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薯高產栽培技術

2015-07-09 10:46黃廣輝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徒長甘薯中耕

黃廣輝

[摘 要]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 在甘薯新品種推廣應用的實施過程中, 除抓好宣傳發動等各項工作外, 就技術措施上主要從品種選擇、深耕細作、增施菌肥、雙行栽植、查苗補苗、適時追肥、防治徒長、中耕除草、減少翻蔓、除治害蟲等幾個方面實施,能夠有效提高甘薯的產量。

[關鍵詞] 甘薯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197-01

1 前言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 早在上世紀80 年代末就占居世界糧食總產第七位。在甘薯新品種推廣應用的實施過程中, 巖薯5號和龍薯3號更加適合我們縣的種植環境,如何提高甘薯的產量經過多方研究, 我們認為就技術措施上主要從品種選擇、深耕細作、增施菌肥、雙行栽植、查苗補苗、適時追肥、防治徒長、中耕除草、減少翻蔓、除治害蟲等幾個方面實施,能夠有效提高甘薯的產量。

2 前期工作

2.1 品種選擇

首先,要確定適合我縣種植的優良甘薯品種,在深入的研究之后,我們認為巖薯5號和龍薯3號更加適合我們縣的種植環境,尤其是巖薯5號。巖薯5號的株型半直立,莖葉生長勢強。頂葉紫色,葉脈綠色。葉形淺復缺刻。在1999年參加國家南方甘薯新品種區試之時,鮮薯、薯干平均畝產分別為2525公斤、636公斤,分別比對照金山57增產21.6%和17.6%,均居參試品種第二位。培育壯苗,適時早插,一般畝插3500~4000株,減少入土節數或采用直播以利于提高大中薯率。

2.2 深耕細作

甘薯原是多年生作物, 生育天數愈多, 產量愈高, 品質愈好。因此, 無論夏薯或秋薯都應力爭早插。據兩年實踐, 浙薯13、6025 品種應掌握5 月初開插, 5 月底完成最佳。扦插方式以斜( 深) 插為好, 因在大壟、高壟栽培條件下, 采用斜( 深) 插利于抗旱達到全苗。甘薯的產量由單位面積上的收獲株數和單株薯重構成。因此, 扦插密度與產量具有密切的關系。

甘薯約有80%的根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土層里。25厘米以下土層通氣性差,不利于薯塊膨大。因此,甘薯田耕層深度以25~30厘米為好。建立高產甘薯田,除應要求土層深厚、疏松以外,還要肥沃,才能不斷地供給脫毒薯所需的養料,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協調生長。

2.3 育苗移栽

2.4 增施菌肥

甘薯需大量施肥。據調查,每五百千克的甘薯需從土壤中汲取氮約為1.75 千克, 磷酸大約0.85 千克, 氧化鉀3 千克左右。從三者之間數據可以看出鉀元素對甘薯產量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在甘薯的施肥品種中,主張以有機肥為主。

根據巖薯5號和龍薯3號的基本特性, 在施肥的環節中主要依據大壟、高壟栽培技術要求, 每畝40~50 千克多元復合肥作基肥或25~30 擔有機肥加10~15 千克鉀肥( 或焦泥灰200 千克) 打底, 插后15~20天追肥,每畝施用尿素10 千克, 鉀肥5~7.5 千克, 以后看苗施肥促平衡。

2.5 雙行栽植

推廣大壟雙行栽的甘薯不僅耐旱抗澇,而且有利薯塊膨大,是實現高產栽培技術的主要環節。示范田一般壟距90~100厘米,壟面寬60~80厘米,壟底寬80~100厘米,壟高20厘米。一壟種雙行,株距40厘米,667平方米4500~5500株。無論春薯或夏薯,一定要足墑栽插。墑情差的應澆好窩水,達到栽一棵活—棵。栽前應用磷酸二氫鉀或甘薯膨大素浸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種植時要合理密植,根據種植期的時間,較早則密度稍低,反之密度宜大,要充分利用發揮群體優勢;同時種植應選擇晴朗的天氣,避免暴雨,若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最好將積水排干再定植。種植時要保留好的甘薯苗,篩選掉弱、病、異型苗。同時注意施根肥,種植后當天或次日用大量清水糞澆灌,促成活棵。

