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幼童便溺”輿情事件的建構分析

2015-07-13 05:44李海權劉曉偉
新聞界 2015年7期
關鍵詞:刻板印象建構

李海權 劉曉偉

摘要 近期,香港和內地之間發生了一起有關“幼童便溺”的輿情事件。究其根源,在于部分媒體對“制造新聞”的選擇使用,建構了不良的“擬態環境”,加深了兩地民眾之間的刻板印象,導致涉及香港和內地關系的事件容易被激化為輿情事件?;膺@種潛在的危機,媒體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推進媒體負責任的新聞建構,加強兩地信息的充分溝通,有利于凈化兩地輿論環境,形成健康的媒介擬態環境。

關鍵詞 建構;擬態環境;制造新聞;刻板印象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 李海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廣東廣州510632;劉曉偉,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廣東廣州510632

近期,香港和內地之間發生了一起有關“幼童便溺”的爭議事件。由于對該事件的過分解讀和消費,使兩地網民的聲音出現了兩極分化,矛盾迅速激化,成為影響香港和內地關系的輿情事件?!坝淄隳纭笔录绾螐囊粓銎胀ǖ?、并無多少新聞價值的糾紛迅速生發為一次輿情事件,個中緣由值得深思。此次輿情事件是如何由媒體建構的,如此建構的原因何在,應怎樣化解此類潛在的危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輿情事件的產生

香港“幼童便溺”事件最初發生于2014年4月15日。但直到4月19日,香港的《星島日報》以《內地夫婦搶“辱照”戰港男幼子旺角街頭尿尿遭拍下》,《蘋果日報》以《MK青年大戰內地人<前傳>有人搶嘢想走》《內地夫婦為泡尿襲港男》為標題,才對此事作了報道。由于這兩份報紙在內地影響力非常有限,并未引起內地網友的關注。

4月21日,這件既無新聞價值,同時也已喪失新聞時效性的事件突然在內地發酵。4月21日11:50,@鳳凰視頻發布了一段5分17秒的視頻,該微博以《孩子在香港街頭小便內地夫妻與港人發生激烈沖突》為標題,稱“畫面中沖突現場十分混亂,大人相互指責,孩子大聲哭泣。這對內地夫妻抱起孩子推著嬰兒車欲離去,被港人拉住嬰兒車阻攔。孩子母親反復強調‘洗手間排隊,孩子著急我怎么辦,現場有人始終高舉相機拍攝?!?/p>

筆者以新浪微博為平臺,對此條微博發布后47分鐘之內(4月21日11:50分-12:37分)的324條評論進行了計量分析,發現微博發布之初,42.3%的網友普遍認為此事呈現了一部分內地游客素質低下,并為此感到失望;39.2%的網友認為此事件中的港人有小題大做之嫌;還有18.5%的網友表示中立,認為雙方皆有過錯(表1)??梢?,此時微博輿論場中的聲音還比較平靜,反響不大。在態度方面也比較理性,并且對內地游客的批評聲音占據了多數。

