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研究

2015-06-16 09:19李愛琴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44
中國科技縱橫 2015年11期
關鍵詞:人力資源村民農民

李愛琴(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研究

李愛琴
(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44)

本文主要從社會學、經濟學的視閾下闡述了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與農村和諧社會發展的關系及內在聯系,農村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促進村民健康方式具有積極的作用,此外,積極開展農村體育人力資源培訓和進修,建立農村體育人力資源合理的管理機構和體系,還有利于提高農村體育人口,有效促進鄉村精神文明的發展及經濟水平的提高。

和諧社會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

我國大約有80%的人口分布在農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關系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及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所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守法制的新型農民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對“全民健身運動”和“提高體育人口”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 體育人力資源和農村體育人力資源的概念解析

“人力”是一個人體力與智力的總和。社會學家將人力資源概述為: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1]。體育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高超的體育運動技能,獲得過突出運動成績,具有體育研究能力,創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的總稱[2]。楊洪輝在《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中指出:農村體育人力資源就是指符合體育人力資源內涵及特征的農村人口,即自身擁有人力資本,能夠為自己支配且能夠服務于體育發展,為體育進步及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或貢獻一定價值的農村人口[3]。

2 開發農村體育人力資源促進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分析

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意見》的通知中也指出: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要加大對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建設好群眾健身場地,方便群眾就近參加體育活動。推進農村各類體育組織和體育活動站(點)的建設,培養和建立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的農村體育骨干隊伍,發揮其對開展農村體育活動的組織、帶動和指導作用。利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組織開展體育下鄉活動,堅持與生產勞動和文化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具有地方特色、農民喜聞樂見、易于參與的體育健身和競賽活動,并形成制度。做到組織到位、骨干到位、活動到位,引導更多的農民群眾投身到體育健身活動中來,切實發揮體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4]。所以,農村體育人力資源有效促進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增加農村體育人口,從而有效推進體育的社會化。結合《農村體育健身工程》的主導思想,開展具有廣泛的群眾及社會基礎的農民體育項目,比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根據鄉俗部分鄉鎮有舉行舞龍舞獅及旱船的比賽活動,為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村委會部分領導在農村時間就會帶領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增強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同時也增強了群眾的凝聚力和集體精神。在這一活動的帶領下,圍繞著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以鄉村節慶體育活動的方式對農民的行為和生活發揮著距大的作用,更是促使了部分群眾在閑暇時間參與體育健身的意識,增強了對體育健身功能的了解和認識,有效的促進了人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發展。

3 開發農村體人力資源促進村民文明行為的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的余暇時間也相對增多,又結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普及和建造,農民健身的條件大大提高,但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對科學健身和合理運用器材有點迷惑,所以,開發農村體育人力資源和培養農村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很有必要。在農村體育健身指導員的科學指導和農村體育組織或體育社團的帶領下,鄉村節慶體育活動積極有效開展,不僅提高的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農民智力水平的發展,更有效地促進了農民文明行為的產生。而農村精神文明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重要目標,養成積極向上、科學文明的體育生活方式是鄉村文明的重要標志。我們知道,業余時間如果利用不好,比如打麻將甚至用賭博等不文明的生活方式進行時間消磨,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家庭的不和諧,也會對社會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在國家和社會對“三農”重視的前提下,尤其增加對農民體育人才的培養的基礎上,對體育健身知識的普及和宣傳下,大大促進了農民體育活動的發展。在調查中發現,現在農民在余暇時間多為“打籃球”、“散步”、“武術”等體育活動,大大減少了農民“打麻將”“ 賭博”等不良習慣,有力促進村民的精神文明行為,排解社會不良習性,提升社會良好風氣,有利于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4 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促進村民與社會和諧及經濟發展的分析

眾所周知,農村體育活動的主要特征是健身性和娛樂性,它不同于現代競技比賽,注重的是比賽的過程而不是比賽的結果,農村體育比賽或集體活動多是為了歡聚或慶祝豐收或祭天等而舉行的活動,但這個活動不僅大大促進了人與人的交際,而且促進了人與人的和諧。但對每次類似活動的組織或訓練需要有經驗的體育人來完成,所以,對體育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而農村社會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體育教育一般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相對短缺,因此,農民的體育文化和對體育功能的認識相對較弱,故此,結合國家對農村體育的大力扶持,各鄉鎮政府組織對農村體育人才的培訓和對農村體育組織的建立、運行就顯得非常迫切,農民經過體育知識等系列的培訓之后,不但增加了對體育健身的認識,提高了健身行為,也對鄉村體育活動的組織有了積極的促進,而鄉村體育活動使得村民在運動中進行積極交流、溝通,在活動中團結、互助,消除隔閡和誤解,激發鄉村活力。所以,鄉村節慶體育活動不但能增加村民彼此間的交往、改善鄰里關系,還能促進村民相互團結和諧,增強活力凝聚力及抵御風險的能力,培養村民的歸屬感和對家鄉及鄉親們的認同感,另外,農民在接受體育教育和培訓的剩余勞動力轉到非農產業和城鎮,可以增加對農村自然體育資源產品需求的同時擴大體育與文化產品的商品性需求,就能使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通過擴大自然體育資源產品的生產實現增收。同時,農民收入增加后,增強了對體育與文化產品的購買力,一方面能促進體育產業發展,進而吸納更多的農民從事非農產業,形成良性循環;另5結語

一方面體育與文化產品的發展會促進農民體育的生活化、社會化與產業化[1]。

農村體育人力源的開發對促進農村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農村體育人才的培訓,加大農村體育人力資源的投入,有效促進了村民體育鍛煉,促進了村民鄰里和諧,提高了村民的集體主義思想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拉動了農民的體育消費和當地體育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為全面實行全民健身和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1]楊洪輝.建設新農村視野下的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J].體育文化導刊,2007,10:10-12.

[2]蔡文利.關于我國體育人才資源的特征及其社會需求的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9(4): 58-60.

[3]楊洪輝.農村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12:44-47.

[4]體育總局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意見的通知:http://www.gov. cn/gzdt/2006-03/20/content_231408.htm.

[5]周平,熊少波,江浩.和諧社會視域下節慶體育與農村文明進程互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1):23-41.

李愛琴(1970—),女,河南鞏義人,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猜你喜歡
人力資源村民農民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饸饹面“貸”富農民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人力資源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