的工程,就是由于該工程沒有及時辦理施工許可和安全受監手續,致使工程沒有接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監管,而施工單位在質量安全保障沒有進行嚴格審查的情況下,擅自開工,最終釀成重大責任事故。鑒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轄行政區域的工程項目,不管是辦了手續還是沒辦手續的,都無一例外應依法納入監管范圍。要切實加強對所有在建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充實安全監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動出擊,對那些監管的“盲區”和“空白地帶”實施不同強度、不同深度的監管。而且越是規避監管的項目越要重點監管、重點查處。真正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體系,建立起覆蓋全行業、全城鄉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2]

2.2 從單純注重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監管,轉移到既注重施工現場又注重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

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規劃、設計、施工、維修等的劃分越來越具體,使建設監管難度越來越大,近些年發生的一些大事故諸如高鐵事故、大橋坍塌等,充分說明只注重對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監管,而忽視建設工程全過程監管是極其危險的。所謂建設全過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個過程,包括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設計審查施工許可、工程監理、質量安全監督、竣工驗收備案、產權登記等所有建設程序和步驟。此外,一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嚴重違反法定建設程序,在沒有辦理規劃、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開工,而更為嚴重的是其開發商私下雇請有關人員擅自設計、施工,并降低工程質量標準,在未經工程竣工驗收和消防驗收的情況下擅自投入使用。[3]因此,要遏制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強建設工程全過程的監管。要規范工程參建各方質量行為,從源頭抓起,從工程的招投標、施工許可、資質管理、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要督促建設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合同約定,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原則,認真擔負起質量安全責任,切實把好質量安全關;要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做好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健全工作,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做到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條文和規范,確保提供優質合格的建筑產品;鼓勵施工企業加大安全生產的科技投入,加強與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開發、推廣一批安全適用、先進可靠的生產工藝、技術措施和裝備,淘汰落后工藝,通過科技進步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保證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和社會力量做好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作,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和社會監督的制約作用。同時,要嚴格把好工程竣工驗收關,從而把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2.3 從單純注重監管行為,轉移到既注重監管行為又注重監管制度的創新,加大監管的力度

目前,建設工程監管通過采取日常巡查、隨機抽查、告知性檢查和強制性介入檢查等監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不僅僅靠監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來證,努力建立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用制度引導,制度激勵,制度約束,制度規范來保證質量安全監管到位。

三、結語

當然,要切實做好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工作,我們必須要求各階層,各部門上下同心,以落實工程質量、安全責任為核心,以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為手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各項工作切實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寶春. 政府建筑安全監管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9.

[2]王漢忠. 現階段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應對措施探討[J]. 廣東建材,2009,06:304-307.

猜你喜歡
加大力度以人為本規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崇州市:加大力度推進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來稿規范
微博:加大力度處理蹭熱搜行為,對蹭熱搜行為用戶采取關閉賬號等處置
中國加大力度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
在體制機制建設上加大力度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