但在隨后的12:37分,@閭丘露薇轉發此微博對該事件進行補充:“孩子當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親搶走相機和記憶卡,孩子母親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過眼報警,并且阻止夫妻離開,雙方爭執,青年遭人用嬰兒車推撞。警察到場調查后,父親無條件釋放,母親涉嫌襲擊被捕,準保釋,五月中需到警局報到?!盄閭丘露薇作為擁有336萬粉絲的大V,其轉發迅速引發了網民對該事件的關注。4月22日,@閭丘呂薇排上新浪微博綜合熱搜榜榜首,評論達到了7萬多條。截至當日17:00,該微博被排在新浪24小時熱門微博榜的第三位。這中間,因視頻并無“孩子母親打了路人一耳光”的畫面,@閭丘呂薇的微博開始受到網民的廣泛質疑,也使網絡輿論場對“幼童便溺”事件的態度出現大反轉。截止4月23日上午12:00,一份有12.8萬人參與的“你對小孩子在街頭小便的看法是什么?”的新浪調查顯示,其中有24%的網友表示“可以接受”,63%的網友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理解”,只有11%的網友表示“不能接受”。這與@閭丘露薇轉發微博前,42.30%的網友批評內地游客素質低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之,該事件在輿論空間中持續升溫,愈演愈烈。4月23日,新華社、人民網、《環球時報》《京華時報》《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都發文討論香港與內地游客該如何相處。也正是自這一天起,一份來自《北京青年報》的“內地幼童香港當街便溺調查,站立后地面并無濕跡”的報道在內地各大門戶網站廣泛轉載。這種報道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選擇性建構成分,凸顯了內地媒體在輿論場中爭奪道德制高點的努力。而這種基于道德高地而進行的話語建構,使得網上批評香港這種做法的聲音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部分香港市民采取“制造新聞”的手法,刻意夸大事件的影響。4月27日,約30名香港市民帶著大便形狀的玩具走進尖沙咀海港城進行示威,期間還數次利用大便玩具模仿前不久的內地幼兒在街上便溺的行為,主動制造新聞,引起媒體的廣泛報道。而這種做法引發了內地網民更加強烈的不滿?!坝淄隳纭笔录仙搅巳烁袢枇R、文化歧視層面,成為一起典型的輿情事件。

二、輿情事件的建構背景

正如我們在事件深描中所揭示的那樣,“幼童便溺”事件本身并無新聞價值可言。但如何由無新聞價值的普通事件,被媒體建構為一場不大不小的“輿情事件”。個中緣由,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兩地關系的媒體擬態環境

柏拉圖在《理想國》為我們講述了“洞穴”假設。在洞穴人的視野里,除了墻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至于別人在外面看到的一切不過都是他產生的“幻影”而已。柏拉圖的這個理論假設,為今天認識媒介環境提供了理論啟迪。由于人類無法經歷每一件事,在世界建構的過程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認識世界的方式無限擴大。但媒介為我們提供認識途徑的同時,也為我們建構了一個“擬態環境”。李普曼在《公眾輿論》中指出新聞媒體應該“像一道躁動不安的探照燈光束,把一個事件從暗處擺到了明處再去照另一個?!钡F實中的媒體卻很難做到,支撐發行量的并不是政治社會新聞。為了博取更多的眼球,一些媒體會涉足于五花八門的各個社會層面,刺激、獵奇、極端成為很多媒體的追求。對此,李普曼曾精辟解析道:“與我們的公共輿論有關的環境是通過許多渠道折射出來的:通過源頭上的檢查與保密,通過另一端的物質與社會障礙,通過飄忽的注意力,通過貧乏的語言,通過渙散的精神,通過無意識的情感叢,通過損耗、暴力和千篇一律?!泵鎸ΨN種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新聞媒介所能提供的“事實”和真正的“事實”有時并不是一回事。媒介呈現給我們的世界,使得我們信以為真,認為那就事實本身。實際上,我們往往只能生活在媒體建構的“擬態環境”之中。

長時間以來,媒體在香港和內地之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充當起了一些事件的放大鏡。媒體尤其大陸媒體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一般都能堅守媒體責任底線。但在一些不涉及原則性問題的社會話題時,一些媒體則喜歡故意制造內地和香港的“沖突話題”來博取眼球,甚至有些香港的不良媒體刻意制造話題,為公眾建構了一個不良的“擬態環境”。比如在內地和香港影響廣泛的“驅蝗”事件中,2012年《蘋果日報》《爽報》(已??┦紫瓤橇税抵S內地游客是蝗蟲的“香港人忍夠了”全版彩色廣告,導致部分港人與內地居民之間出現罅隙。2014年2月16日,大約100名抗議者呼吁特區政府限制內地游客數量,抗議者舉行示威游行爆發了所謂的“驅蝗運動”?!董h球時報》全球輿情調查中心于2014年2月21日至2月24日在內地7座城市以及香港普通居民中開展了民意調查。香港受訪者中,不贊成“驅蝗運動”的占到了59.5%,其中16.4%表示“感到憤怒,這是一種歧視行為”,43.0%表示“感到生氣,他們的做法有損香港形象”;贊同“驅蝗運動”的受訪者僅占24.9%。香港中文大學鄭赤琰教授也表示,大部分香港人還是溫和的,不會采取極端的行為,六成香港人反對“驅蝗”反映了香港人的普遍心態。但是香港大部分人反對“驅蝗”的事實并不能改變內地受眾的觀感。一份在內地7城市訪問調查顯示,78.8%受訪公眾表達了憤怒或生氣的不滿情緒。