2.6 查苗補苗

種植甘薯前事先留好的預備苗,栽植完成大約七日后,逐一檢查,發現死苗或缺株,要及時進行補栽。為了抑制了頂部的生長優勢,要割去植株的抽芽,之后再用氮肥補充養分,確保其生長。

3 加強田間管理

3.1 適時追肥

甘薯作為種植物中高產的作物,其所需肥料較之一般作物來說也要多一點,尤其在我縣。我縣的地力水平在福建省中算是比較低的,在這種情況下,追肥的使用尤為重要,這是增產的關鍵。根據所選擇甘薯巖薯5號和龍薯3號的特性,我們選擇在插后十五至二十日左右后再追肥,用量為尿素10kg/畝,鉀肥6kg/畝左右,具體用量要根據種植的具體環境來決定。

3.2 防治徒長

在薯苗的生長初期之時,要將薯拐周圍發達的根須全部摳斷。防治徒長??梢圆捎枚嘈н蚣由暇S他靈4號噴于薯苗的團棵期和封壟期,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甘薯徒長。

3.3 中耕除草

在種植薯苗的種植中要及時進行除草,以免妨礙薯苗的成長,一般一個周期除草要進行2~3次,除草最好的時機在于薯苗成活后到封壟前。在除草的過程中要注意壟底深鋤,不要移動薯苗的位置,在除草后可以用培土來修復被損壞的土壤,可以防止害蟲,還可以達到排水等多種功效。

3.4 減少翻蔓

甘薯成長的階段在中后期之時,容易因莖蔓過多阻礙甘薯的成長,因此我們要可以采用提蔓的方法來減少翻蔓。在提蔓之時要注意先將莖蔓向上方提拉,注意控制力道,在莖蔓的細根被拉斷之后,將其放置在原處,也可以輕拿住在左右做細微的調整,但注意不要將莖蔓的葉子翻轉。以此來避免莖葉受到外力傷害,既可以減少平日所需的養分消耗,促進養分快速的分布到甘薯的各個部分,又可以抑制莖葉的徒長。

3.5 除治害蟲

蟲害使影響甘薯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我縣的地理特點,經常發生的病害主要為蠐螬、地老虎和蟋蟀等,這些病害主要要以預防為主,再進行綜合的治理。

蠐螬、地老虎和蟋蟀 地老老和蟋蟀主要危害甘薯上部, 蠐螬則危害地下部塊根。我們采取3 種防治辦法: 深春耕, 結合灌溉、鏟除雜草, 殺滅幼蟲和越冬蛹; 拌毒土, 在整地作壟和中耕時, 用3%呋喃丹顆粒劑22.5~30kg/hm2 撒施, 殺死土內和土表活動的地下害蟲;毒餌誘殺, 用米糠和麥麩與40%樂果乳劑拌成毒餌, 37.5~ 60kg/hm2于傍晚撒在甘薯壟上進行誘殺。

4 結論

經過多方研究,我們認為以上品種選擇、深耕細作、增施菌肥、雙行栽植、查苗補苗、適時追肥、防治徒長、中耕除草、減少翻蔓、除治害蟲,這幾點是我縣種植高產甘薯的重要環節,巖薯5號和龍薯3號是我縣經過多方對比挑選后選擇的優良無害品種,希望通過這些措施,我縣的甘薯產量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為我縣的農業發展提供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書華, 曾祥忠, 劉安琴. 甘薯高產規范化栽培技術[J]. 貴州農業科學, 2003,

[2]徐秀艷. 無公害甘薯高產栽培技術[J]. 河北農業, 2015, (3).

[3]黃昌禮, 張楚文, 王陽青.巖薯5號高產栽培技術[J].城鄉致富, 2003,(6).

猜你喜歡
徒長甘薯中耕
徒長
中耕深松蓄水保墑技術
甘薯黑斑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
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研究與應用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準許銷售甘薯
如何防止洋蔥秧苗徒長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術要點
簡述玉米標準化生產耕作技術
甜甘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