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衰老與抗衰老

2015-06-15 21:33譚長濤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5年2期
關鍵詞:抗衰老細胞

譚長濤

[摘要]在抗衰老的眾多方法中,我認為保護基因與細胞和提高基因與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選擇有益的外環境,改善機體內環境;加上減少新陳代謝的積累損傷,從這三個方面做起,便能達到健康和抗衰老的目的。

[關鍵詞]衰老;抗衰老;細胞;自我修復能力

在抗衰的眾多方法中,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作用,但至今還沒有一種方法能被大家認可,我在眾多的衰老認知及抗衰方法上,探索了自己對抗衰老的認識和方法。從衰老的原因上,可大體分為兩大類:一為內因,緣于基因與細胞。二為外因,即環境,環境因素導致基因與細胞的損傷以致衰老。而在抗衰老的探索中,我認為基因源自遺傳,迄今為止,改變基因用于抗衰老的方法尚未成形,基因存在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中,人類的生命是從受精卵細胞開始的,經歷了胎兒、新生兒、幼年、成年、老年,直到死亡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是以細胞為單位進行的,因此,細胞和基因是人類生、老、病、死的基本單位,雖然遺傳的基因和細胞我們無法改變,但提高基因和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我們還可以通過藥物和技術做到一定的改善,源于這一點認識,我認為抗衰老的第一方法是提高基因和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和保護基因與細胞。眾所周知,生命的產生與存在都離不開自然環境,環境因素是生命生存的根本,換個角度說,如果沒有環境也就沒有生命的生存,只有良好的環境才有良好的生存,所以,抗衰老的第二方面是保護和改善環境。以基因和細胞為單位的生命,在環境之中生存,依賴于生命的最主要功能和特征——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生命與環境的橋梁,如果沒有新陳代謝也就沒有生命,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新陳代謝既帶來生命,也帶來了對生命的損傷,所以減少和改善新陳代謝積累所致的失調或損傷,也是抗衰老的重要方面。

源于這些認識,我認為抗衰老的方法,不外乎這三個方面,即:

1.保護細胞和基因,提高細胞和基因的自我修復能力

在長期的生命演進過程中,生物體時刻受到來自內、外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DNA的改變不可避免,各種體內、外因素所導致的DNA組成與結構的變化稱為DNA損傷。當DNA發生不完全修復時,DNA發生突變,染色體發生畸變,可誘導細胞出現功能改變,甚至出現衰老、細胞惡性轉化等生理病理變化。DNA的遺傳保守性是維持物種相對穩定的最主要因素,而DNA的修復能力則是維持健康和延緩衰老的主要因素,是能夠用藥物和其它方法改善與提高的。

做為生命的最基本單位——細胞,也是這樣,生物體內每時每刻都有細胞在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增殖和新生的細胞進行補償。細胞衰老是細胞在正常條件下發生的細胞的生理功能衰退和增殖能力減弱,以及細胞形態發生改變并趨向死亡的現象。細胞衰老是機體的衰老和老年病發病的基礎。能夠保護細胞和提高細胞自我修復的方法和藥物會對生命體的健康和衰老,起到肯定的作用。

我在臨床實踐中,從中藥中篩選出對基因和細胞有保護和修復作用的品種,針對引起基因和細胞損傷的原因,以及機體的狀態,對癥用藥,達到保護和提高基因和細胞的自我修復作用,從而使機體健康,達到抗衰老的目的。最常用的藥物有:人參、黨參、黃精、丹參、枸杞子、女貞子、五味子、柏子仁、蓮子、茯苓、龜板、鱉甲、杜仲、棗仁、菊花、菟絲子、赤小豆、綠豆、黑豆、桑椹子、白術、白芍等等。

2.改善機體的內外環境

每個生命體都不能脫離環境獨立生存,從這一角度來說沒有好的環境,便沒有好的生存,更談不上健康和衰老的延緩。這里所說的環境是指人體的內環境和生存環境。

內環境指機體的飲食營養環境和情緒環境飲食環境。人體的細胞生存于我們的體液環境中,而體液環境又依賴于我們所攝入的飲食營養。所謂病從口入就是指飲食環境對人影響的直接描述,古人在兩千年前對飲食給人的影響也有明晰的記載:“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成,五者充形則生害……凡食無疆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為疾首?!币娪凇秴问洗呵铩繁M數篇?,F代醫學對人飲食營養的過剩與缺乏,有著更為清楚的認識,例如營養攝入過多導致的高脂血癥、肥胖癥;酒類飲料攝入過多所致的酒精肝等,飲食營養不足所致的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癥、腳氣病、煙酸缺乏病等,都和飲食環境息息相關。