這正如李普曼所揭示的,“偶然的事實,創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為真,這三種因素便會產生一種虛假的現實,導致人們作出激烈的本能反應。顯而易見,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像對待現實那樣對虛構的東西作出有力的反應,而在許多場合,他們還會制造這種虛構的東西并作出反應?!币虼?,當“幼童便溺”事件置于這樣的擬態環境中時,有關的負面情緒的輿論積累很容易被點燃,偏離就事論事的軌道,引發輿情事件。

(二)制造新聞的不良新聞價值觀

隨著香港自由行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內地游客涌向香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兩地的認同和融合,文化、經濟等各方面更是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融合共榮是主流,但一些小摩擦也是在所難免的。在一些不良新聞價值觀看來,融合不是新聞,大量融合、友好的事實本身不會引起媒體的興趣,沖突才是新聞,沖突越大,新聞價值越高。

近年來,像《香港女導游大罵內地游客貼“滾回內地”紙條》(《鄭州晚報》2013年12月24日)、《內地游客赴港旅游被珠寶店“軟禁”受辱》(新華網2013年2月18日)、《銅鑼灣街頭數十人身穿紅衛兵服裝,針對大量內地游客涌入香港現象舉行挖苦式抗議活動》(《南華申報》2014年3月16日)、《香港部分民眾欲“占領”旺角驅趕內地游客》(鳳凰視頻2014年2月24日)這樣的報道屢見不鮮,一些簡單的小事,經過媒體的建構,貼上兩地民眾“沖突”的標簽,便成了具有“新聞價值”的大事,報道也有了升溫的價值,被迅速轉載走紅,引起熱議和憤怒。在選擇性報道的同時,對“二次新聞”的挖掘具有聚焦放大效應,幾乎讓每條新聞從“個案”成為“普遍”,呈現給我們的是兩地緊張化的“擬態環境”,盡管這并不是社會事實。但這種選擇性報道卻使得“擬態環境”顯得真實可信,而“擬態環境”的惡化則又加劇了報道的選擇性,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這種對立情緒在部分香港媒體那里表現的更為突出。在“幼童便溺”事件中,香港的多家媒體選擇了“激烈”“刺激”“煽動”性的詞語,在事件沒有激化之前就一錘定音,企圖左右整個事件走向?!缎菎u日報》2014年4月19日《幼子旺角街頭尿尿遭拍下內地夫婦搶“辱照”戰港男》的報道聲稱:“中港矛盾無日無之,五一黃金周前,旺角街頭再爆內地客于港人沖突!……警方拘捕涉案夫婦,有途人上載片段,惹來網民瘋傳熱議,有人斥責內地客行為野蠻無理,……亦有人歸咎于自由行人數太多,政府再不控制自由行人數,沖突場面只會愈來愈多”?!短O果日報》2014年4月19日的報道《內地夫婦為泡尿襲港男》開頭一句便是“一泡童子尿加深中港矛盾”(以上重點符號為筆者所加)。這些報道中多處將此事上升兩岸對立的矛盾。包括標題在內,多數字眼本身就制造了一種“偽沖突”,以此借題發揮、煽風點火。隱藏在這些報道背后的卻是另一種野心,值得警惕。上海市政協港澳委員屠海鳴對此曾經撰文揭示道:“隨著香港2017年普選逐漸臨近,香港有些人和勢力開始‘小動作頻頻,西方反華勢力也借機插手香港事務,欲搞亂香港。近些年,一系列‘逢中必反‘逢內地必反之類的‘小把戲愈演愈烈,包括此次‘小便門持續升級的背后,隱約可見有一只‘幕后黑手?!?/p>

