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遼寧省R&D對生產力的影響分析

2015-06-25 05:00劉啟寶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6期

劉啟寶

摘 要:國內外研究表明R&D能夠極大地促進TFP的發展,然而大多數研究并未考察R&D與TFP之間的同期相關性以及相互的因果關系?;谶|寧省14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R&D強外生于TFP,R&D投入對TFP的影響為正,但影響的絕對值不大;為此,進一步剖析了R&D強外生于TFP的原因,并提出了轉換R&D投入機制等建議。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強外生性;面板數據

近年來理論研究認為R&D是生產力的發動機,全要素生產率是指除了資本要素和勞動要素投入之外所有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因素。這些理論研究認為,全要素生產率主要由技術進步引起,然而對于R&D花費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仍有一些相關的問題有待于深入研究。國內外學者對于R&D與生產力之間在很多層面上已經展開很多相關研究,包括企業生產力、地區生產力直至研究整個國家層面的生產力水平與R&D的關系。實證研究一般認為R&D極大地促進TFP的發展,然而,大多數研究并未考察R&D與TFP之間的同期相關性以及相互的因果關系。一方面,R&D的投入導致技術的改變,后者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從而形成從R&D到TFP的作用關系,但R&D和生產力本身的投入也可能以類似的方式影響需求,而二者不必相關;另一方面,TFP的提高可以促進需求的提升和資金的積累,而后者又進一步激勵R&D的投入,從而形成從TFP到R&D的作用關系。Frantzen研究了OECD國家R&D與TFP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些研究都從統計上表明存在從R&D到TFP的影響關系。但筆者所知,迄今仍沒有證據表明從TFP到R&D的作用是否確切存在。國內學者針對R&D投入對經濟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R&D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方面,朱春奎對上海、張薇等對陜西省和上海市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協整分析;利用時間序列動態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國財政科技投入與GDP的關系;采用協整分析研究了財政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本文通過分析遼寧省14個地級市2010年到2014年的面板數據,在研究R&D與TFP之間的相互關系基礎上,分析R&D對于生產力的影響。

本研究數據采用遼寧省14個地級市2010年到2014年的有關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其中,R&D(萬元)數據來自遼寧省科技廳統計;地區總人口數(Population,萬人),地區從業人員數目(Labor,萬人)、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Capital,萬元),物價指數(price)以及地區生產總值(GDP,億元)來自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實證分析中數據經過物價指數調整,實證分析用Eviews6.0完成。首先我們估計模型,測算14個地級市全要素生產率圖。我們發現2010年至2014年遼寧省經濟高速發展,但反映技術進步的全要素生產率并沒有相應逐年提高,其中有5個地區呈明顯下降趨勢,分別是:大連,沈陽,盤錦,鞍山,葫蘆島;有5個地區呈上升趨勢,分別是:朝陽,遼陽,錦州,鐵嶺和撫順;其余地區呈上下浮動狀態。從14個地區的年平均值來看,全要素生產率呈上下波動狀態。對TFP和R&D之間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數據都取對數,對其模型進行估計,同樣采取Arellano和Bond(1991)動態面板數據的GMM方法。顯然,R&D的滯后對LTFP有顯著影響,而LTFP的滯后對R&D無顯著影響,這說明R&D是LTFP的Granger原因,但不存在反饋機制。結合弱外生性結論,我們認為R&D通過了強外生性檢驗。因此,我們可以估計模型來研究R&D對TFP的影響。估計模型仍然采取Arellano和Bond(1991)動態面板數據的GMM方法。我們發現,單從TFP對自身的效應來看,模型中TFP一期和二期滯后效應都顯著為負,這一點和國際上的研究結果不同。R&D投入對TFP的影響為正,而且顯著,但絕對值不大,即彈性系數僅為0.08。筆者認為這和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有關,多年來,我國持續保持經濟高速發展勢頭,但經濟發展多依賴于政府投資型導向,因此在控制了R&D影響后,反映技術進步的TFP卻呈現下滑趨勢。

本文研究了遼寧省14個地級市2010年至2014年間科技投入與生產力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發現遼寧省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反映技術進步的TFP并沒有相應提高,甚至在一些地區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反映出遼寧省的經濟發展依然是粗放式的。事實上,盡管有關增長方式轉型的呼聲已經有了很多年,但遼寧省各地區迄今還是在沿襲“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模式,經濟增長粗放、環境污染加劇、區域整體生態功能脆弱,已成為制約全省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問題還顯得很突出。例如,遼寧省單位GDP的用水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遼寧省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在全國31個省市中居21位,遠遠低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等。事實上,不僅遼寧省如此,任何一個社會的持續發展都面臨著一個從粗放到集約、從無序到無序、從高速但震蕩到低速但平穩的轉變過程,這也是一個社會制度逐漸成熟和完善的過程,人們的應得權利逐漸提高并與國民財富增長保持同步的過程。本研究所引起的另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是,R&D并沒有促進TFIP顯著增長。這反映出R&D的投向出了問題,它并沒有真正投入到那些真正促進生產率提高的領域,也沒有交付給真正有創造力的科研人員。顯然,前者反映出我們對當前影響TFP的關鍵鏈還沒有搞清楚,后者則反映出R&D的撥付機制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關于這一點,本研究也提供強有力的佐證,R&D強外生于TFP的發展就反映出TFP對R&D沒有反饋效應,R&D與TFP呈不同的軌道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遼寧省R&D的投入機制,否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就只會停留在口號上,而難以真正落到實處,最終貽誤遼寧省經濟轉型的時機,在注重技術進步的現代社會競爭中日益處于劣勢。

參考文獻:

[1]朱春奎.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因果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4.

[2]張驚天.上海地方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