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控不是心理?。好總€人都尋求與他人的聯結

2015-06-10 01:55
消費電子·下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幻覺智能手機微信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手機控”,也有不少人患上了所謂的智能手機病,如:無手機恐懼癥、手機震動響動幻覺以及迷戀自拍等癥狀。很多用戶把這些癥狀的出現歸結為是一種心理病,但從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角度來看,這些癥狀并不符合任何一種疾病的診斷,不能稱之為心理病。然而這種現象現在如此普遍,并且越來越明顯,背后一定有著普遍的、強烈的心理需求在推動。從社會大環境的角度看,現在社會的很多領域,無論是文化、經濟、政治,都在發生快速的變化;從小一點的環境比如社區、家庭、工作單位等角度來看,無論是穩定性,還是組成的結構,也在經歷變化。正因為宏觀的、微觀的環境都在發生變化,所以每個個體的心理都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周圍的一切都在快速變化,人也越來越難形成對自己穩定的看法,就會不停地需要獲得與他人的聯結,通過別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通過看別人的故事來確定自己生活得怎樣。因此短信、微博、微信、朋友圈就是每個人在上面表達自己,同時渴望別人的回應,通過別人的回應來確認自己的狀態。所以建立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鏈接,以上的聯系方式是很有用的,不但方便且簡單容易,可以遠程與多個人、多個群體交流。但同時,這種感情聯系也是局部的和淺層次的,且一旦手機交流成了我們交往的主要方式,那么我們與人相處的很多其他能力就會退化。比如我們很多時候跟親朋好友面對面沒話說,但卻能在微信上妙語連珠。這是因為真實的互動太費力,大家都往容易的方向去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人和人之間真實的深入的情感鏈接,不能僅僅只停留在語言化的符號層面,而必須通過相處。

另外,當我們期待別人來主動聯系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期待手機響起來,期待中就可能出現幻覺,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個叫做“心因性幻覺”,這個是屬于正常心理的一部分,只要不是太頻繁出現。這個現象其實在告訴我們:我們感覺孤獨了,我們希望有人來走進和聯系我們。還有一種情況是總擔心錯過了什么工作電話、老板的指示、客戶的回信。這個時候可以試試問問自己,工作對于你的意義是什么,重要性大不大,為什么需要做到完美?不過不完美是否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可能性有多大?健康的狀態是對工作拿得起,也放得下。如果一直不能放下,那么自己就會耗竭。

手機控與以前的網絡成癮、游戲成癮,其實都是在尋找與他人的聯結。人是社會的動物,所以會需要融入群體來對抗孤獨感。以前遠程連接只能靠喊,后來可以寫信、發電報,后來打電話,再后來有了電腦。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只是一個終端,人們需要的是通過這些終端尋求與他人的聯結。

有手機依賴癥的用戶,可以先看看自己從手機中滿足了哪些需求。如果是希望與朋友保持密切聯結,那么不僅要通過朋友圈,也要打電話、見面喝茶或者一起參加活動。如果是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注,那么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比如參加競賽、活動、講演等來獲得關注??偠灾?,就是把聯結的方式多樣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不要太單一,不要過分依賴手機即可。

猜你喜歡
幻覺智能手機微信
智能手機是座礦
真實的幻覺
當代藝術家處于自以為是的幻覺中
遠方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機
微信
智能手機如何讓我們變得低能
微信
微信
春天的幻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