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情緒智力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啟示

2015-07-01 05:14徐晶星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3期
關鍵詞:情緒智力生涯教育性別差異

徐晶星

〔摘要〕教育不能忽視學生的情緒情感,培養良好的情緒智力應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該研究采用情緒智力量表對初中生情緒智力進行測量,就情緒智力與德育工作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若干切入點,包括尊重差異、努力提升家校合作、關注學生生涯教育等。

〔關鍵詞〕情緒智力;性別差異;家校合作;生涯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5)13-0004-04

一、引言

情緒智力這一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薩洛維與約翰·梅耶提出,是指個體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識別他人的情緒情感,并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情緒智力是與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緒的能力相關的。良好的情緒智力應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

研究發現,情緒智力與不良行為(逃課、煙酒濫用、攻擊性行為等)呈負相關。有心理學家對青少年的情緒智力及焦慮和健康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情緒智力高者焦慮水平低,對生活的滿意度高,有更多的積極行為。加拿大特倫特大學研究者采用《巴昂情緒智力量表(青少年版)》(Baron EQ-i:YV)就高中生的學業成績和情緒智力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情緒智力對學業成績有很高的正向預測力。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此時身體、心理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叛逆、冒險行為、情緒波動等現象比其他年齡段更為突出。然而,一方面,學生的很多叛逆行為、非理性行為都是在情緒化狀態下做出的,即由于情緒宣泄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在任何情境(包括學習、人際交往、做事等)中的認知活動(感知、想象、記憶、思維等),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上進行的,而情緒、興趣、態度、價值觀、信念等常作為心理背景而影響認識活動。因此,初中階段學生的情緒特點和情緒智力特點是學校教育不能忽視的重要學情之一。然而,當前很多學校沒有認識到情緒智力的重要性,缺乏重要的學情分析或是分析不到位。

情緒智力本質是情感與理性協調發展的結果。因此,學生的情緒應當受到德育工作者的關注,因為情緒體驗是一個強大的動機系統,影響著人的各種行為。在道德認知、信念轉化為道德行為的一系列的內化過程中,情感、意志系統的加工作用更是必不可少。比如在教育實踐中,很多教師會發現有時學生明明知道某些行為是不合規范的,卻還“明知故犯”,便有可能是學生的情緒性推理導致的。我們結合基于量表的初中生情緒智力的測量結果,就情緒智力與德育工作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可行的切入點。

二、 研究過程

(一)被試

被試為上海市閔行區莘松中學六年級和七年級學生,共計160人,回收有效問卷152份,問卷有效率為95%。其中男生68人(45%),女生84人(55%),六年級77人(51%),七年級75(49%)。

(二)研究工具

1.巴昂情緒智力量表(青少年版)

該量表由巴昂等人于2000年編制,是國際上第一個測量青少年情緒智力的量表,該量表在多國施測,均被證實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結果的跨文化性和無偏性較好。本課題在中文修訂版基礎上,根據閔行區實情,做了進一步修訂。量表共60題,信效度良好,總量表和各因素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均在0.74以上,總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98。量表主要考察以下4個因素:

自我意識:個體理解和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人際關系:個體愉悅他人、理解他人和傾聽他人心聲的能力。

適應性:為人靈活、高效、現實,善于適應變化的環境。

壓力管理:在壓力條件下,冷靜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編問卷(背景信息調查)

我們還設計了一定的背景信息題目:包括性別、是否本地生源、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教養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師生關系自評、同學關系自評等。

(三)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來處理和分析數據。

三、結果統計與分析

(一)情緒智力的性別差異分析

對情緒智力的總分及四個維度(自我意識、人際關系、適應性和壓力管理)在性別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是否具有性別差異。

由表1可以看出,女生在情緒智力的自我意識(t=-4.77,p<0.01)、人際關系(t=-5.48,p<0.01)和總分(t=-2.51,p<0.05)上均顯著優于男生,男生在適應性(t=8.16,p<0.01)上顯著優于女生,在壓力管理方面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

在附加的幾個問題中(師生關系滿意度、同伴關系滿意度、學習效能感自評和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男生女生沒有表現出明顯差異。

(二)情緒智力在不同家庭因素的差異分析

1.是否獨生子女

對于是否是獨生子女在情緒智力上的差異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2。

非獨生子女在人際關系(t=-4.13,p<0.01)和情緒智力總分(t=-2.85,p<0.01)上均極其顯著優于獨生子女。

2.家庭教養方式

在家庭教養方式上,選擇民主型的有109人,專制型34人,溺愛型和放任型各2人。由于選擇溺愛型和放任型的人數太少,代表性不足,故分析時不予以考慮,主要分析民主性和專制型的差異。

由表3可見,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子女在自我意識(t=-2.46,p<0.05)方面顯著優于專制型教養方式的子女。

3.照料者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133人)是由父母(含三代同堂)照料的,(外)祖父母、單親以及其他人照料的共計19人,合并為一項,記作“其他(n=19)”。

由此可見,在自我意識(t=-2.45,p<0.05)、人際關系(t=-2.02,p<0.05)和總分(t=-2.02,p<0.05)上,受到父母照料的學生顯著優于受到其他人照料的學生。在適應性上(t=2.39,p<0.05),受到其他人照料的學生顯著優于受到父母照料的學生。

猜你喜歡
情緒智力生涯教育性別差異
提高相對貧困識別質量:性別差異視角下多維動態測度及分解
不同任務類型中性別差異對外語效應影響的實證研究
校園心理劇在中學生涯教育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
強機制 重課堂 多踐行
情緒智力培養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且行且思考
淺談情緒智力理論對少數民族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論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溝通能力的培養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對運動的影響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