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打造新形勢下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

2015-06-25 12:36鄭慧冰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隊伍服務文化

鄭慧冰

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是傳播社會公益性文化的主力軍,它在繁榮與發展基層公共文化生活,實現鄉風文明、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紹興市越城區為例,就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現狀、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完善之處進行闡述,并為我區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發展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現狀

近年來,紹興市越城區十分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科普文化下鄉、公益講座進社區,志愿服務到農村”等活動此起彼伏,“文化藝術團、歌詠協會、攝影俱樂部、戲迷俱樂部、墨趣會、媽媽舞蹈隊”等隊伍如雨后春筍,據2014年統計,全區已有公共文化服務隊伍180多支。隊員2000余名。這些團隊多次積極參與市區大型文化宣傳、文藝演出等活動,如“越城鄰里節、越城文化藝術節、越城文化大舞臺、越城文化直通車”,臺上臺下,總有隊員們忙碌的身影和靚麗的風采。所到之處,既為百姓帶去了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又帶動了不少文藝愛好者積極加入公共文化服務隊行列。在配合“文明創建、五水共治”宣傳中,他們更是功不可沒。隊員們通過緊扣主題思想,積極培育作品,以快板、說唱、小品、表演唱等群眾通俗易懂的文藝形式創作編排主題節目,并通過走基層、串街巷,開展寓教于樂文藝巡回演出,讓廣大市民在享受輕松、愉悅文化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努力讓文化浸潤城市,讓城市更具魅力。如:反映文明的小品《釘子》、宣傳治水的說唱《水鄉明天更美好》等,既培育彰顯了地區文化特色,又助推了文明創建、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傮w來說,目前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正趨于健康向上、蓬勃發展的勢頭。

二、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存在的不足

盡管我區公共文化服務團隊發展呈現多樣化趨勢,但不可否認,這些文化團隊在專業素質、服務意識、培育品牌、道具配備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文化團隊的活動場所、活動檔次與廣大群眾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文化團隊的自身建設和保障機制還有待完善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文化團隊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藝術水平較低

從目前這些文化團隊成員來看,缺少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骨干力量,且年紀偏大,有80%的隊員年齡在50周歲以上,他們中絕大多數隊員是業余愛好者,未經過專業的訓練,多數是通過團隊內成員間相互指導、相互學習等動作拼湊一起,合成集體節目。因此,藝術水平相對較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二)節目種類單一

從近年全區文體團隊表演的節目來看,大多集中于排舞、腰鼓舞等節目,形式多以自娛自樂、模仿為主,內容多為健身類體育項目。節目的編排創新力度不夠,藝術表演缺失,種類重復單一,沒有特色,沒有看點,缺少大眾喜聞樂見的精品節目。

(三)活動條件簡陋

從現狀看,一般文化團隊的平常排練場地大都在露天居住區附近廣場、及小區門口等地,且設施簡陋,特別是一些廣場設施沒有較好的整合規劃和有效管理,每當參與晨晚運動的群眾越來越多時,就會擠壓了文化團隊的活動空間??梢哉f,團隊活動受天氣、人為等因素制約明顯。另外,簡單的演出道具及設施配置,也會影響團隊節目的演出效果,使團隊在表演中不能出彩。

(四)保障機制不足

目前大多數文化團隊一般由社區在組織管理,由于社區受工作、經費、及專業性等制約,沒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財力、及更專業的人才來管理、支持、指導文化團隊的建設。一些參與表演的文化團隊由于得不到經費扶持與表彰獎勵,挫傷了積極性。一些本來發展勢頭較好的文化團隊,由于沒有得到扶持,慢慢地失去了表演的動力,成為了公共文化團隊建設中的一大遺憾。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隊水平的建議

(一)加強輔導,提高團隊的業務水平

公共文化團隊的發展需要不斷進行業務學習、提高,區文化館應發揮職能,加強對基層文化團隊組織的業務輔導,并以培訓班、講座、講習班等多種方式對基層文藝團隊組織進行有規劃、經常性的業務輔導,同時建議建立相應的輔導制度,嚴格考核,規定每位業務干部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做好“一人一隊”,即一對一的業務輔導,并保證每人每年出一項以上的輔導成果,然后全區每年組織一場輔導成果大賽,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隊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增加學習交流機會,適當機會組織外出向兄弟縣、市、區文化服務團隊學習取經、走親演出等,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加團隊的整體素質。

