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湯不拉銅鉬礦床地質特征與成因機制*

2015-06-21 08:36鐘康惠樊炳良楊成業翟靜波
現代礦業 2015年11期
關鍵詞:細脈黑云母斑巖

于 濤 王 乾 鐘康惠,2 樊炳良 楊成業 張 磊 韓 飛 翟靜波

(1.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2.構造成礦成藏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

斑巖型銅鉬礦床是金屬銅、鉬的重要來源。近些年,隨著斑巖成礦理論的完善和勘探工作的投入,在全球確定了三大斑巖銅礦成礦帶,即環太平洋帶、特提斯帶和中亞帶[1-3]。湯不拉銅鉬礦床位于岡底斯東段的火山巖漿弧中,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處于全球三大斑巖成礦帶之一的特提斯成礦域中[4-5]。分析西藏湯不拉銅鉬礦床的地質特征和成礦模式,對于完善西藏地區的礦產勘查和特提斯成礦帶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1 礦床位置

湯不拉銅鉬礦床位于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北西約15 km處,行政區劃屬工布江達縣江達鄉管轄,318國道橫穿縣境東西,302省道從西北境內穿過,縣、鄉、村公路與國道主干相連,交通方便。礦區內地理坐標:東經 93°05'00″,北緯 29°56'00″。湯不拉銅鉬礦床所處大地構造單元屬Ⅲ級(Ⅲc-3)念青唐古拉弧背斷隆系(承載印支—燕山期復合巖漿弧),Ⅳ級(Ⅲc-3-2)錯高—察隅(腹部)斷隆,Ⅴ級(Ⅲc-3-2c)松多—工布江達HP蛇綠巖上沖混雜帶(PT)。

2 礦床地質特征

2.1 礦區地質特征

(1)地層。前奧陶系松多巖群(AnOs),灰黑色石英絹云片巖、斜長角閃片巖、斜長片麻巖、變粒巖、混合巖化片巖、條紋狀、條帶狀混合巖等。

(2)巖漿巖。礦區出露的巖漿巖主要為黑云母花崗巖(γβ)、花崗巖(γ)、花崗斑巖(γπ)、黑云母花崗閃長巖(γδβ)、斑狀黑云母花崗巖(πγβ)、花崗閃長巖(γδ)、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πηγβ)、閃長巖(δ)、流紋質石英斑巖(λοπ)。

(3)斷裂構造。①F1斷裂,走向NW,傾向NE,逆斷層,控巖、控礦構造;②F2斷裂,走向NE,傾向NWW,傾角65°,正斷層,控巖、控礦、導礦、容礦構造;③F3斷裂,走向 NNW,傾向 SWW,傾角67°,正斷層,控巖、控礦、導礦、容礦構造;④F4斷裂,走向NE,斷層性質不明;⑤F5斷裂,走向EW,傾向N,傾角72°,正斷層,導礦、容礦構造。

(4)圍巖蝕變。礦區蝕變類型主要有硅化、鉀長石化、黑云母化、絹英巖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及碳酸鹽化、黃鐵礦化。與礦體相關的蝕變主要為硅化、鉀長石化。

(5)賦礦巖石。賦礦巖漿巖為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容礦巖石;花崗斑巖,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直接參與成礦;石英斑巖,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直接參與成礦;花崗閃長斑巖,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直接參與成礦。

(6)控礦構造。礦區斷裂構造較發育,主要表現為NE,EW,NNW,NNE向斷裂,該類斷裂大致呈放射狀分布,嚴格控制著礦床的產出,多為淺層張性斷裂的構造體系對巖體侵位與含礦熱液運移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控礦、導礦的作用,張性正斷裂則提供了容礦空間。

2.2 礦體特征

(1)幾何特征。Mo-1#鉬礦體呈大透鏡體狀、似層狀產出,長1104 m,最寬440 m,走向近EW,總體傾向N,傾角較陡。

(2)礦化特征。礦體賦存于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體內,呈EW向展布,礦體的形態、展布特征嚴格受F2張性斷裂控制,銅礦體主要賦存于花崗閃長斑巖、石英斑巖體內。

