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5-06-05 19:39雷詠禮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雷詠禮

摘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有效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數學思維能力從小學低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的興趣;注重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數學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巧設練習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地,持續地發展。教師應該經常地,有計劃地,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思維能力;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277-01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和訓練過程,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p>

一、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睌祵W是一門很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學生在低年級階段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是最關鍵的,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生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用心地去學習,才會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認識和解決數學問題,才會調動他們主動思維的意愿。

真正的興趣來源于思維活動自身的過程,是學生利用自身的思考尋求答案時的興奮。在上《數一數》這一課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易沖動的年齡特點,先讓學生尋找自己身上的數,學生爭先恐后,興奮地回答:“我有1個腦袋,1張嘴,2只手,10個手指……”立刻激活了課堂氣氛,學生激起了學習的欲望,思維活躍起來了,大家帶著求知的心理走進新課。接著我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里的數,學生好奇地尋找:“教室里有1張講臺桌,2扇門,6個大窗戶,4盞燈……”最后我又帶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學生興趣盎然。課堂小結時我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知道數學是有用的知識,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整節課學習中學生都呈現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

二、注重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著名的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彼季S始于動手,動手操作為思維提供了支柱。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具體形象思維仍占優勢。在動手操作中引導學生思維,在思維活動中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歸納規律,總結方法,進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例1時,我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桌上擺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最后再擺出1根。我問: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現在桌上小棒有幾個十和幾個一?你知道桌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學生作出正確回答后,我又引導學生總結出: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課堂練習時,我出示:14、16、19、20,讓全班學生獨立擺小棒,然后說一說各數的組成,這一節課學生成功地獲取了新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通過擺小棒,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觀察,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在動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動手,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以動誘思,以思促動,在實際操作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觀察思考,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動手操作的能,進一步發展了思維能力。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數學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本上的實例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獲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在《認識圖形(二)》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行觀察比較,引導學生帶著比異同的目的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學會運用觀察、比較的思維方法。又如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例3:“有10個★,先剪掉2個★,再剪掉3個★,還剩幾個★?”教學時,大多數學生都正向思維,先求剪掉2個★后還剩下多少個★,再減去3個★,求出現在五角星的個數。我肯定了他們的方法后又引導學生反向思維,要求現在還剩幾個五角星,可以先算剪掉的★有多少個,再用總數減去剪掉的5個★,得出現在的五角星的個數。一題多解,同樣一道題,我們可以從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列出的算式不同,但結果仍是相同的。這樣不但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一個基點。

四、巧設練習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地,持續地發展

讓學生在練習中獨立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練習中,學生要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學會思維的方法。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學以致用,能促進思維內化。實踐經驗和心理研究表明:過易或過難的問題都會使人失去興趣,過易會使人無所用心,索然無味;過難會使人失去信心,無所需求。我認為數學練習除了對全班學生有統一要求外,還要對優生和后進生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后進生只要求完成基本題,對優生完成練習快的學生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題,增進知識,提高能力。如果后進生的能力提高了,練習的難易也應及時相應地變化,使他們不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讓每個學生都喜歡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時,我根據教材的內容要求,設計了難易度不同的幾個練習:1、“藍氣球有13個,紅氣球的個數比藍氣球的個數多5個。紅氣球有多少個?”2、“藍氣球有13個,紅氣球的個數比藍氣球的個數多5個。藍氣球和紅氣球一共有多少個?”對一般的學生只要求完成第一道題目,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兩道題都完成。全班學生都能按質、按量地完成練習,提高了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

教師應該有計劃地,經常地,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選用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學會思考問題,就為進一步順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創造有利的條件。

猜你喜歡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的探討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