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桃源農村傳統木構民居室內環境考察

2015-06-05 09:37
山西建筑 2015年14期
關鍵詞:堂屋桃源民居

謝 青 伶

(湖南農業大學體育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湖南桃源農村傳統木構民居室內環境考察

謝 青 伶

(湖南農業大學體育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簡述了湖南桃源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及環境特點,從平面布局、建筑材料、家具、陳設裝飾、綠化等方面闡述了桃源農村傳統木構民居室內環境的特征,并指明了桃源農村傳統民居室內環境的發展趨勢。

民居,木結構,環境,特點

在我國各種建筑的資料保存上,代表性的建筑往往以大宅院式的大戶人家作為地域文化建筑語言的代表被保護、保存和研究,而尋常百姓的居住形態卻被人漠視,如當提到湖南的傳統建筑、村落時,都會想到湘北岳陽張谷英大屋、湘中毛澤東故居、湘南永州上甘棠村等,其實還有很多經濟不發達的、深山中的村落保存著完好的傳統的居住形態,如湘西北常德桃源縣的眾多村落的木屋。這些普通卻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筑形式在城鎮化浪潮下,由于過于普通、老舊得不到重視,瀕臨絕跡,普通百姓的傳統生活形態也將因建筑的消亡而隨之瓦解演變。本文以湖南桃源農村傳統木構民居為例,展開對農村傳統建筑室內外民居環境的田野考察,還原可能即將消失的原住民傳統生活。

1 湖南桃源概況

桃源,地處中國的中南部,長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常德南部??h境地處沅水中下游,雪峰、武陵兩山脈尾端,云貴高原向湘贛丘陵、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貌類型多樣。東部為開闊平原,西北、西、南三面環山,地貌以平原為主,山、丘、崗、湖兼有。沅澧兩水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域內生活著以漢族為主以及回族、維吾爾族、土家族等13個民族。明代及清初江西吉安、樟樹一帶的人口曾陸續大批遷居桃源。在清末、民國時期境內經常兵連禍結,哀鴻遍野,人民飽受封建制度和其他剝削制度的殘酷統治和壓榨,處于十分窮困的境地。陬市碼頭是縣內和沅水上游廣大地區木、竹運銷的必經之地[2]。這樣的時代背景與環境特點使得桃源農村傳統民居結構材料與湘西吊腳樓相似,空間組織又有贛西建筑的特點。

2 湖南桃源農村傳統木構民居室內環境特點

2.1 平面布局

桃源傳統農村建筑多為穿斗式木建筑,一字形平面,坐南朝北。四縫三間或五縫四間,兩頭設置偏房做廚房或衛生間。有些把偏房伸出來做個拐角變成一間小橫屋,稱作“磨角”。如果廚房在東頭,往西依次是臥室、堂屋、臥室,衛生間在西頭(見圖1,圖2)。

廚房在當地農村又稱為“灶屋”,主要分布在建筑的端頭,有的在東頭有的在西頭。廚房最重要的設備就是灶臺,以前用生土砌筑,外面泥灰桐油飾面。灶臺設兩口大鐵鍋,一邊用做煮豬食,一邊用來做飯炒菜。兩口大鍋之間設一個嵌入灶臺的小鐵壺,稱為“爐鍋”,里面主要用來盛水,利用做飯時燒火的余熱來熱水。一個灶臺上嵌的兩口大鍋下面各自有一個火爐,兩個爐門朝向同一邊?;馉t以柴火為主要能源,所以在爐門旁邊一般都會堆放柴火備用(見圖3)。灶臺一般靠墻砌筑,若以爐門一側為灶臺的正面,則對面為背面,背面旁邊的墻上開一扇小窗戶,窗下一般放置水缸,廚房生活用水就越過窗向下面的水缸里取水(見圖4)。如此可以“干濕分離”,減少廚房潮濕。除了灶臺,廚房還有碗柜、四方飯桌、案板等家具沿墻布置,餐桌布置在廚房南面。灶臺的設計使烹飪活動必須兩個人同時參與,一人執掌鍋鏟,一人在對面燒火控制爐溫。面對面的空間組織方式和家庭事務的共同參與,加強了家庭成員的交流,促進了家庭和睦。灶臺將整個廚房空間進行了半開放的分隔,燒火的一邊聯系室內室外,炒菜的一邊漸進封閉。白天的采光主要靠南面窗戶及屋頂幾塊明瓦進行采光,夜間用普通白熾燈進行照明。