新聞價值是新聞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觀事實是否能構成新聞的標準,它包括時效性、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幾個基本屬性。以新聞價值來衡量“幼童便溺”事件,基本構不成新聞。事件發生的當天,并無香港媒體對此進行報道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單純的報道此事,并不能吸引大眾的眼球,“對第二落點”的追尋,一些媒體在不良新聞價值觀的作祟下,把此事貼上了“內地”與“香港”甚至是“中國”與“香港”對立的標簽。

(三)社會心理與刻板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香港回歸以來,在相互認同的過程中,香港社會的焦慮情緒越來越嚴重??梢哉f,很多事情都加劇了港民的焦慮情緒,“先是1997金融危機,后是沙斯(SARS),再之后是23條立法的爭拗。自由行帶來的副作用如社會治安、孕婦涌港、學生學位爭奪、嬰兒奶粉緊張等也日益明顯……另一邊廂,港幣貶值,香港國際地位邊緣化,社會的邊邊角角逐步內地化,更是讓香港人的優越感下降,打擊香港人的自信心?!迸c此同時,也要看到,內地在對香港的認識方面也存在不成熟甚至不健康的社會心理,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和對香港的支持,以及開通自由行刺激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初動機,都使得很多內地游客具有了一種“恩主”的心態,對香港社會的法治和文化不夠尊重,甚至有視之為“矯情”的心理。在這些背景之下,兩岸民眾心里都形成了一些刻板的成見。

大眾媒介不僅是“擬態環境”的主要營造者,而且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成見方面擁有強大的影響力?!霸诙鄶登闆r下我們并不是先理解后定義,而是先定義后理解”。在此事件中,內地父母在香港網民眼里已經成為反映內地市民普遍素質低下的一面鏡子;兩個香港市民在內地網民眼中也成為冷漠、歧視、矯情的所有港民的代表。在這種刻板成見的激化作用之下,小事迅速上升激烈的社會對立情緒。這正如李普曼所指出的,“小小的跡象就會把它們激發出來,而這種跡象有著多種表現,從某個確鑿的標志直到某個模糊的類比。一旦受到激發,它們就會把那些由來已久的老看法澆注到新見解之中,似乎這個世界又在記憶中得到復活?!倍@種刻板成見如此循環,最終會形成愈演愈烈的輿情事件。

三、媒體責任與健康擬態環境的建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幼童便溺”事件所引發的輿情危機已經逐漸淡化。但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內地和香港之間的媒介擬態環境惡化,稍有不慎,一點小事都有可能激化成為嚴重的輿情事件。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有效化解這種潛在的危機。在這方面,作為社會公共輿論公器的媒體責任重大,在建構健康的擬態環境方面也大有可為。

“幼童便溺”事件之所以會引起如此的轟動,部分媒體和微博自媒體不真實的信息傳播激化了矛盾的轉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社會責任、媒體責任是發布發一條信息時應該首先考慮的責任。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本質屬性,更是媒體人履行這些責任的基本要求。但在當前,一些媒體熱衷追求煽情性的轟動效應,熱衷通過將事件標簽化處理,使事件矛盾尖銳化、對立化,以此贏得受眾的關注。在報道有關內地和香港關系的話題時,新聞報道對真實與客觀的要求就更要精益求精。面對新聞事件,媒體首先要做的是細致、深入地調查、核實,而不是為了搶眼球急于發布新聞。媒體是公共新聞產品的提供者,肩負著維護公眾利益的社會責任,應以真正的新聞價值標準來選擇報道材料?!坝淄隳纭边@種沒有新聞價值的小事,被不斷炒作、連續報道,只能惡化兩地輿論環境。實際上,網民對媒體的炒作也非常反感?!堵摵显鐖蟆肪痛耸逻M行了一次調查。截至5月9號,共有170852網友參與了投票,其中44%的網友認為“媒體在事件呈現中不應有隱藏事實或惡意炒作的傾向”;只有8%的網友認為“小事化大,是內地與香港矛盾升級的又一表現”。

