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分析

2015-07-12 08:34王烈娟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美術學院6210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村寨山地手工藝

王烈娟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621000)

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分析

王烈娟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621000)

漢羌山地區域獨特的地理及人文環境,賦予其傳統手工藝豐富的民族特色和多樣化發展形式,它滿足人們對生活、生產、祭祀、宗教、節慶等諸多活動的需求,是漢羌山地村寨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也是漢羌山地村寨文化特色的亮點所在?,F代工業發展阻斷了傳統手工藝生存和發展道路,理性分析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對其保護和傳承活動的展開起到積極的作用。

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核心價值分析;意義

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為民間傳統手工藝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廣闊的空間。它服務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滿足人們對生活生產用具的功能要求,也滿足人們對美好生 活的精神寄托。在漢羌山地村寨獨特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影響下,該地域的傳統手工藝表現出更加獨特的功能價值和情感特征。它已經超越了單純意義上的技藝或是手工藝品的范疇,更多是漢羌山地村寨居民人們聯結情感的紐帶和精神傳承的動力。

一、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概況

漢羌山地村寨指漢族與羌族構成的多民族聚居區域,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北川縣、平武縣、茂縣、汶川縣、理縣,輻射范圍包括四川松潘縣、蘆山縣和陜西寧強縣、鳳縣。地理特征主要為丘陵與高海拔山區。漢羌山地村寨一般分布在適宜生存的河谷壩子、山腰臺地及高山森林地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漢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為民間傳統手工藝的多樣化發展提供可能。他們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是為一般民眾的生活生產需求制作的器物;使用簡單的工具,用純手工制作;利用當地豐富資源,就地取材;符合當地人的審美要求,表達勞動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制作者是當地人或當地匠人。

二、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生存現狀

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的生存現狀讓人堪憂。2012年12月至今,我對分布四川的北川縣、茂縣、理縣的漢羌山地村寨進行了多次的田野調查,絕大多數的傳統手工藝用具只能在當地博物館的陳列柜里看到,村寨居民大多也不再使用這些器物。

1.客觀原因

傳統的漢羌山地村寨居民生活基本在自給自足的狀態下延續,日常生活生產用具也依賴于祖祖輩輩傳承的手藝。隨著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環境的改善,大多漢羌山地村民選擇外出打工作為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個別村寨甚至出現季節性空寨現象。村民農耕方式和耕種內容也在悄然調整。某些羌寨開始專注開發以經濟作物種植及羌族名俗文化旅游為重點的村寨旅游經濟。這些客觀原因是導致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失去生存空間的根本原因。

2.主觀原因

漢羌山地村寨居民是傳統手工藝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日常生產生活實踐活動是評判技藝高低或優劣的唯一標準。在工業產品的侵蝕下,人們觀念里“好”的標準產生變化。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木質背水桶和水瓢,已經被塑料制品代替,人們認為這更衛生、更方便也更顯得時尚。這種現象導致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專職工匠,不得不放棄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另謀生路。多元化信息影響著人們對 “美”的評判標準。前后走訪多個村寨,發現色彩俏麗,圖形生動、寓意深刻的羌繡也成為單純以銷售為目的的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的復制和模仿其它旅游產品,使羌繡失去審美價值,阻礙了羌繡的傳承和發展。

三、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核心價值分析

1.樸實的傳統工業設計理念

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具有樸實的傳統工業設計理念,是生活智慧的集中體現。傳統手工藝創造了保障人們生活的“粗貨”,這些造型淳樸,就地取材制造的用具已經不符合現代生活需求,但蘊含其中的傳統工業設計理念卻是核心價值的體現。例如在漢羌山地村寨常見的尖底竹編背篼;稱重的斗和升;使用便利的獨木梯等。這些用具不論是造型還是功能都滿足了人、物、環境三方面的和諧統一。 a獨木梯是現在還能在村寨看見的一種原始簡單的生活用具,以一整段原木為材料,根據房屋的高矮和跨步的大小,用斧頭逐一砍出梯步,每一步僅容下成人的腳尖到腳掌部分,梯子兩邊沒有扶手,完全靠攀爬梯子的人用身體掌握平衡。由于村寨房屋具有防御功能,多數空間逼仄,這種造型的梯子,完全符合使用環境的需求。結合使用環境特點進行設計,是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現代工業設計的思考要點。b尖底竹編背篼是漢羌居民常用的生產運輸工具,造型特征為尖底圓口或方口。尖底造型即兼顧了人在負重身體前傾時的重心問題,也解決了途中休息時,背篼可插入亂石堆或松軟泥土的穩定性問題。用材選自本地竹林,隨處可得的加工材料,是這門編織技術更好發展和傳播的保證。更值得一提的是,背篼在編織過程中,從底部到頂端,用3-4圈不同顏色的環狀,作為度量刻度,可以根據背篼里所裝貨物的位置,來判斷負重數量,這些符號是每個村寨獨有的語言,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集體智慧的展現。這些早期的人機工學任然是現代工業設計的研究的內容,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觀。

2.民族情感符號的不可替代

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是漢羌兩種文化融合發展的物質體現,具有時代烙印和地理環境特征,本身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載體。當這些傳統手工藝制作的生產生活用具逐漸淡出人們視線時,附著在這些器具和技藝上的民族情感符號需要被永遠的傳承下去,它們是族群情感聯結的紐帶。a羌繡是羌族特有的傳統手工藝之一,羌族人喜愛在頭帕、衣服的領口袖口、圍裙、裹肚子、鞋面等處輔以羌繡,圖案多為云云紋或羊角花。漢羌聚居地區的羌民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也常用羌繡創造富含吉祥祈福含義的圖案。如羌族婦女常在圍裙上用挑花繡的針法,刺繡體態飽滿的蝴蝶,表達多子多孫多福的寓意。羌繡不論從技法還是從圖案的審美價值都遠不如其它繡種,但它獨特的民族審美觀、紋飾構圖法則及色彩搭配原則,蘊含著深厚的羌族歷史文化內涵。羌繡這門優秀的傳統手工藝的核心價值還遠不如此,更多的是它能表達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感,千針萬線刺繡出是妻子對丈夫、母親對孩子、少女對情郎的一片真心。

四、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核心價值的積極意義

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核心價值的正確分析,有利于更好的開展傳承和發展活動。漢羌山地傳統手工藝是漢羌地區特有的文化產物,是值得被保護和傳承的。近年來政府、企業、民間組織、高校研究機構都在積極的開展保護活動,尋求最佳的傳承方式,無疑都是在盡力幫助傳統手工藝生存下去。漢羌山地村寨傳統手工藝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地理條件下產生的,已經不被現代這個時代所接受。人們提倡傳承這部分的文明,不能單純的技術傳承,大部分手工制作的器物已經被機器生產所代替;不能只依靠非遺傳承人,無疑非遺傳承人都是優秀的民間藝人,但他們的年齡和眼界以及創新能力的匱乏,都注定不能全部肩負起傳承重任。筆者認為對這部分的文明傳承要分清主次,要順應歷史發展的規律,該消逝的就該自然消逝。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漢羌山地村寨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12EH123)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村寨山地手工藝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技術創新永遠在路上
——從我國第一代地鐵車DK1到山地城市地鐵車As
傳統手工藝與博物館
山地環境中景觀營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豎向設計分析
鄉村旅游開發中利益相關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為例
鍋巴粥
世界工藝文化之旅
手工藝·溫州發繡
別讓民族村寨毀于當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