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式多繩摩擦提升機首繩更換技術

2015-06-21 08:36黃超群
現代礦業 2015年11期
關鍵詞:罐籠麻繩夾板

黃超群

(安徽太平礦業有限公司)

安徽太平礦業有限公司新副井JKMD-2.8×4(I)E多繩摩擦式提升機于2011年7月投入運行,該提升機兩端分別是罐籠和平衡錘。主要組成有:卷筒1個,直徑2.8 m;天輪2個,直徑2.8 m;5#罐籠,雙層4車,自重12755 kg,最大有效載重7700 kg;平衡錘自重19000 kg(配重后);首繩4根,型號6V×34+FC,直徑28 mm,兩端分別通過平衡裝置油缸與平衡錘罐籠上部連接,每根鋼絲繩重2421 kg;平衡尾繩兩根,型號34×7+FC,直徑40 mm,兩端分別采用WY110懸吊裝置與平衡錘罐籠底部連接。新副井最深中段-530 m,井口+30 m。為保證提升系統安全運行,必須保證提升機鋼絲繩的質量,為此,制定了一套安全、快捷、可靠的鋼絲繩更換方法,為其他礦山提供參考。

1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首繩更換

采用“舊繩帶新繩、新繩反帶舊繩”的方法進行,一次更換4根,24 h內完成。

1.1 更換工藝流程

將4捆新鋼絲繩置于鋼絲繩盤架上,放置在井口房北側(寬敞)的位置→將罐籠下放到-530 m中段,平衡錘提至井口→4根新鋼絲繩通過舊繩帶動依次繞過下天輪、摩擦輪、上天輪至井口固定→新繩與上天輪、下天輪、摩擦輪脫離→平衡錘緩慢下放,采用3道麻繩批、1道U型卡、1道麻繩批、1道鋼絲繩夾板,每10 m將舊繩與新繩固定一次→罐籠運行至井口位置→依次將1#和3#(左捻)、2#和4#(右捻)新繩截斷,拆除罐籠側1#和3#(2#和4#)舊繩、1#和3#(2#、4#)新繩與懸掛裝置連接→罐籠慢慢下放,依次拆除夾板、U型卡、麻繩批(股),回收舊繩→平衡錘上升至井口位置,依次將 1#、3#、2#、4#舊繩截斷,1#、3#、2#、4#新繩裝入懸掛裝置→對4 根新繩收繩、打壓調繩→更換完畢。新副井首繩更換工作結束。

1.2 更換方法

1.2.1 人員、工器具到位

人員包括:總指揮1名、安全管理人員1名、機械技術人員1名、電氣技術人員1名、鉗工8名、力工8名;工具包括:提升鋼絲繩、U型繩卡、鋼絲繩夾板(見圖1)、預緊力方木夾板、麻繩、電動扳手、手拉葫蘆、扳手、鐵線等。

圖1 鋼絲繩夾板

1.2.2 提前準備工作

焊接4個鋼絲繩盤支架,將4捆新鋼絲繩放置到支架上;制作2套鋼絲繩預緊力木夾板,將一套鋼絲繩預緊力夾具安裝到井口北側適當位置;在井口罐道梁適當位置懸掛4個導向滑輪(10 t);將φ32 mm的麻繩解散開、截成段,每段長度約1.5 m,以備新繩與舊繩捆綁用;工器具提前到位,如對講機、特制鋼絲繩夾板,2套電動扳手、梅花扳手、手錘等。

1.2.3 調整罐籠、平衡位置

罐籠在井口位置時,裝入4個重車(平衡新繩重量),將罐籠下放至-530 m位置,平衡錘上升至井口位置。利用木板,在井口罐籠側位置搭接工作平臺,以固定新繩與舊繩。

1.2.4 上新繩

在井口將新繩與舊繩固定,依次通過下天輪、摩擦輪、上天輪直至井口(見圖2)。

圖2 舊繩帶新繩示意

將4捆新繩頭依次穿過導向滑輪(10 t),安排4名鉗工站在井口工作平臺上,利用麻繩配合鐵絲,將4根新繩與4根舊繩牢牢的綁在一起(將捻向相同的舊繩和新繩綁在一起,需綁約15道(次)繩子和5道(次)鐵絲,每道間距約200 mm)。在4捆鋼絲繩支架旁各安排4名力工,負責旋轉新鋼絲繩盤放出鋼絲繩,開動卷揚,罐籠慢上,以舊繩帶動新繩通過下天輪、摩擦輪、上天輪至井口(平衡錘側)。

