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中醫內科脾腸病癥

2015-07-04 00:27宮春清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性溫病癥西醫

宮春清

【摘 要】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國民的健康狀況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脅,脾腸病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比較大,為了保證人們的健康狀況,國家應該加大對各種疾病的研究,來保障人們的健康,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本研究綜述了脾腸病概述、中醫中關于脾腸病的病理、藥理介紹等內容,闡述了中醫治療內科脾腸病的優勢。

【關鍵詞】中醫內科;脾腸病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疾病環境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疾病,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脾腸病就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科疾病,這種病還比較特殊,西醫中沒有特別理想的治療方法,更多的依賴中醫。所以為了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國家醫學相關部門和國民都應該加強對這種疾病的了解,以便尋求出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的好辦法,來更好地保證國民的健康。

1脾腸病臨床特點及治療手段簡介

脾腸病癥是消化系統常見多發病,在臨床多表現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主要癥狀有上腹區疼痛、腹脹、食欲減退、噯氣、嘔吐等。根據此病的臨床表現來看,在中醫上應歸屬為胃脘痛、胃痞,醫書中早有論斷:其為病也,則腹中空空,若無一物,是饑非饑,是辣非辣,是痛非痛,而胸膈懊惱,莫可名狀,或得食而暫止,或食已

而復嘈,或兼惡心,而漸見胃脘做痛。而目前西醫治療脾腸病癥并無特效方法,主要標準是對癥治療。

脾腸病癥是消化系統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癥狀容易反復,病因以及發病機制復雜,目前西藥療效有限,目前其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中醫辨證治療其核心在于辨證二字,而“辨”的方向在于全面觀察,并且全面分析以此來求得“證”,這就是中醫辨證治療的核心所在。

脾腸病癥表現為噯氣不爽、胃痞隱痛、厭食嘔吐等。因此脾腸病癥的患者,癥結多在胃部,而胃部表現為陽明燥土,是體內氣血之臟腑,外邪入侵、飲食不調、悲喜多情都能過對胃部造成傷害,導致積氣淤滯,變生諸癥。胃部受損日久,必然實轉虛,招致氣虛胃弱,又氣息不調和,導致胃痞或者胃脹痛。

由于脾腸病的臨床特點為脾胃虛寒,隱隱胃疼,嘔吐、納差,其機理為乏于溫養,而致脾虛胃寒,所以治療應該以藥劑為主,針灸為輔。根據中醫針灸理論,取足三里、中脘、氣海行針灸治療,配合公孫、內關、陰陵泉行針刺治療,脾腸甚虛者還給予推拿按摩相關部位,以辛、溫的中藥藥膏敷于脾腸部。藥針相輔,內外相兼,動靜相宜,也很明顯的提高了治療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在中醫診療過程中,辨證的思想無處不在??傊?,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在大的治療方向上相差無幾,但是在徹底治愈疾病的效果上,中醫辨證治療是優于西醫治療方法的,而且因為中醫治療的項目細化具體,故無效治療一項也是遠遠少于西醫療法的。

2中醫中關于脾腸病的病理、藥理介紹

中醫認為脾胃同居中焦,互為表里,既密不可分,又功能各異。胃主受納和腐熱水谷,脾主運化而輸布營養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一納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輸布及生化氣血之功能。大小腸為腑,以通降為順。小腸司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之職,大腸則有傳導之能,二者又皆隸屬于脾的運化升清和胃的降濁。實則陽明,虛則太陰。胃病多實,常有寒客熱積,飲食停滯之患;脾病多虛,易現氣虛、陽虛之疾。胃為陽土,喜潤惡燥,因此胃病多熱,多燥(津傷);脾為陰土,喜燥惡濕,故脾病多寒,多濕。小腸之疾多表現為脾胃病變,大腸之病則為傳導功能失常。若因飲食所傷,情志不遂,寒溫不適,渚蟲感染,藥物損傷,痰飲、瘀血內停,勞逸失度,素稟脾胃虛弱和肝、膽、腎諸病干及,可致脾胃納運失司,升降失調,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而罹患脾胃虛弱,脾陽虛衰,胃陰不足,寒邪客胃,脾胃濕熱,胃腸積熱,食滯胃腸,濕邪困脾,肝氣犯胃,瘀血內停等諸多脾胃腸證候。

脾腸病癥臨床表現主要為噯氣不爽、胃痞隱痛、嘔吐納差、脾胃虛寒;其治療應圍繞脾胃病中出現的氣機升降失調,重視調理脾胃氣機的升降,恢復脾胃逆亂之氣機。方中以黨參為君藥,具有補中益氣、除煩渴、和脾胃之功效;是治療胃虛氣弱的根本藥物。白術為臣藥,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治功效;而使用白術助君藥可補益脾胃;配以山藥、茯苓、麥芽、陳皮、黃芪、炙甘草、云木香、柴胡、枳殼、干姜,諸藥合用具有疏肝理氣、溫中健脾之功效;:檳榔味辛、苦,性溫,在腹脘脹痛、消積食滯中應用;云木香味辛、苦,性溫,用于行氣止痛、健脾消滯、理氣疏肝;茯苓味甘,性平,微酸,以寧心安神,健脾和胃;厚樸味辛、苦,性溫,以行氣消滯、降逆平喘;白術味甘苦,性溫,可燥熱利水,健脾益氣;枳實味辛、苦,性寒,可作用于停滯內停,痞滿脹痛;炙甘草味甘、性平,用于脾胃虛弱,可補脾和胃;干姜味辛、性熱,可燥濕通脈、溫肺化飲、溫中散寒;麥芽味甘、性平,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并給予針灸治療,中脘、足三里分屬于任脈、足陽明胃經,中脘為胃之募穴,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二者均可用之通降腑氣、健脾和胃止;關元、天樞為小腸大、腸之募穴,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絡穴,溝通三焦,功擅理氣降逆;公孫為足太陰脾經之絡穴,調理脾胃而止痛;在根據辨證分型加取不同的穴位,共奏健脾益胃、行氣止痛之功。

總之,健康是一個持久的話題,國民健康狀況也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而目前我國國民健康指數不是很高,大部分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還有很大一部分處在疾病狀態,他們飽受疾病之苦。要想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人們的幸福指數,就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快對各類疾病的攻克。

參考文獻

[1] 張冰.中醫辨證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54例療效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09,1(1):10~1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3:74.

[3] 崔舒展,胡穎.腸易激綜合征病因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21):3033~3034.

猜你喜歡
性溫病癥西醫
冬菊吟
腰痛這個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見病癥怎么處理
炙甘草湯,適用于哪些病癥
青春期病癥
暖胃可飲桂花茶
洪雅中草藥·低等植物·鬼筆科名錄
老人多吃紅糖可延年益壽
淺談心房顫動的蒙西醫治療
蒙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進展
蒙西醫結合治療眼底出血的臨床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