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2015-06-11 18:32趙德剛孫瑞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體系建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

趙德剛 孫瑞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由于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制度不夠完善等原因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本文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基礎,結合我國的國情,構建未成年人犯罪防控體系,期待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有效機制。

關鍵詞 預防 未成年人犯罪 體系建構

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與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概述

為有效應對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2015年4月1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該《意見》包括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提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科技水平、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運行機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內容。

社會治安防控之所以要成為一個體系,是因為一個體系化的、系統性的工程運行更加有效。作為建立全國性的社會治安預防體系,更加需要一個完整的并相互聯系的系統。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概念尚無統一的定論,但其本質都是:為了維護公共和個人行為的秩序與安全,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以公安司法機關為主體,依靠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措施及技術手段對社會治安問題進行系統性預防和控制的一項專門工作與方案。

(二)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①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蔽闯赡耆朔缸锏母拍钣袕V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不僅包括未成年人主體所實施的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還包括某些觸犯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狹義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僅僅是指未成年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各種社會力量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對未成年人犯罪之后的改造工作做了大量努力,使未成年人犯罪趨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近幾年來由于社會高速發展、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各個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又呈上升趨勢。因此,如何更好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了一個迫切的問題。

(三)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義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格局,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運行機制,編織社會治安防控網,提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法治化、社會化、信息化水平,增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能力,努力使影響公7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社會更加和諧有序。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上對未成年人犯罪進行預防,具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符合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和教育好未成年人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存亡和民族的興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對他們個人來說是一個悲劇,對國家的發展來說也是一個悲劇。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有利于未成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未成年時期,是人生最富有朝氣、蓬勃發展的時期,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如果國家、政府和社會高度重視并盡力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培養、保護工作,使他們始終沿著健康向上的道路成長,那么,他們就會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成為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積極力量;如果忽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任其發展,就會使一些未成年人受到有害因素的毒害,走上犯罪道路。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年紀輕輕就走上犯罪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則會影響整個人生道路。

最后,未成年人犯罪的嚴峻現實,要求我們必須對未成年人犯罪予以預防。目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不僅絕對數有所上升,更為嚴重的是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不斷增長。

二、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現狀

(一)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工作機制

根據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的相關規定,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機制架構應該是:“政府統一領導;行政部門(含居委會)各司其職;家庭、社會、學校、政府各盡其責、相互配合?!痹摲ㄖ饕獜母鞑块T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職責、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范、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以及法律責任等幾個方面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當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機制在實際工作中雖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未成年人犯罪事前預警不足。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學校、家庭缺乏足夠的重視、缺少必要的溝通,公安機關沒有及時介入,從而失去了預防的最佳時機,沒有將犯罪遏制在萌芽狀態,致使很多未成年人從“嚴重不良行為”逐步發展為駭人聽聞的惡性犯罪。其次,沒有形成系統的預防工程。這種統一的責任要求與極不統一的責任者的矛盾,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責任的落實在實踐中有很大的困難。全社會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措施沒有完全到位,家庭、學校和社會并未形成有機聯系,難以合成強大合力。最后,職能主體缺乏向基層延伸的觸角。未成年人幫教管理的基本模式應當是以黨和政府組織為職能主體,公安司法部門發揮各自職能,教育、勞動等相關部門和其他社區組織積極參與的綜合治理格局。但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格局的綜合作用并未顯現,因為職能主體的觸角并沒有真正覆蓋社區,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環境誘因沒有根本消除,很多非法網吧、不良網絡信息、淫穢色情網站等社會丑惡現象依舊存在,這些都是引發未成年人犯罪的毒瘤。

三、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體系建構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以確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突出治安問題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引領,以基礎建設為支撐,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具體就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體系建構而言,應考慮到未成年人犯罪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多面性,主要從主體層面和技術層面入手。

(一)主體層面

首先,黨和政府要做好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藍圖規劃,做好社會治安防控具體工作的政策指導,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現有法律規范,從實際出發,為未成年人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在未成年人成年之前,政府應為其解決入托、入學等各種問題,使其能夠受到很好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從小就注重講文明懂禮貌;在未成年人接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注意講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培養教育其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其思想品德的教育,為其以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其次,公安司法機關作為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的具體執行者,應團結各種社會力量,以巡邏防控為主要的勤務方式,同時實施其他各種防控措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公安機關作為防控力量的主體,主要的社會防控職責是根據國家政策、法律做好社會治安的日常管理,防止違法犯罪與事故事件;對危害社會治安的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幫助、教養;依照法律揭露犯罪、懲罰犯罪與矯治犯罪;積極提出治安建議、審判建議、矯治建議,幫助社會健全規章制度,堵塞社會漏洞;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指導群眾,采取各種措施做好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其他司法機關,如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監獄、司法行政機關等在對未成年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中也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再次,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如學校、居委會、公益組織等。學校針對染有惡習的學生必須以轉變學生的思想為首要任務,加強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多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把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到未成年人教育的各個方面中去。要深入了解學生實施不良行為的真正原因,隨時掌握他們的生理、心理狀態,做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使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痛悔前愆,懸崖勒馬,并且從過去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最后,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防范。未成年人必須加強學習,接受教育、提高認識能力。只有明辨是非、學法懂法,才能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避免和預防犯罪的發生。自覺抵制各種不良影響以及違法犯罪的種種誘惑,

(二)技術層面

防控技術不僅是用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社會治安防控的電子設備,還包括警務信息化工作中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社會面管控工作,如“全警情報流”等等。

首先,應建立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技術防控網。大力推進110報警與監控系統工程建設,因地制宜地推進技術防范設施建設,加強引導,加大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政府防控效能;在治安情況復雜、易發案地區、公共娛樂場所、特種行業可以設立報警點,安裝醒目標志,對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動起到警示作用。其次,應進一步加強公安工作信息化的推進,運用現代科技打造信息警務,提高廣大公安民警的素質。應選派那些業務熟練、工作耐心、責任心強的民警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案民警要采用針對性的辦案思維和技能,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規律及其心理、生理的特殊性。最后,應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技防知識。在學校及社區,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的宣傳引導工作,普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知識,聯合學校及家長和居委會一起對有不良嗜好的未成年人進行引導和教育,還可以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心得交流會,宣傳犯罪的危害,讓未成年人觀看相關影視資料,讓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能更好的普及開來。

注釋:

①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通過,1991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0號公布;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第1次修訂通過,2006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公布;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12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決定》第2次修正。

②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決定》修正。

參考文獻:

[1]路琦,董澤史,姚東,胡發清.2013年我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分析報告(上)[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4(3).

[2]王盛君.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歸因及防范機制的構建研究[D].北京: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

[3]鄧聯華.淺談校園暴力的成因及預防[J].法制與社會,2011(6):175-176.

[4]張可,王超.情報信息在多發性侵財犯罪偵查中的應用[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6).

(作者單位:湖北警官學院法律系)

猜你喜歡
體系建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
由各國校園暴力案例淺談未成年人犯罪處理
教師網絡研修支持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
孝道教育在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試論高校課堂教學的體系建構
論女性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特征與預防
翻譯批評與翻譯理論建構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芻議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