(二)搭建平臺,多樣化培育文化團隊

目前,全區文化團隊的展示、比賽基本集中在會場、劇院等場所,大部分觀眾須經村、社區組織,文化團隊如要多樣化發展,擴大影響面、輻射面,不能拘泥于這些場館,可充分發揮“文化角”這個有效的平臺。越城區現有大小“文化角”30多個,這些文化角分布在城區廣場、大小公園,而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已與所涉廣場、公園的管理部門進行統一協調,并專門建牌定點,各地可根據區域實際,充分利用好“文化角”這個舞臺,多樣化培育文藝團隊,同時對文化角可進行分門別類的命名。如:名人廣場地域廣、人氣旺,可建立“水鄉蓮歌角、戲迷演唱角、故事宣講角”等,并實行有序管理,在節假日、節慶日時,可隆重推出“一角一特色”活動,屆時讓各文化角傾情展演,真正為文化團隊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既能讓文化團隊多樣發展,擴大影響面,提升知名度,又營造了濃郁的節日文化氛圍,成為紹興一道靚麗的旅游風景。

(三)注重特色,鑄就越城個性的品牌團隊

針對我區文化團隊建設存在的不足,文化品牌影響力須進一步擴大的現實,建議需上下聯動,提升文化團隊的藝術水平,打造公共文化隊伍特色品牌。紹興是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名人文化、革命文化、風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可供我們發掘,為此,首先建議舉辦“越城文學藝術創作年”,打造公共文化藝術原創品牌。具體可以通過對業余文藝創作員和愛好者的培訓、采風、創作、評獎,不斷征集具有濃郁時代氣息、鮮明地方特色和較高藝術水準的原創文藝作品,讓好作品激發更多文藝愛好者的排演熱情,排出精品,打造越城公共文化團隊新特色。目前,越城區的許多文藝團隊,節目老套,內容陣舊。如:城南街道的中國鼓舞隊,在表演中,雖然中國大鼓氣勢磅礴、彩帶綢舞婀娜多姿,曾經的演出讓人耳目一新。但此節目自2007年創作以來,至今已巡演了7個年頭,人們對它早已產生視覺疲勞,且全場的表演時間盡為3分鐘,難成氣候。如果能大膽創新節目的編排形式,豐富節目內涵,滲入一些紹興傳統文化元素,或融合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的內容,進行完美結合, 諸如:融入祭禹活動、舞龍舞獅等,將一個曲目演變為一臺戲,擴大演出陣容, 提升表演水平,可真正打造成為越城的一支特色品牌隊伍。

四、完善機制,確保公共文化團隊可持續發展

首先是落實經費保障機制,文化團隊的服務是無償的,但活動開展、工作服務需要有一定的運作經費。因此,培育和壯大公共文化服務隊伍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提供一定的經費保障,建議每年落實專項基金,助推文化團隊的活動持續開展,揚帆遠航。其次是完善工作機制??裳芯坎煌愋偷莫剟罘椒?,制定操作性較強的激勵措施,并創設載體,每年組織次開展團隊評選活動,如:開展“十佳團隊”、“美麗團隊”的評選,選樹優秀團隊,并給予隊伍一定的經濟獎勵、培訓幫助和設施配備,讓優秀業余文化團隊能夠有更大的提升與發展。同時對團隊的領頭羊也要進行精神與物質的鼓勵??山M織推薦“優秀民間藝術人才”、“優秀文化推廣人才”等評比,充分對他們的文化服務給予高度評價與肯定,進一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相信通過舉政府、社會各界之力,我區的文化團隊建設會更上一層樓,會創造出更多、更好符合大眾審美情趣的文化精品,樹立起具有越城個性的特色文化品牌,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區的公共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猜你喜歡
隊伍服務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