1.2.5 更換新繩

將新鋼絲繩與下天輪、摩擦輪、上天輪脫離,將平衡錘緩慢提至井口位置。將4根新繩從4根舊繩上取下,利用U型繩卡、短鋼絲繩,分別將4根新繩固定在井口(平衡錘側)適當位置;開動卷揚,罐籠慢下,將平衡錘提至井口(為了防止卷揚在開動過程中摩擦輪帶動天輪上放置的新繩子,應安排人員在井架上、下天輪平臺、卷揚房摩擦輪旁看守,必要時,可以利用麻繩將新繩子綁在天輪防護圍欄上。)。

安排6名鉗工在井口平衡錘側工作平臺,利用U型繩卡、鋼絲繩夾板(8繩槽)將4根新繩和4根舊繩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新繩頭暫不過楔形繩環,對每對新舊繩頭打8道U型繩卡,然后再利用鋼絲繩夾板固定牢固)。

新鋼絲繩通過舊繩的帶動,慢慢放入井下-530 m中段。將木夾板帶上預緊力,開動卷揚,隨著平衡錘慢下,井口鉗工利用麻繩、U型繩卡、鋼絲繩夾板對新舊繩進行固定(3道麻繩+1道U型繩卡+1道麻繩+1道鋼絲繩夾板,每道固定之間的距離約10 m),直到罐籠上升至井口位置。

1.2.6 拆除舊繩

利用鋼絲繩夾板在罐籠上方適當位置將4根舊繩固定在一起,然后利用手拉葫蘆、U型繩卡、短鋼絲繩將新鋼絲繩盡可能拉緊。利用鋼絲繩夾板將4根新鋼絲繩和4根舊鋼絲繩牢牢的固定在一起,要求至少連續打3道鋼絲繩夾板,同時配合小夾板使用。通過測量預留出足夠的新鋼絲繩長度,將多余的新繩子截斷。

將舊鋼絲繩從楔形繩環上取出,穿入相應的新鋼絲繩。將新穿入楔形繩環的鋼絲繩拉緊,然后鎖緊楔形繩環鎖母)。用同樣的方法逐次拆除其余3根舊繩、穿入3根新繩。

拆除罐籠上方的鋼絲繩夾板,在摩擦輪下出繩口位置將舊鋼絲繩截斷,將罐籠—下天輪—摩擦輪的舊鋼絲繩拉出,拆除罐籠側井口工作平臺,在平衡錘側井口搭接工作平臺。

開動卷揚,平衡錘慢上,舊鋼絲繩隨同新鋼絲繩一起上行,平衡錘側井口鉗工在工作平臺上依次拆除麻繩、鋼絲繩夾板、U型繩卡等,井口力工開始盤收4根舊鋼絲繩。

拆除平衡錘上楔形繩環上的舊繩,穿入新繩。通過檢查平衡錘和罐籠的相對位置,測量出新掛鋼絲繩的長度,然后對新鋼絲繩進行收繩。

1.3 新鋼絲繩調整

重新打壓調節,檢查新掛鋼絲繩的受力情況,以檢修速度進行試車運轉,觀察運站狀況,確保運轉無異常;收拾工器具、整理工作現場,整個鋼絲繩的更換工作完成。

2 比較分析

落地式多繩摩擦提升機首繩更換的整個過程比較清晰,與利用兩臺穩車傳統的更換方法相比,不但克服了使用穩車的限制,解決了穩車和卷揚速度不均帶來的松繩繞動等的問題,而且大大縮短了更換時間。這種用“舊繩帶新繩、新繩反帶舊繩”的方法取得提升機首繩更換的技術突破,值得推廣和應用。

3 結語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首繩更換方案很多,而且不同礦山企業提升系統的現場狀況不同,更換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這種“舊繩帶新繩、新繩反帶舊繩”技術目前確屬比較先進的方法之一,可供同行借鑒。

猜你喜歡
罐籠麻繩夾板
新年麻繩
煤礦副井提升系統智能化改造技術的應用研究
石膏與小夾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漂亮的“小草帽”
基于YHT調繩裝置的提升容器更換技術改進
一根麻繩 ,打造逆天美物
邊條翼夾板結構強度設計
基于磁懸浮技術的礦山深部罐籠提升設備
定義風格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夾板
手法復位聯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