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楓橋經驗”的新時期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決機制探析

2015-07-15 02:28樓燁玲周伯煌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年8期
關鍵詞:解決機制社會矛盾楓橋經驗

樓燁玲 周伯煌

[摘 要]新時期我國社會矛盾呈現多元化趨勢,而“楓橋經驗”是具有中國特色化解基層矛盾并取得成功的典范。通過對“富有基層特色的糾紛解決方式”剖析,深入把握“楓橋經驗”的精髓,建構新時期社會矛盾的多元化解決機制,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的終極價值。

[關鍵詞]社會矛盾;楓橋經驗;多元化;解決機制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2015)08 - 0085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39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益多元化及沖突的復雜性更為明顯,由此決定了社會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迫切要求?!皸鳂蚪涷灐苯鉀Q矛盾機制可資借鑒,“調解在先”作為“楓橋經驗”的主要內容之一,其調解的矛盾范圍已并不僅僅限于民事案件,而且延伸到刑事領域。按照“以民為本”的理念,發揮各職能部門科學化的、以人為本的執政能力,通過調解制度來恢復社會和諧的人際、鄰里、宗族關系,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的終極價值。

一、社會矛盾多元化的現狀

新形勢下,社會矛盾糾紛不斷涌現,呈現出“主體多元化、類型多樣化、內容復雜化、調處困難化”的新趨勢。

(一)從糾紛主體看,多元化趨勢明顯、群體性糾紛激增

糾紛主體已由單一性向多樣化發展,由過去的公民與公民間的糾紛發展為公民與公民、公民與組織、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及他們之間的利益紛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民間糾紛的主體更多地由以往的公民與公民之間,向公民與經濟組織之間、公民與基層政府管理部門之間擴展。而且,矛盾主體相對集中在同一區域、行業,呈現出人員相對集中、利益訴求趨于一致、問題繁復的特點。

(二)從糾紛類型看,涉及經濟性、利益性的矛盾糾紛日漸成為主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糾紛類型增多?!叭纭奔m紛,即跨地區、跨行業、跨單位糾紛,“三勞”糾紛,即勞動、勞務、勞資糾紛,以及商品經營、貨幣流通、信托信貸、房地產開發、小區建設、企業破產、兼并、改造、股份、轉包、拍賣、優化組合、合伙經營、土地承包、買賣、租賃、勞資供應、集資提留、計劃生育和黨群干群矛盾糾紛明顯增多,各種糾紛不斷涌現。其中,涉及土地承包、征地、拆遷補償、勞務、債權債務和醫患等以經濟利益訴求為主要內容的糾紛數量大幅上升。這些糾紛涉及面廣,利益主體成分復雜,還存在群眾惡意上訪的現象,把矛盾轉嫁到社會、政府,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和諧發展。

(三)從糾紛內容看,矛盾糾紛呈現出繁復、持續和反復的特征

民間糾紛的內容也由以往家庭成員內部之間的婚姻、繼承糾紛或鄰里之間簡單的侵權、債務糾紛,發展為合伙投資糾紛、職工與企業之間的勞資糾紛、安全事故糾紛、城市建設噪聲擾民糾紛、物業管理糾紛、拆遷征地糾紛、村務糾紛等等。許多矛盾糾紛同時涉及民事、經濟、行政和刑事方面的內容,還夾雜著當事人的合法與不合法訴求,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過去,民間糾紛以家庭瑣事以及債務糾紛居多,大都通過居委會或村委會調解解決。然而在社會轉型時期,矛盾糾紛呈現出更加復雜多變的局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加大了法院的壓力,司法資源也不能夠合理利用。

二、社會矛盾中解決的現存困境

(一)受制于“訴訟爆炸”

由于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訴訟爆炸”現象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皳嘘P研究:平均大約1%的經濟增長,會帶動1. 6%的案件增長”。對于這種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其實并不足為奇。從這一現象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和法治思想逐漸深入人心,人們維權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這同時也加大了法院的壓力,因為大多數的人們心中用法律維權的途徑都只是停留在到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的案件就越來越多,產生了現在愈演愈烈的“訴訟爆炸”現象?!霸V訟爆炸”的現實危機使糾紛無法迅速得到解決,不利于及時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導致法院壓力過大,解決糾紛效率不高,難以發揮其重要的社會功能。