情緒環境,情緒對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從中醫的情志認識到現代醫學的心身醫學都反應出情緒對健康和疾病衰老的影響。

生存環境也叫外環境,是人體的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呂氏春秋》“盡數”篇中就有了明確的觀察,分析和記載:“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與蹙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旭與偃人?!钡搅爽F代,環境的變化對人的健康和疾病有了更多的相關認識,現代醫學已證明外環境可導致DNA損傷,如物理因素中的電磁輻射;化學因素中的自由基、堿基類似物、堿基修飾物和嵌入染料等;生物因素中的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黃曲霉菌、真菌等,它們產生的毒素和代謝產物,有誘變作用。由此可知,環境對人的健康和衰老是密切相關的,作為我們應該從健康出發選擇最利于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

綜上所述,改善機體內外環境,無非就是選擇有益的生存環境,祛除、遠離有害的環境;選擇有益的健康的飲食,減少有害的飲食攝入在情緒上保持良好心態,減少有害情緒。這樣,才能夠給自身的健康和抗衰防老帶來良好的環境條件。

3.減少新陳代謝積累所致的失調和損傷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體內各種物質按一定規律不斷進行的新陳代謝,以實現物體與外環境的物質交換,自我更新,以及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物質代謝包括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兩個方面,并處于動態平衡之中,物質代謝中絕大部分化學反應是在細胞內由本酶催化而進行,并伴隨著多種形式的能量變化,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物質氧化時伴有ADP磷酸化而產生ATP,為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體內還存在來自外源或內源的若干非營養物,通過生物轉化作用,使其水溶性提高,極性增強,易于排出體外。各種物質代謝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系,而且機體具有嚴密調節物質代謝的能力,使其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正常的物質代謝是生命過程所必須的,而物質代謝的紊亂、損傷、積累則是疾病、衰老的重要原因。衰老學說中的代謝失調學說認為:生物的衰老是由遺傳所安排,而衰老的機制則是由代謝來表達。衰老始于細胞,細胞衰老起于代謝失調。這是細胞結構受內、外因素影響的結果。當代謝正常時,細胞衰老,即按遺傳程序進行,達到應有的自然壽命。而細胞代謝失調,衰老進程便加快,使機體早衰早死??梢哉f細胞代謝失調是在遺傳安排基礎上生物機體產生衰老的機制。這一理論從新陳代謝的角度闡明了機體新陳代謝積累所致失調和損傷,進而導致疾病與衰老。在我看來,其實年齡并不是導致衰老的原因,而日復一日的機體新陳代謝才是衰老的主要因素,地球自轉一圈,對人體的影響遠遠不及一日三餐對人體的影響,地球公轉一圈也比不上365天的代謝在人體上的痕跡。

基于上述認識,我認為新陳代謝的主要目的在于維持生命的活動與存在。飲食的攝入量以能滿足機體正常的能量與營養需求即可,凡是過多攝入的營養與食物,都能導致新陳代謝的積累,以致失調和損傷進而導致疾病與衰老,因此現代豐富的物質生活狀態下,應當盡量減少新陳代謝的總量,在滿足能量與營養的前提下,減少總的攝入量便能減輕新陳代謝的積累失調、損傷。對新陳代謝是的控制,現代醫學中的熱量限制(CR)療法,在臨床實踐上發現熱量限制對健康有明確的作用,中國古代道家的辟谷術,從減少新陳代謝積累損傷的角度來看,更是有著十分先進的科學內涵,適度的辟谷確能達到促進健康和抗衰的目的,依據這些認識,我認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減少新陳代謝的總量,如果有新陳代謝的積累失調、損傷的癥狀,則應當運用改善和修復新陳代謝積累損傷的藥物,如:大黃、全瓜蔞、薤白、茯苓、山查、澤瀉、白術、萊菔子、枳棋子、決明子、厚樸、桑白皮等。

4.結語

在抗衰老的眾多方法中,我認為保護基因與細胞和提高基因與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選擇有益的外環境,改善機體內環境加上減少新陳代謝的積累損傷,從這三個方面做起,便能達到健康和抗衰老的目的。

猜你喜歡
抗衰老細胞
潮細胞
DANDY CELLS潮細胞
潮細胞
潮細胞
Dandy Cells潮細胞 Finding a home
潮細胞
英國禁止化妝品胡吹抗衰老功效
中醫抗衰老研究進展
運動醫學對延緩衰老的作用
生物同源性荷爾蒙平衡療法和臨床實踐的抗衰老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