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手機課堂”與有效教學的相關性研究

2015-06-11 19:46盛婧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相關性有效教學

盛婧

摘 要 近兩年,有關大學生課堂玩手機影響教學的報道頻出,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面對龐大的高校課堂“低頭族”,一些高校已經開始采取應對措施,倡導“無手機課堂”以給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提供保障。然而,對高校課堂教學來說,是不是杜絕了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現象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試圖對“無手機課堂”與有效教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無手機課堂” 有效教學 相關性

一、引言

2015年7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68億,且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大學生是手機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手機在給大學生提供查詢資訊、了解社會、擴大視野的平臺同時,也引發了他們諸多行為的變化,其中課堂行為的變化是最大的。

大學生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較強的自控能力。他們不同于中小學生,命令式的課堂管理模式顯然不適用,因為即便他們課堂接觸不到手機,也不意味著他們會全神貫注于課堂教學。筆者認為,大學生課堂玩手機的行為不是簡單的盲目跟風或是單純的娛樂消遣,而是因為課堂教學不如手機有吸引力。本文試圖以實證研究的方式論證“無手機課堂”的落實狀況是否與課堂的有效教學正相關,從而為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研究內容

《國家中長期教學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對于高等教育要“嚴格教學管理”,“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毋庸置疑,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然而,有調查顯示,超過80%的大學生會在課堂使用手機上網,究其原因,42.8%的學生認為課程太枯燥乏味、沒有價值。

由此可見,大部分的課堂玩手機行為是由于教學“失效”或“無效”導致。因此,筆者試圖對“無手機課堂”與有效教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即是否“無手機課堂”貫徹落實的越好,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越好。

三、實驗設計

實驗對象是來自武昌理工學院某專業兩個平行班級的學生。首先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被記錄第一節課上課玩手機的人數與時長,其結果用于了解“無手機課堂”的貫徹落實情況。兩個班所授課程相同,授課教師為同一人,主要講解知識性的內容,教師教授為主。然后在被試不知測試目的的情況下,在第二堂課上隨堂測試第一節課所學內容。測試結束后運用SPSS18.0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一)“無手機課堂”監控結果與分析

筆者通過教師監控錄像對兩個班各63名被試課堂使用手機情況進行了記錄,結果分析如下:

A班中,完全沒有使用手機的人數為8人,占總人數的12.7%,偶爾使用手機的38人,占60.3%,經常使用手機(超過課堂教學一半時間)的學生有17人,所占比例為27.0%。

B班中,完全沒有使用手機的人數為14人,占22.2%,偶爾使用手機的有45人,比例為71.4%,經常使用手機(超過課堂教學一半時間)的學生4人,所占比例為6.4%。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A班的課堂手機使用情況遠比B班嚴重。

(二)聽力理解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第一堂課結束后,對本堂課教師所講內容進行隨堂測試,以60分以上的分數為樣本,得到了課堂手機使用頻率高、中、低三個段內,隨堂測試達到60及以上分數的人數。

A班在第一堂課上完全沒有使用手機的8名學生中,隨堂測試在60分及以上的人數為2人,比例僅為25%;偶爾使用手機的38名學生中,隨堂測試得到60分及以上的人數為24,所占比例為63.16%;經常使用手機的17人中,有7人在隨堂測試中獲得60及以上的分數,比例為41.18%。

B班在第一堂課上完全沒有使用手機的14名學生中,隨堂測試在60分及以上的人數為2人,比例僅為14.29%;偶爾使用手機的45名學生中,隨堂測試得到60分及以上的人數為16,所占比例為35.56%;經常使用手機的4人中,有2人在隨堂測試中獲得60及以上的分數,比例為50%。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隨堂測試的分數情況是B班不及A班,A班60分以上的人數高于B班。各分數段中,60分及以上的人數比例也顯示出,上課完全不使用手機的學生中,隨堂測試較好的比例反而是最低的,因而可以說并不是課堂不使用手機,教學效果就越好。

(三)“無手機課堂”與有效教學的相關分析

為了進一步證明上述結論,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

A班的課堂手機使用情況與隨堂測試結果的相關系數為0.158,雙尾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215,大于0.1,不能通過檢驗,說明兩者沒有顯著的相關性。B班的課堂手機使用情況與隨堂測試結果的相關系數為-0.051,雙尾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694,大于0.1,不能通過檢驗,說明兩者沒有顯著的相關性。把A班和B班的樣本合并為“無手機課堂”落實情況的樣本,對應的A班測試結果和B班測試結果為教學成效的樣本,做相關分析后發現“無手機課堂”落實情況與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的相關系數為-0.04,雙尾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657,大于0.1,不能通過檢驗,說明兩者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五、結論

針對學生課堂使用手機影響高校課堂教學這一普遍問題,目前對解決對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個別行為和行政監管方面。但是,個別行為會受到主體客體的影響難以監管,行政行為會存在“抓時緊,放時松”的弊端,因此,急需探討如何建立高?!盁o手機課堂”的長效保障機制。筆者認為,一味地通過強制措施和行政手段打造“無手機課堂”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課程設計不合理、教學模式不科學、教學內容無亮點、師生之間無互動……即使學生課堂上不使用手機,我們的有效教學也依舊難以實現。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高校無手機課堂現狀調查及其長效保障機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4B302)

猜你喜歡
相關性有效教學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走進農村課堂 實施有效教學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