廚房旁邊是正屋,分兩小間。一般北面一間為“火坑”?;鹂涌磕蠅Σ贾?,約1 m見方,條石砌邊,下沉十幾厘米,中間填炭灰、沙土。坐凳繞火炕布置,這里通常在冬天的晚上是人們圍坐的最好去處。上懸掛一支木吊架用來掛“吊鍋”,上面還有一大鐵鉤用來掛大塊的豬肉做熏制臘肉。土話叫“炕臘肉”?;鹂环胖靡恍┎窕鹩脕砣∨盁?。寒冬臘月,在沒有電視的時代家家戶戶忙完活吃完晚飯都會圍坐在火坑旁,伸出手腳烤火,臉上映著跳動的火光聽長輩彈琴唱戲、講當地奇聞、聽神仙鬼怪?;鹂邮怯H情傳承和延續的重要平臺(見圖5)。有些人家會在火坑周圍地下面做地窖來貯藏紅薯、苞谷等食物,當地稱“薯籠”?;鹂幽线吺桥P室,布置架子床,書桌(當地叫“秋腔”),衣櫥,箱子等家具。北邊房子儲藏米倉及一些農具。

堂屋在建筑平面中間,進深4.8 m、開間4.2 m,高4 m。堂屋北面小房間當地叫“拖部”,有的設臥室,有的則安放米倉。堂屋正對門的板壁上設神龕,用紅紙書寫“天地國親師位”,供奉祖先牌位。有些在旁邊貼毛主席頭像。下面布置八仙桌。因為堂屋面積最大家具最少,有些也將農用機具放在堂屋,如谷風機等。家里有老人的或擺放沒有做油漆的棺木在堂屋。堂屋是家里面積最大的房間,只要在節慶祭祀的日子里“過事”,如擺酒宴客紅白喜事等各種活動主要都是在堂屋進行,顯得熱熱鬧鬧的(見圖6)。

堂屋另一邊又是一正屋,南北都是臥室。一般南邊長輩居住,北邊臥室男女主人居住。正屋家具布置基本一樣,床,衣櫥等。

正屋旁邊是“灰屋”,即衛生間。因為以前這個房間堆放用作肥料的稻草灰,灰屋因此而得名?;叶雅赃吢褚淮蠹S缸上面覆蓋木板即自制“蹲便器”,旁邊放置兩個水桶來收集小便。這些最后都可用作肥料。

房子兩端的一頭通常建設豬籠,設在廚房一邊的居多,這樣廚房里煮好的豬潲可以方便的搬到豬籠喂食。

房屋建在約30 cm高的臺基上,臺基四邊伸出墻壁約1 m與大屋頂形成檐廊,當地叫“街檐”,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門前有大片空地,當地叫“硪場”,是人們室外農作與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夏天時節,白天曬谷打豆,晚上搬出竹涼床、桌椅,大人喝茶聊天,小孩躺在竹床上看星星聽故事(見圖2)。

從以上空間布局來看,常德桃源的木結構房屋功能空間有比較獨立的分區,同樣受到楚漢儒家文化影響,講究以堂屋為軸線的對稱布局。農具與生活沒有嚴格分開。室內沒有專門的交通空間,空間利用緊湊。房間一字排開,只有一層,結構和材料與湘西貴州吊腳樓接近,卻不像他們有兩層。

2.2 建筑材料

建筑使用梓木、櫸木等為柱,杉木為壁,就地取材。柱依據建材特點大小隨形。板壁一般厚約2 cm,寬20 cm,高3 m,兩層有些涂以桐油保護(見圖7),但大部分不施其他處理任其自然,過段時間氧化為深褐色。建筑大量使用杉木,這種木材在當地很常見,取材容易,樹干直且高,硬度較好,適合做圍護結構。屋面鋪設小青瓦,北面廚房臥室等一般面對山體采光較差,所以用塑料膜或者玻璃做明瓦補充采光。地面以前是夯實的土地,后來抹平水泥做地面,少數講究的人在臥室鋪裝實木板做地面,屋頂用卷材或木板做頂(見圖8)。

2.3 家具特點

室內常用家具為碗柜,櫥柜(衣柜),箱子,方桌,書桌(秋腔、銀柜)、架子床、矮板凳、長板凳等。家具均用實木制作,榫卯結構。家具用豬血灰做底桐油做面層漆涂刷在家具表面,常見顏色為暗紅色。一般在櫥柜、架子床上面做彩畫裝飾,顏色以紅黑黃綠白5種顏色為主,表現麒麟、仙鶴、喜鵲、桃花、菊花等民間喜慶的動植物,也有極少數以人物作為題材(如圖8所示)。

2.4 陳設裝飾

農村住宅面積大房間數量多。裝飾的空間主要體現在堂屋與臥室(正屋)。堂屋是半開放空間,基本上整天堂屋的大門都是開敞的,這種生活習慣增加了人們交流溝通的機會。普通人家主要就是在板壁上貼年畫或明星海報,堂屋是向公眾展示的空間以年畫為主,正屋是主人私密空間,一般會貼上喜愛的電影影星或是歌星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偏好。

