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家庭教育

2015-06-05 15:41張建華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身教家庭家長

張建華

摘 要:做為家長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建設人才,亦為子女成才盡到家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家庭教育;孩子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151-01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 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占據相當的地位。家庭教育更具有隨機性和多樣性,只要家長用心就可以時時教育,處處教育,當然這樣難度就更大,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家庭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榜樣示范,言傳身教

榜樣示范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是家長的躬行身教,父母以自身的言行影響孩子,打到教育的目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外教育家都注重榜樣示范,躬行身教。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备改傅男袨榱晳T直接影響其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形成。記得班里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在幼兒園里常常罵人,并且常常動手打人,一次,老師告訴其家長,家長很生氣,揪過孩子便動手打,嘴里臟話罵的不停,看似一個笑話,卻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币陨碜鲃t,身教重于言教,既是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法,對于思維發展處在具體形象階段的年幼孩子來講,這一方法則更為重要。所以,家長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加強行為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

二、孩子性格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給孩子打基礎的教育,父母的為人處事、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家庭中,每位家長都應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重視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因為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親人朝夕相處,那么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長的自身修養將給孩子的個性品質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性格是人在對待客觀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而習慣的個性心理特征。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個性初步形成是從學前期開始的,正如有國外學者指出:“學前期是個性最初開始實際地形成時期。這個時期形成著最初的聯系和關系,這些聯系和關系構成活功的新的,更高級的統一休。同時也構成個性的新的,更高級的統一體。學前期的重要性也正是在這里?!边@個時期的孩子雖然初步形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但還極易接受社會環境的熏染,尤其是家庭中的影響。幼兒時期的個性形成是在素質、環境、教育統一作用中實現的。

三、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

對于成年人來說,擁有幾個能理解自己的朋友,認真傾聽自己的心聲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幼兒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疑惑、不開心,也希望能說出來。得到朋友的關心、安慰和建議。這樣,家長就成了孩子第一的傾聽人。所以孩子會有很多很多的為什么,會把一些小事喋喋不休的對家長說。因此,家長要時常關注孩子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 眼神和表情。及時給與孩子反應,鼓勵孩子多講多說,家長應該多鼓勵,讓孩子從小學會如何用語言同別人交流?

四、家庭結構的改變,對幼兒的影響

家庭結構改變(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過多的疼愛,過分的保護和照顧使幼兒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逐漸養成了“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人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膽小、不合群的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地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后盲目的夸獎孩子,長此以往,養成了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的個性。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養成不善于團結,比善于同情,不善于競爭,不善解人意,缺乏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所以家長要放手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幼兒犯錯誤了,適當的給一些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讓那個幼兒能有健康的心理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家長應該鼓勵他們積極交往。

五、家庭教育與因人施教

在家庭中,千萬不要把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和其它成員的地位是平等的。父母們對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一些不正當的要求一味滿足,有求必應。孩子沒有收入,但花錢卻出奇大方。以壓歲錢為例,有的孩子一到春節就得到幾百元到上千元的壓歲錢。大人的本意是愛孩子,結果孩子拿著這些錢隨意揮霍,養成花錢如流水的壞習慣。再有就是互相攀比,有這樣一位母親,也非常希望自己的額孩子學畫畫,看別人的孩子出成績了,就急不可耐,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攀比。這樣,孩子討厭畫畫。即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愿望也沒有實現。像這樣的孩子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強烈的自卑感。在幼兒自主的活動中,作為家長要要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改變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從心理上情感上得到滿足。所以家長要掌握好每個幼兒的特點和自身的需要,因人施教。

猜你喜歡
身教家庭家長
淺談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傳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家庭“煮”夫
言傳不如身教——漫談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師角色
家長請吃藥Ⅱ
身教重言傳 最美孝為先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身教重于言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