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發展形勢分析

2015-06-25 12:43顏蔚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江都風景區水利

顏蔚

摘 要:本文闡述了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發展情況,采用優劣分析法,指出風景區在新時期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并分析了景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水利風景區建設更好的承載水利生態文明建設,傳承發展水文化的載體的重要作用提供方向。

關鍵詞:水利風景區;生態文明

一、 發展現狀與形勢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作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所轄面積1.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0.9平方公里。

(一)發展現狀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以工程景觀為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輔。主要分為源頭參觀區、核心生產區、參觀接待區和預留發展區等。景觀分為工程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配套設施等四類,景區目前已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管理處不斷深化景區管理,加強風景區建設,吸引眾多參訪者。近年來,景區接待游客數量呈穩步增長態勢。

景區規劃堅持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由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揚州市園林局等單位的專家來我處實地考察、編制規劃。并按照規劃設計逐步建立發展景區,并不斷發展完善。

(二)發展形勢

1.建設以水為骨,景區初具規模

景區工程依托工程水域,已初具規模。工程景觀包括江都一站、二站、三站、四站、江都站自動化控制調度中心(待完善)及江都東閘、江都西閘、萬福閘、芒稻閘、魚道等23座水工建筑物;高郵湖、邵伯湖兩個湖泊。自然景觀主要有江都水利樞紐植物園,收集了亞熱帶和溫帶各種觀賞植物,園內以建筑單元綠化為主體,設置了科學試驗園、科普展示園、竹景園、喜樹園、海棠園、香樟園、水生植物園、藥用樹木園、鄉土樹木園等9個品種和銀杏觀光帶、松柏徑等兩條景觀大道。人文景觀主要有江石溪碑亭、源頭紀念碑、園中園、龍川廣場(與江都市合建)等10多處。配套設施包括迎賓館、園中園東西園、芒稻茶社、江蘇省水利職業技能鑒定與實訓基地等。

2.資金投入加大,建設突出亮點

景區“十二五”期間加大資金投入,調整綠化結構,建成了東大門至管理用房沿線綠化觀光帶、松柏大道、竹景園、楓林、梅圃、樟苑等植物觀賞園區;配合地方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建成江都水利樞紐植物園;建成南水北調東線應急調度中心、江都四站護坡工程;加快實施全省水利職業技能培訓與實訓基地、處維修養護中心遷建工程;西區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加大邊遠閘壩環境建設與維護力度;全面提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品質。

3.景區管理加強,訪客歷年增加

管理處配有專業綠化及衛生隊伍,負責處區日常綠化養護管理和路面保潔,生活垃圾清理等;接待中心負責對外接待工作。景區規劃合理,富有特色,建處50多年來,先后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來此參觀考察。

二、存在問題

景區建設發展面臨一定問題,總結五點如下:

(一)由于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比較早,受客觀條件限制,生產區與生活區未能完全分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風景區建設與管理。

(二)沒有專門的經費投入渠道,經費投入不足,目前只有從自身的經營創收中拿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景區建設與管理,只能保證景區設施的完善和衛生管理等方面的開支,景區建設的速度不快,建設水平不高。

(三)我處作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按照最近宣傳、財稅、文化、民政、建設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通知要求,要實行免費開放。但我處每年的接待量卻很大,僅省部級以上領導年均達40多批,接待游客達2萬多人次,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省財政應給予補貼。

(四)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為了保證供水安全和質量,對水源地的保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風景區的開發與建設。

三、面臨形勢

現在通過態勢分析,確定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準確定位,揚長避短,將內部資源、外部環境可以有機地結合起來,為風景區發展謀劃提供信息支持。

(一)景區發展優勢

1.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襟長江枕淮河,北貫京杭大運河及邵伯湖、高郵湖,東連新通揚運河及三陽河,所轄水域溝通江、淮,其中邵伯湖高郵湖是中國第三大湖,水域遼闊,水產豐富。處內江都水利樞紐植物園,占地94公頃,風光秀麗,風景渾然天成。

2.區位優勢日趨顯現

景區坐落于中國運河名城揚州,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水利樞紐工程融為一體,具有區位辨識度高的優勢,隨著近年來,江廣融合區的構建,區位優勢日趨顯現。

3.人文歷史積淀深厚

江都一方治水,吸引了歷代眾多文人墨客,可謂人文薈萃。

(二)景區發展劣勢

1.未形成投入產出機制

景區依靠自有資金致力于環境管理與開發,直接對外開放,不與市場接軌,對價格不敏感,未運用市場投資理論開發項目,因此未形成良性的投入產出機制。

2.景觀產業成熟度不高

景區目前不采用以門票收入以及相應的景區配套收入為主的門票經濟模式,而是以景區資源為依托,開發餐飲、賓館等產業,但未能對資源深度開發,真正達到拓展整個旅游產業鏈的拓展型經濟模式效果。

3.周期性旺季配套設施供應不足

景區黃金大道文明遐邇,秋季是其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平均達2000人,大大超過淡季日平均接待游客人數,公共衛生設施、配套旅游設施配比率,以及管理措施明顯不足。

四、景區發展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國家、江蘇省大力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鼓勵水文化建設發展,給水利風景區建設帶來了發展機遇,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建設還要把握以下五個發展機遇,同時也是景區發展面臨的挑戰:一是把握水利專項工程改造機遇,結合工程管理和水土保持,實施配套項目,推進風景區建設更上新臺階;二是把握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西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尋求地方政府支持與配合,聯合開發打造周邊環境;三是把握2015年國家級水利管理單位創建契機,提升閘壩周邊環境,注重工程質量,保證設計風格、建設效果、整體環境和諧協調。四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全線開通,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工程,社會知名度逐漸打開,為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挑戰。

猜你喜歡
江都風景區水利
揚州江都區三個強化 做好防汛應急準備
揚州江都區 “三聚焦”辦好民生實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揚州江都區毫不松懈保春節安全
揚州江都區開展“五個一”專項行動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Ⅱ)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會
明月湖水利風景區的水文化挖掘與詮釋
GIS在風景區用地適宜性評價的應用——以威海市圣水觀風景區為例
用“尚方寶劍”保護沙澧河風景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