2.5 綠化

農村綠化的意義與城市不一樣,主要體現為更注重審美的觀賞花卉和盆栽。室內不做綠化布置。主要在階檐下、硪場四周擺放觀賞花卉如夜來香、指甲花、天南星等,既做觀賞也是空間分隔界定自家硪場的開放性方式。門前果樹如桃、棗、柚子、梨等。

2.6 物理環境

白天自然采光依靠建筑的門洞、窗洞及屋面的明瓦。桃源木構房屋使用電能源的時間并不長,也就三四十年左右,以前用煤油燈。電路進戶后,木屋敷設線路都以明裝的方式。燈具基本采用普通白熾燈,懸掛在房梁下方。電源線裸露,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堂屋的大門開洞尺寸大,開門狀態下白天平均照度在200 lx左右。正屋窗戶采光,由于窗洞較小,白天平均照度在50 lx左右,不能很好的滿足照度要求。夜晚白熾燈照明照度很低,平均在20 lx左右。雖然木材的熱傳導性能低于水泥金屬玻璃等現代材料,似乎是營造冬暖夏涼的理想建材。但是桃源傳統木構房屋圍護結構的板壁比較薄,只有南方磚墻的1/10,所以保溫性能并不好。加上門窗、板壁、屋頂密封不嚴,寒冷的天氣讓人在室內感覺很不舒適。這樣的結構使得“隔墻有耳”的特點也很明顯,隔音效果不好。

3 湖南桃源農村傳統民居室內環境發展趨勢

3.1 木屋的沒落

在農村,男青年要成家立業就要蓋新樓,蓋新樓就要拆掉父母輩的老房子建水泥樓房。在農民眼里,這樣的樓房才“客氣”“洋氣”,才能把媳婦娶進門。這種現象幾乎成了現代混凝土民居替代傳統木民居的主要因素?!罢赡改锝洕贝吒吡朔績r,也加速了城鎮化的速度,磚混結構的建筑由于其堅固,易布置設備,裝修手法成熟易行,導致木構建筑失去農民的青睞。大量混凝土住宅取代農村的傳統建筑,極大的改變了農村的面貌,影響了傳統村落的生態,也悄然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習慣。原來與自然環境極其相融的原木色變成了各種白色的灰色的黃色的瓷磚,還有很多“洋氣”的羅馬柱希臘柱的歐式農宅(見圖9)。而那些傳統建筑在被水泥建筑吞噬的過程中瀕臨絕跡,且速度越來越快。

3.2 重生的契機

另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和專家也意識到傳統村落破壞嚴重的問題,在采取一系列積極的措施搶救和保護有價值的尚存完好的傳統建筑及傳統古村落。根據2013年《湖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實施方案》,湖南計劃用3年時間,全面提升2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水平,傳統村落的重要文物古跡、鄉土建筑、傳統民居基本消除險情,得到全面維修、維護和合理利用。

部分民間團體也做了積極有益的嘗試與實踐,如中央美術學院張綺曼教授領銜策劃的四校聯合西北生土窯洞改造設計研究在“保護、傳承、再生”的理念下為當今中國西北農村生土居住環境的衰落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解決方案[3]。北京綠十字孫君在湖北五山鎮進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讓農村煥發出新的光芒[4]。這些專家的經驗可以為湖南乃至全國的新農村建設所借鑒,希望湖南本土有更多的有識之士能貢獻力量建設宜居的湖南新農村,讓農村不再“空心”,讓老人不再守“空巢”,讓兒童不再寂寞“留守”。

[1] 吳正光.西南民居[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5.

[2] 桃源縣人民政府網站[OL].http://www.taoyuan.gov.cn/.

[3] 邱曉葵.為中國而設計西北生土窯洞環境設計研究:四校聯合改造設計及實錄[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0.

[4] 孫 君,王佛全.五山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On observation of indoor environment at traditional rural wooden-built dwellings at Taoyuan of Hunan Province

Xie Qingling

(SportsArtCollege,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unan,Changsha410128,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Taoyuan in Hunan, illustrates the features of the rural traditional wooden-built dwelling’s indoor environment from the plane layout,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furniture, displaying decoration, and reforest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wooden-built dwellings at Taoyuan.

dwelling, wooden structure, environment, feature

2015-03-08

謝青伶(1978- ),男,講師

1009-6825(2015)14-0010-03

TU241.5

A

猜你喜歡
堂屋桃源民居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守 望
板凳:平衡的世界
身在桃源 樂在天然
父親的笑容
水調歌頭·游桃源谷
堂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