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讀書方法?激勵自主閱讀

2015-07-05 23:10孫杰曉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張衡數星星讀書

孫杰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促進了主題信息量的增加。因為閱讀是信息的接收。閱讀也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我們不應該還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們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怎樣優化學生的讀書方法?如何激勵學生自主閱讀?

一、根據學段特點,激活閱讀興趣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好奇心強,喜歡新穎刺激的東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激“趣”的因子,將閱讀教學組織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以“趣”樂學,積極思維。讓學生形成“教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教師上課,我越學越想學”的良性循環。

一是激趣解題,引人入勝。教學中,我們要挖掘激“趣”的因子,將教學組織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以“趣”樂學,積極思維。根據學段特點,激活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才會滿懷激情地學習,所以通過激情解題,把學生的興趣迅速轉移到學習上,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在這種心態下的學生會情不自禁地進入到學習中。

二是巧設提問,引趣生情。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閱讀教學中提問設計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要指向明確,有目的性。提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設定,何時提問,哪種程度的學生能夠回答,期望能夠得到怎樣的答案,學生回答問題的幾種可能性等都要預先估計和全盤考慮,要“聚焦”教學重點,牽一發而動全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二要前后照應,有整體性。提問不宜零散、鎖碎,要注重整體、實效。

比如,我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時,抓住“被捕日”展開整體性提問: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是什么時間寫的?這中間正好是十六年,點明課題,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性的感知。在研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的時候,也可抓住時間的特點設計問題,文章開頭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作用是什么?第四自然段開頭又寫了什么?文章用“我低聲對母親說……”作結尾,目的是什么?突出烈士遇難日,使文章結構十分嚴謹。這些承前啟后、前后勾連的問題設計,便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結構——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理解。

三是由表及里,有層次性。學生認識事物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的,因而,連串的提問就要呈現出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關系,引導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拾級而上地向縱深發展。

比如,我在教學《數星星的孩子》時,為使學生能從“看星星”體會數星星的“癡心”,問題設計成:對張衡的話爺爺同意嗎?爺爺告訴張衡什么知識?重點介紹了什么星?是想說明什么?以使學生逐步明白:爺爺一是肯定了張衡看得仔細,也暗示了話的正確性;二是告訴他星星分組的知識;三是用北斗星與北極星的位置關系,告訴張衡星星看起來“好像是不變的”,實際是在變動。然后重點抓住第五節,閱讀思考:他相信爺爺的話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看一次行嗎?你能想像出他幾次起來的情景嗎?結果如何呢?為什么用“果然”呢?這時他的心情如何?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張衡數星星的癡心。這樣設計問題不在同一層次和剖面,又有一定內在的邏輯聯系,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

四是激發引導,有啟發性。教師在課堂上充滿啟發性的提問,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求知欲,營造民主和諧、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善于設疑、引疑、解疑,可激活學生個性化意識,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五是學玩結合,樂中求知。運用這種教法,就是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

比如,我在教學《讓人發蒙的相聲》一文后,讓學生扮演相聲演員。過度夸張的動作,形象生動的語言,使同學們的興趣空前高漲。這樣,輕松愉快地達到了理解課文的目的,同時又激活了課堂。

二、根據認知特點,優化讀書方法

中年級學生通過自我實踐,已有一定的基礎,但要形成一套閱讀方式,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形成、完善。如何根據認知特點,優化讀書方法?我認為“五環”閱讀法更可取。一環“思”,二環“讀”,三環“議”,四環“導”,五環“練”,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是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總之,讀書方法是老師指導學生打走進去,還應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同時不斷保養、加工、完善、優化它,讓學生切實牢牢把握住,使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其心態才能保持開放,課堂才能充滿活力,科學化自主閱讀才能再鑄輝煌。

猜你喜歡
張衡數星星讀書
數星星
張衡傳(節選)
數星星
東漢全才張衡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張衡數星星
數星星
張衡的“渾天說”和漏水轉渾天儀
數星星數成數學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