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仿”在標識設計符號中的可視化表達

2015-07-12 08:34周孟熙武漢理工大學430070瓊州學院572022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模仿可視化符號

周孟熙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瓊州學院 572022)

“模仿”在標識設計符號中的可視化表達

周孟熙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瓊州學院 572022)

設計符號內容多樣,信息量豐富,如何實現在設計過程中設計符號的最優化傳達,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而將“模仿說”中原理與設計符號學、標識設計等領域結合起來,尋求一種標識設計符號的最優化表達。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目的。

模仿說;起源;本質;標識設計;可視化

當下社會意識形態、科技手段等不斷發展,各種新興產業也在蓬勃發展,生活節奏已經進入“快車道”的節奏。普通的信息接收已經跟不上我們的節奏,這就需要一種更新、更快、更易被吸收消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來適應當今社會——“讀圖時代”。在這種背景下,更容易被人們記憶、理解的“模仿”圖形越來越受到關注和使用。它的使用是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一劑強心劑,不斷刺激我們的眼球和觸動我們麻木的神經。

說起“模仿”,就不得不說一下藝術的本質。大部分人對藝術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了表面。藝術的本質具體是什么,也是說法不一,沒有過形成過統一的概念。歷史上也出現過許多論斷,如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勞動說、巫術說等。這些論斷的出現一方面積極的解釋了藝術的本質屬性,一方面也為“符號”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那么在標識設計中頻繁出現的各種符號語言,也有許多“模仿”的影子在里面。這樣互相結合,才能設計出簡潔、直觀、形象、有趣的形象,讓受眾快速的接受和獲取真實而豐富的信息,以滿足需求、優化信息的傳遞。

一、“模仿”的起源

在原始時代,人類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把握方式中,其根本是對生產勞動實踐的把握,并且以各種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其中“符號”就是人類原始社會對藝術把握的一種活動,也是人類原始生產勞動的一種活動。在這種物質前提下,即藝術是對社會生產活動實踐的把握,藝術本質的體現被概括為物質實踐的技術和技藝,是理所當然的事了。這些實踐活動其實也是人類摹仿自然的一種活動?!澳7抡f”作為理論體系則是由古希臘“藝術模仿自然”的思想逐步發展而來。很多哲學家和藝術家也對這一論斷做出了自己的見解。德謨克利特說“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是摹仿禽獸,作禽獸的小學生,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鳴學會了唱歌”。柏拉圖則認為,存在三個世界:理念世界、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F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摹仿,藝術世界則是對現實世界的摹仿,因而藝術是“摹本的摹本”??偟膩碚f,他的觀點是唯心的,認為藝術的基本特征是在于摹仿,并且是對于物質世界的摹仿。亞里士多德認為,摹仿是人的天性,是人皆有的,不應該受到譴責,而且因其能給人知識,還應給其應有的地位。達·芬奇在《畫論》中也提到:“畫家的心應像鏡子一樣,永遠把它反映的事物的色彩攝進來,前面擺了多少事物,就攝多少形象?!彼麖娬{的是摹仿生活。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模仿”的早期,也就是在柏拉圖之前,都是把模仿看成行為的模仿,一種簡單的意義。之后則賦予了它們新的認識意義,把藝術和技術區分開來。不論哲學家和藝術家等怎么去加以詮釋“模仿”,都改變不了“模仿”只是早期人們在探索美、發現美、理解美的一個原始理解。

二、“模仿”到符號的轉變

新時期以來,模仿說這一原始理論,正處于被慢慢衰落的趨勢。同時文學的發展也受到了市場經濟的沖擊。在西方現代、后現代思潮的影響下,各種藝術理論和批評方法層出不窮。例如,備受人們喜愛的各種模仿秀節目,在有的人看來,這是一種通俗的大眾的藝術,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演變,反之亦然。這就表明一方面思想開放和激變之后,是的藝術形態不拘泥于一種形式,產生了多種形式的流派。另一方面在藝術本身固有的傳統的概念和含義下,怎么在大環境下產生更深層次的發展。模仿說是否能有更加進一步的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不斷進步,各種信息充斥著每個角落,信息的大爆炸導致我們對接收各種信息出現麻木、遲鈍。那么“模仿”,模仿動物,模仿植物等都是成為了一種直觀的變現形式,聰敏的設計師借助圖形的生動,借助人們對普通日常事務的熟悉,以一種圖形、圖像的形式,直觀的表達出來,使之一目了然。這不僅突破文字信息傳遞的壁壘,而且在“模仿”出來的符號,更容易使受眾接受。被模仿的事物,都是具有代表特征的具體形象,在模仿過程中,把抽象的思維添加進來,使之成為更加簡潔、易懂的標識設計符號,使之傳達的信息更加準確。所以在使用圖形的時候,一定要與色彩、空間等結合起來,使之更具感染力。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缺陷,“模仿”也不可例外。在經過千年發展演變之后,這一缺陷也漸漸被人們所認知認同。如康德所說,模仿的結果是技藝的顯現,而非情感的自然流落。他說夜鶯的歌“如果被人們完全準確的模仿出來,這對于我們的耳朵是十分無趣的”。黑格爾認為,模仿中再現現實是多余的,沒有藝術價值。這種多余的再現也可以“看成一種冒昧的游戲,因為它總是要落在自然后面”,“靠單純的模仿,藝術總不能和自然規律競爭,它和自然競爭,那就像一只小蟲爬著去追大象”雖然模仿的缺陷明顯,發展未來我們也不可知,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模仿的發展歷程和脈絡對它進行,模仿在經歷了千年之后幾經沉浮,曾經也遭遇了最大的低谷,但是肯定也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三、產生的現實意義

現代的標識設計的特征是直觀、形象、易懂。運用形象化的表達方式表達出概括性強、簡明直觀、形象生動的圖形,并把它展示給受眾。在標識設計時,要善于在襯托、對比和夸張等多種表現形式上尋求變化,標新立異,創立出獨特的視覺效果。以北京奧運會標識為例,該組標識通過人的各種形態生動得展示了每個運動項目。模仿人做各種運動的姿態,把具象的事物抽象化,把人們的運動簡約化,標準化,運用點、線、面相互結合,線條的粗細的層次分明,易讀性很好。同時每個人通過對動作的解讀,使之具有很好的易懂性。由此可見,這個標識設計對于信息的處理來說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并充分考慮到了標識信息的傳遞的效能,通過對視覺元素的結構的秩序化、簡約化使造型語言具有鮮明的指向性;通過圖示具有的直觀性、形象性和易讀性,消除文字符號中枯燥的成分,強化標識設計中的認讀優勢,以便將清晰的思路可視化。

由此可見,由“模仿”設計的標識,可以充分發揮其優點,讓圖像和所要表現的信息交織在一起,搭建可視化的感官體驗,可以簡略復雜的記憶過程,幫助受眾能快速提高記憶效率。

四、結語

標識設計在當今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設計,通過“模仿”,處理成符號,在加強了趣味性的同時,也讓世界秩序化、條理化、可視化,成為標識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紀是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信息的可視化加快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直接、快速、高效的獲取信息。

[1]【德】康德.判斷力批判[M].宗白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2]【德】黑格爾.美學[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猜你喜歡
模仿可視化符號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自然資源可視化決策系統
思維可視化
學符號,比多少
自然資源可視化決策系統
“+”“-”符號的由來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初探
智殘兒童構音困難教學中的感悟
項目式模仿教學法在單片機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