正如邱林川和陳韜文所說:“重要的現代社會事件都需要借助媒體。長年累月,政經勢力學會了運用、影響和操縱媒體,在事件上做文章。有的事,本來雞毛蒜皮,卻鬧得沸沸揚揚;有的事,本應關系重大,卻被遺忘?!薄坝淄隳纭笔录谋澈?,反映出有些人和有些勢力“逢中必反”“逢內地必反”的“小動作”。一些媒體成為這些別有用心的人的犧牲品,借題發揮、惡意炒作,導致了眾多媒體和網民的參與,激化了矛盾,產生了不良影響。據《華爾街日報》對中文讀者開展的調查顯示,79%的受訪者表示,經過這次事件后,他們不那么愿意去香港旅游了,17%的受訪者表示不受影響,4%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這些調查數據并不能說明真實的內地和香港民眾的關系,但卻反映出一件簡單的小事經過炒作,也可能會給兩地民眾關系帶來的影響。

在傳播學中,社會整合與認同是媒介理論的主要議題之一。丹尼斯·麥奎爾說過:“大眾傳播具有在廣泛大眾中凝聚零散個體的能力,或是透過一套共同價值觀念與信息,促進認同的形成?!泵鎸γ軟_突,媒體更多的應該有一種社會責任感,報道“沖突”并不是為了激化矛盾,而是解決“沖突”,實現認同。在內地和香港關系的報道中,媒體應更多地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炒作沖突。在這方面,有些媒體已經起到很好的示范。如《南方都市報》于4月23日發文《一泡尿引發的爭議》客觀、公正地陳述了事實之后,還刊登了一些香港人士的評論和觀點,如香港立法會議員、律師謝偉俊認為:公共場所拍攝不違法但道德上不合適較、輕微案件可能被要求簽保守行為、小孩隨地大小便監護人將被檢控;香港旅游界議員則認為:應有寬容態度,互相體諒兩地。加大宣傳,避免不文明行為;大公網評論員青蘿認為:希望兩地互相包容等等。報道還提供了一些帶孩子去香港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在香港可能觸犯法規的某些日常行為。4月28日,《南方都市報》又發出了一份報道,并未糾纏于孰是孰非、誰占據了道德制高點之類的話題,而是通過香港官方人士對此事的回應,對香港的相關法律和公共衛生的精神進行了介紹報道,表明公共衛生原則和香港法例是平等實施的,對所有人士,無論是香港市民及所有從外地到香港的游客一視同仁。這些報道本質上在促進雙方間信息的融通,客觀上促進了內地對香港法律制度的了解,為香港的市民的做法提供了一種可理解的視角。尤其是,此類報道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化解該事件,更有利于促進內地和香港的相互了解和溝通,化解以后潛在的危機。

綜上可見,不健康的媒體擬態環境、新聞選擇的價值偏離和偏激的刻板成見,是造成今天香港和內地輿論環境趨于緊張化的重要原因。破除這種困境,重在信息的充分溝通,重在媒體負責任的擬態環境建構。只有當兩地信息充分交流,當下來之不易的相互理解、團結共榮的良好局面才能長期維系。在這方面,媒體應摒棄建構迎合社會心理的煽情新聞,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猜你喜歡
刻板印象建構
建構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構,讓研究深度發生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建構游戲玩不夠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恢復高考至今圖書館員刻板印象變遷研究
污名視域下“屠呦呦獲獎事件”解讀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對運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