2.3 礦石特征

(1)礦石類型。礦床礦石類型主要為原生硫化礦石。主要礦石礦物為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鈦鐵礦、方鉛礦、閃鋅礦、斑銅礦、輝銅礦。脈石礦物為石英、斜長石、鉀長石、黑云母。

(2)礦石(物)組構。礦石主要結構為微—細粒鱗片狀結構、粒狀結構、中?;◢徑Y構、中—粗粒似斑狀結構、斑狀結構、隱晶質結構,次要結構為自形晶結構、交代結構、束狀結構、放射狀結構。礦石主要構造為細脈-浸染狀構造、薄膜狀構造,次要構造為稀疏細脈浸染狀構造、浸染狀構造、脈狀構造。黃銅礦為細粒自行-他形晶粒狀結構、星點-稀疏浸染狀構造,輝鉬礦為半自形晶粒狀結構、細脈浸染狀構造。

(3)化學組成。礦石有益元素為Mo,平均品位0.95%。

3 成礦機理

湯不拉銅鉬礦床屬巖漿-氣液礦床中的斑巖(細脈-浸染)型礦床,礦體賦存于斑巖體內,具細脈-浸染狀構造,蝕變分帶明顯。該礦床位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斷隆系、錯高—察隅(腹部)斷隆、松多—工布江達HP蛇綠巖上沖混雜帶。中新世,伴隨碰撞作用期后的伸展構造環境,有多期次、多種類型的巖漿活動,為銅鉬礦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熱源和物源條件。該時期侵入的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花崗斑巖、石英斑巖、花崗閃長斑巖,直接參與了成礦作用,成礦金屬與成礦流體均來自含礦斑巖體系自身,具有埃達克質巖特征。熱液蝕變由巖體內向外依次為鉀化帶、絹英巖化帶、青磐巖化帶,通常疊加產出,Cu、Mo礦化主要賦存于鉀化帶內。近EW向逆沖斷裂帶與近SN向正斷層系統具有良好的控巖、控礦作用,特別是該構造系統的一系列交匯點,為含礦斑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間環境。該礦床的成礦模式見圖1。

4 結語

關于湯不拉斑巖型銅鉬礦體的形成,除了斑巖體由于結晶分異作用產生的浸染狀銅鉬礦化外,可能還由于巖體的冷凝收縮或后期構造作用的影響,使巖體自身特別是巖體的頂部和邊部產生若干微細的破裂面,巖漿期后含礦熱液沿該類破裂面貫入,形成細脈狀礦化,疊加于浸染狀礦化之上,最終形成細脈-浸染型銅鉬礦體。在對該礦床地質特征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礦床成礦模式,對于區內及周邊地區尋找斑巖型銅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張興國,王保弟,夏抱本,等.岡底斯成礦帶東段湯不拉斑巖鉬(銅)礦的發現及意義[J].地質通報,2008,27(6):838-843.

[2] 康叢軒,宗 雯,肖淵甫,等.岡底斯東段湯不拉斑巖型鉬(銅)礦床成礦模式[J].西北地質,2013,46(3):84-89.

[3] 康叢軒,肖淵甫,宗 雯,等.岡底斯東段湯不拉斑巖型鉬(銅)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J].礦物學報,2011(S):353-354.

[4] 夏抱本,夏 斌,王保弟,等.湯不拉含礦斑巖的形成時代及其對斑巖鉬銅礦的制約[J].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10,34(2):291-297.

[5] 王立強,唐菊興,鄭文寶,等.西藏岡底斯成礦帶東段主要鉬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研究[J].地質評論,2014,60(2):363-379.

猜你喜歡
細脈黑云母斑巖
婦科弦細脈患者職業與臨床特點分布及相關性分析
花崗巖中黑云母礦物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靈山溝金礦1#脈下盤鉀化蝕變帶中多金屬硫化物細脈追索探礦
黑云母的標型特征簡述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黑云母溫壓計在巖漿系統中的適用性研究
柴北緣阿木尼克山地區斑巖系Cu、Mo-Pb、Zn、Ag-Au成礦模型初步研究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石英線細脈帶型礦體地質探討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