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學生表現性評價的探討

2015-06-01 21:55王丹李艷微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年3期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建構主義

王丹 李艷微

摘要:表現性評價實現了教、學、評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統一,使評價成為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評價過程即學習過程。本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探討學生的表現性評價概述及其特征,有助于表現性評價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和實施,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關鍵詞:建構主義;表現性評價;情境性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學生傳統的評價模式多數是教師習慣于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進行量化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檢驗。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迫切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實施學生評價,發揮學生的潛能,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改革學生評價與考試的制度,同時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表現性評價不同于其他的教學評價模式,更不同于考試評價。學生的表現性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將其進行總結和評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把對學生的評價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部分,將學生的表現置身于真實的生活環境中評價,使學生的真實生活在與教師、家長和學生間的合作中體現出來,最終評價學生在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學生的表現性評價使學生的考核過程成為學生愉快學習經歷的一部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評價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提高和發展。

一、學生表現性評價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在20世紀60年代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1966) 提出,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認為,情境是學習者認知與發展的重要資源。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和周圍的環境和文化進行互動,通過學生與教師、其他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增進對知識的理解。

傳統教學中的紙筆閉卷考試很難真實地檢驗出建構主義理論所提出的學習目標和結果,因此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不能在這種考試和考核的過程中檢驗出來。面對傳統的閉卷考試,不能檢查學習最終目的的局限性,美國許多教育工作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著手探究新型的考試方式,這種新的考試即學生表現性評價可以詳盡地描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使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在新的考核考試方式中得到更好的體現。

二、學生表現性評價概述

學生的表現性評價(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指學生在完成某項任務時在理解和運用技能方面所表現出的成就和結果的評定,也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刻苦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學習指標的評定。蔡敏老師在《當代學生課業評價》一書中指出表現性評價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在認知、情感和學習技能的考查。 創設真實的情境在學生表現性評價中得到認可和強調,無論是在真實情境還是模擬情境中都必須激發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相似的反應,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表現性評價擺脫了傳統紙筆考試中很多弊端,比如標準化選擇題測驗僅能測試低水平知識和孤立技能,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只能在學生的表現性評價中檢測出來,這種考試考核方式替代了傳統標準化測驗,成為影響和推動教學實踐的重要評價方式。我們習慣于對學生的評價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成績優異的學生和成績一般的中等學生,還有學習困難生。在這樣層次分明的評價體系中,英語的學習評價只是在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種甄別學生的過程。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只有少數成績優異的學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鼓勵,大多數學生被認為是英語學習的失敗者。而新的教學評價目標是承認學生在接受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在自我成長和發展中所存在的個性差異。對于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不同發展水平進行認可,促進學生在各個發展水平上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合理的評價學生的英語成績可以促進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活動中來,這種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英語課程中要面臨并解決的問題。因此,表現性評價也因為其重要性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三、學生表現性評價的特征

(一)表現性評價的主觀性

學生表現性評價的主觀性(Subjectivity),與傳統評價形式的一個明顯不同就是表現性評價具有主觀性。傳統教學中的測驗是通過聽力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閱讀題等附有客觀答案和客觀評價標準的紙筆考試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水平,表現性評價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來評價學生的發展,不僅僅評價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評價學生在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情況。表現性評價主張評價方式的主觀性,通過對學生日常作品的收集,如學生的英語作文、英語國家名著的讀書報告、英語日記等進行評價,或者通過教師的課堂觀察和日常觀察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或結果。通過多渠道,運用多種方法獲得學生學習的情況,表現性評價是一種主觀的、多元的、綜合的表現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的能力、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書本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表現性評價的情境性

學生表現性評價的情境性(Situationality),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評定學生的表現成績,表現性評價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任務情境中,評價學生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的能力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水平及課程內容設計與教學目標相近或者相類似的真實情境。教師們會通過多種手段讓學生感受真正的語言環境,例如:電影、音樂、新聞等?;蛘咴诮虒W過程中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如讓學生模擬情境對話,情境短劇等真實的操練語言的環境。同時還可以實用教具等直觀的輔助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如圖片、實物等,這樣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直觀刺激使其積極參與到交互式的學習中,在這樣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課程或者即將面臨的要解決問題的理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他們的長期記憶。在交互的過程中能夠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和問題的理解,有利于他們理解所學知識的相關性,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的相關的情境中。

(三)表現性評價的合作性

學生表現性評價的合作性(Cooperativeness),表現性評價需要教師、家長、同學更大程度地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互動交流,使學生學會修正和完善,表現性評價是學生之間共同研究、合作和學習的過程。學生們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為了使小組合作的效果達到最好,會聽取同學的建議,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達到合作的目的,從而達到小組活動的最好效果。學生在完成表現性任務時,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對自我進行正確的評價,聽取其他成員的意見,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在表現性任務的設計過程中,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這樣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對于學生提高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表現性評價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自我批判、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解釋新的知識和技能。

表現性評價是高職院校中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和學習的一種有效的評價模式,它避免了傳統評價中的種種弊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實施表現性評價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和水平,對于教師的發展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表現性評價運用上比較費時,操作難度很大,對教師、學生、家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學習過程中的發展性、過程性在表現性評價中得到關注,因此學生的潛能和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被發現,這種評價模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表現性評價在學習評價中受到普遍重視和廣泛采用,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評價與考試改革的重要趨勢之一。

參考文獻:

[1]Marion Williams, 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Pres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0.

[2]蔡敏.當代學生課業評價[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馮玉芳.建構主義學習設計六要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06).

[4]趙德成.表現性評價:歷史、實踐及未來 [J].課程,教材,教法, 2013,(02).

編輯∕高 偉

猜你喜歡
表現性評價建構主義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建構主義學習設計六要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翻譯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