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栽培技術

2015-07-09 10:46馬惠波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真葉玉米螟苗期

馬惠波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154-01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該省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其玉米種植的規模和種植數量在不斷的提高,玉米的產量也迎來了新的突破。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需要我們做好很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及時的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進行重點的分析和研究,切實解決好農民群眾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山西省玉米栽培的實際情況,就玉米栽培技術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有一定的幫助。

1 選地整地

首先,選地。玉米是一種喜肥植物,對溫度和養分的要求較高,過酸、過粘的土壤都不適合種植玉米,因此在選地過程中應該選擇那些排灌比較方便,便于管理、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比較合適;其次,整地施肥。整地是保證玉米出苗全的一個關鍵基礎,選地結束之后應該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一般深耕的深度維持在30cm以上,達到地平、土細、墑情足以及肥力高的整地要求,整地結束之后按照玉米種植的行距防線開溝,每畝施入完全法腐熟的農家肥1000公斤,豆餅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將其施入溝內作為基肥。在整地過程中為了保證排灌的方便,結合整地還應該開溝做畦,并對四周的是排水溝進行修補,保證排灌順暢。

2 種子處理

首先,選擇良種。玉米品種的選擇應該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穩產、高產、品質優良的玉米新品種,選擇那些抗病性能優良,滿足市場需求的良種。目前,適合山西省廣泛種植的玉米品種有晉單84號、晉單85號、華科早18、大豐26、大豐30號、等玉米品種,在播種過程中一般直播使用重量為1.5~2.0公斤左右;其次,種子處理。在播種前應該曬種2~3天,購買包衣種子,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玉米地下蟲害的發生,有利于快出苗.最后,播種。在山西地區一般采用的播種方式為直播栽培。較少會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種。播種過程中,播種日期的選擇應該根據氣候環境的要求,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初進行播種。具體的操作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維持在120~140之間,高度維持在20cm左右,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cm淺溝進行種植,將處理好的種子播種與溝中,一邊播種一邊蓋土,蓋土深度為10cm左右,并用腳輕輕踏實。

3 田間管理

3.1 苗期的田間管理

苗期是玉米根莖葉生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根莖葉不斷分化進行營養生長,玉米龐大的根系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玉米苗期管理的重點就是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和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管理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定苗和間苗。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的原則進行間苗。定苗一般在玉米生長到5片真葉之后進行,每穴保留一株壯苗,同時及時的進行查苗和補苗工作,補苗過程中應該帶土移植,并澆足水,保證移植的幼苗能夠成活,如果田地中缺苗比較多,則應該采用補種種子的方法進行補苗;其次,中耕除草,玉米苗期需要進行中耕除草1~2次,中耕除草還要結合施肥管理,適當的進行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前淺,定苗后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最后,做好水肥管理。在玉米生長到5~6片真葉之后,應該及時的進行第一次的追肥,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在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后蓋上土,在苗期管理過程中,如果玉米缺水現象十分嚴重,需要及時的進行灌溉處理。在連續陰雨和積水的天氣下還應該做好田間的排水管理,改善土壤的通氣環境。

3.2 穗期的管理

首先,水肥的管理。在玉米生長到8~9片子葉之后,應該進行第二次的追肥,這次施肥的總量應該占總需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入復合肥10公斤,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還應該進行第三次追肥,這次施肥量占需肥總量的35%左右。每畝需要施入復合肥20公斤,施入氯化鉀10公斤,結合中耕培土施入。在玉米生長到9片真葉和15片真葉之后分別應該進行一次根外的追肥,每畝使用50g稀土或者10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田間噴施。玉米進入拔節期之后對水分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這時候如果缺水會嚴重影響到玉米的正常發育,影響玉米正常的授粉,所以在這個時期應該保證玉米田地的濕度應該在70%~80%左右。處于雨季的地區應該注意排水,同時還要做好這個時期玉米螟的防治,可以使用800倍液的是敵百蟲或者雙沖殺和Bt粉混合噴施,防治玉米螟;其次,中耕培土。在玉米穗期田間管理過程中,為了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玉米的生長活力,促進玉米根系不斷生長,穗期應該根據田間土壤和雜草的情況,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工作。一般情況下在玉米拔節期到抽雄期進行1~2次的中耕,增強地塊的抗旱能力。在抽雄前到大喇叭口期在進行一次淺中耕,消除雜草,培高土壟。

3.3 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這個過程中的管理是決定有效穗數的關鍵,此時應該做好上適量的補肥工作,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做好抗旱和排澇以及人工授粉工作,在玉米抽穗開花期以及玉米灌漿其應該及時的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需求。在開花期,如果遇到陰雨天氣應該及時的進行人工授粉。

4 病蟲害防治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藥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500倍液噴施。玉米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猜你喜歡
真葉玉米螟苗期
玉米苗期病害綜合防治要點
黃豆幼苗生長過程中第一真葉與第二真葉生理指標的比較
論玉米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淺談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術
煙臺地區番茄嫁接育苗技術要點
蔬菜嫁接育苗技術
論玉米螟防治措施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鑒定技術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對無患子苗期生長的影響
不同淹水時期與歷時對夏玉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