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2015-07-09 10:46劉術波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褐斑病根腐病抗病性

劉術波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73-01

前言:大豆是我國廣泛種植的作物之一,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另外,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因此在大豆種植過程當中對于病蟲害的發現以及防治十分重要的,本文我們將主要針對黑龍江地區大豆主要病害的發生進行簡要的闡述,并給出相應的防治方法。

大豆種植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受到多種病菌的侵染,導致多種病癥的發生。以下我們選擇了幾種大豆種植過程當中最為常見的幾種病害,根據其的主要癥狀以及發病原因制定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來降低大豆發病率,減少降低產量的可能性,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1 大豆根腐病

1.1 病原體及其主要癥狀

大豆根腐病,顧名思義是病原體作用在植株的根部所產生的病癥。其主要是由以腐霉菌為主的多種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發病初期,從植株的外部表現上我們就可以觀察出是否患病。初期的癥狀主要為:植株表面顯現一些斑點,多為長條形等一些不規則的形狀。而在發病后期會出現植株的根須脫落,甚至導致禿根現象的產生,致使植物的死亡,嚴重影響植物的產量,十分不利于大豆種植業的發展。

1.2 發生原因

近年來,隨著各個行業特別是黑龍江省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耕地的面積逐年減小。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要,提高土地的復種指數是勢在必行的。正是由于土地的種植次數不斷增加,土壤當中的病原體逐年積累,導致植物爆發根腐病的幾率愈來愈大,同時也加重了根腐病的病情。另外,當地的土壤多屬于黑土,比較肥沃,土質比較黏,土壤的透氣性差,為腐霉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其次,由于黑龍江地區的氣溫常年較低,導致土壤的溫度也低于別的地區。而致病的真菌可以很好的適應低溫。因此大豆根腐病是當地所主要防治的大豆病害。

1.3 病害防治技術

首先,針對由于復種指數過高而導致的土壤中病菌積累的現狀,我們應盡可能的降低土壤的復種指數,對部分地區的土地實行輪作的方法。另外,定期的翻動土壤,增加土壤當中的空氣流動,降低真菌的存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實行棚內種植的方法,提高土壤的溫度,改變真菌的生活條件。這些方法都可以很有效的防止大豆根腐病的發生。

另外,若大豆疑似出現相應的癥狀,應及時對其進行全方面的檢查,并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防治大豆根腐病最好的藥物方法則是:在大豆進行播種之前,用多?;靹┑人幬锇璺N,或采用相關藥劑的種衣進行包種,從根源上殺死病菌,降低大豆根腐病的發生概率。

2 大豆花葉病毒病

2.1 病原體及其主要病癥

大豆花葉病毒病主要是由大豆花葉病毒引起的,是攜帶在大豆種子當中進行傳播的。另外,以植物葉片為食的蚜蟲也是大豆花葉病毒的主要傳播介質。對于其病癥主要分為兩個重要時期:輕花葉型時期和重花葉型時期。輕花葉型時期的主要表現與根腐病前期的表現性狀相似,葉片上會呈現出不同深淺的斑點。而在重花葉型時期,葉片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皺縮,葉脈發生變色以及彎曲,重者則會葉脈斷裂,從而導致植株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2.2 發生原因

近年來,由于環境破壞嚴重,導致了極端天氣頻繁出現,高溫、干旱的天氣極易導致蚜蟲災害的爆發,從而增加了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加大了花葉病毒病的發生。另外,由于常年來受到病菌的侵襲,大豆的抗病性也在逐漸的下降,導致了各種病菌在打動種子內不斷積累,使花葉病毒病不斷加重。

2.3 病害防治技術

首先,在大豆種子選擇的方面,我們需要進行仔細的篩選,選擇不攜帶病毒或抗病性比較強的大豆種子進行播種,可以大大降低花葉病毒病發生的概率。另外,控制花葉病毒傳播的重點在于減少蚜蟲的數量。我們可以采用40%樂果乳油1000~2000乳液等殺蟲劑來控制蚜蟲的數量,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如若發現種植區域內有大豆感染相關病毒,要及時對區域進行隔離。對于病毒感染比較嚴重的地區,我們可以噴灑7.5%克毒靈水劑500溶液來殺死病毒,控制大豆植株的病情。

3 大豆褐斑病

3.1 病原體及其主要病狀

大豆褐斑病主要由大豆球殼孢菌引起,病菌主要寄生在有損傷的植株上,在度過冬天之后則進行傳播。此病菌主要是通過風雨來傳播,傳播后寄生在植株的表層,在溫度以及濕度都適宜的情況下則會導致病毒的爆發。主要病癥是植株葉片上呈現出黑色或灰色的不規則斑點,染病后期則會導致整個葉片枯黃,甚至導致葉片脫落,十分不利于大豆植株的生長,嚴重降低了大豆的生產量。

3.2 發生原因

不同大豆品種對于球殼孢菌有著不同的抗病性,對于抗病性較低的大豆植株則是極易引發褐斑病的發生。另外,褐斑病病菌對于溫度的適應性比較強,在常溫下都可以導致褐斑病的發生。

3.3 病害防治技術

首先,與所有病菌防治方法相同,我們要選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種來種植。其次,在一季的大豆收割以后,我們要及時清理土地中殘留的植株,防止病菌在植株上的寄生。必要的時候要對土地進行深翻,減少土壤中的病原體。在植株感染病毒之后,我們也可以采用藥物的方法進行治療??梢試姙?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溶液等來殺死褐斑病病菌,保護大豆植株,防止大豆產量降低。

4 總結

本文我們主要介紹了幾種大豆的常見病害,并簡單闡述了病害相關的癥狀以及其發生的原因,最后根據每個病癥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防止措施。通過文章,希望給相關的農業工作者一些建議,在大豆種植的過程當中能夠及時防治大豆病害,防止大豆產量的降低,促進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秀云.大豆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技術[J]. 植物醫生,2013,03:10-11.

[2]馬成云,于永梅,馬淑梅. 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大豆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化農業,2008,01:43-45.

[3]張玉梅.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 現代農業科技,2012,11:128-129.

猜你喜歡
褐斑病根腐病抗病性
不同藥劑對青稞根腐病的田間防效評價
分析蘋果褐斑病發生規律與防治措施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大豆根腐病的發生及防治措施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鑒定技術研究
雜交中稻新品種展示結果分析
蚯蚓糞有機肥的制備及其對不同蔬菜產量和抗病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