(二)傳統人民調解制度的局限性

受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影響,我國民間糾紛大多通過人民調解等非訴訟的方式解決。這被稱為“東方經驗”,為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所借鑒。但我國持續多年、經驗豐富的調解制度似乎越來越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呈現出持續下降的態勢。有統計數據表明,全國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的糾紛總數與人民法院受理一審民事案件的總數,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7:1降至現在的1.7:1。隨著人們法治意識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發展、案件內容的日趨復雜化,人們開始懷疑調解的效力,更愿意相信訴訟的效力。但繁多的案件反而會降低司法活動的工作效率,是對訴訟資源的變相浪費。人民調解在緩解國家法與民間社會規范之間矛盾沖突方面的作用卻可能非常有限。

(三)現行糾紛解決機制不成熟

我國糾紛解決方式多樣,但總體來看,我國現行的糾紛解決體系解決糾紛的效力不高,結構、布局不合理。另外,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法治意識加強,過于倚重訴訟解決糾紛的觀念一時難以改變。各種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之間發展不平衡,如人民調解制度,雖然在形式上比較規范,組織化程度也比較高,在實踐中作用突出,但是有些則是形同虛設;尤其是適應現代社會和技術發展的專業的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發展緩慢,消費者糾紛和醫療事故糾紛以及知識產權糾紛、保險索賠等解決機制要么運作不暢,要么付之闕如。

三、新時期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決機制的構建endprint

(一)完善立法使我國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決機制有法可依

伴隨著新時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訴訟爆炸”現象的出現,傳統人民調解制度與時代脫節這一現象凸顯反映出我國在這方面的立法的不足。我國雖制定并通過了《人民調解法》,但是該法在社會實際實施運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足與欠缺,面對解決日趨復雜的各類糾紛的需要各類非訴糾紛解決方式應運而生,另外還有許多非訴訟性質的糾紛解決方式,包括仲裁、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以及極富中國特色的信訪制度。但對于各類制度的詳細法律規定和各類制度間相聯系的法律法規比較缺乏。為使各類矛盾糾紛的解決有規則可循,應就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進行立法,可先進行地方性立法,待條件成熟后再實施國家立法,同時要借鑒國外先進的立法,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創制中國特色的糾紛解決法。做到在實體上,應該包括行政調解的范圍、有權進行行政調解的主體、調解的原則、調解主持人的任命和權利義務等;在程序上,要規定調解的開始程序、準備程序、調解程序、保密或公開程序,以及調解協議書等,進一步突出法院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和功能,突出民本思想和社會自治精神,強調各種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與司法的有效銜接。

(二)積極探索和完善適應中國國情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在促進社會多元化矛盾解決的過程中,應著重考慮糾紛解決權優化配置這一重要問題,將國家通過法院所壟斷的糾紛解決權逐步地向社會回歸,實現糾紛解決機制的從國家到社會的逐步轉變,在法院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周圍建立多種形態的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構造出一套“以社會為依托、以法院為核心”的糾紛解決系統。充分借鑒西方先進ADR模式經驗,結合國內社會、經濟、司法發展實情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一是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情報信息網絡。暢通人民群眾利益訴求的表達通道,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并將意見建議的辦理情況進行定期通報。二是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信息的收集、報送和分析反饋機制,積極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分析治理,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社會矛盾糾紛解決的發展動向,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糾紛分流機制。三是構建科學合理的糾紛解決體系。搭建對各種糾紛解決機制進行協調的平臺,積極發展與培育科學的行政調解機制和民間組織、行業組織的糾紛調處機制,制定非訴訟糾紛解決規則體系,當然也要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理性的糾紛解決觀念。

(三)預防為主和就地解決

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應依靠發動群眾,消除隱性矛盾。如在農村里通過信息員每月兩次摸查轄區中的矛盾糾紛等不穩定因素,及時掌握涉及可能影響穩定的情況。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評價體系,保障公民基本人權,切實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及時消除矛盾,解決糾紛,構建一個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構建群防群治的組織網絡,確立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組織網絡,在每一個鎮、每一個街道設立“解決糾紛服務中心”,村、社區建立組織網絡,及時將社會矛盾糾紛動態向“解決糾紛服務中心”傳達,以便抓“早”抓“小”,能夠及時化解社會矛盾,早發現早解決。當然也需要強化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素養。

參考文獻:

[1]諶洪果.“楓橋經驗”與中國特色的法治生成模式[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 (1).

[2]馬懷德.社會矛盾化解與行政訴訟制度[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9).

[3]沈恒斌,吳少鷹.新時期社會矛盾糾紛的表現形式及其多元化解決機制構建思路[J].法治論壇,2007(1).

[4]楊燮蛟.轉型期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以浙江“楓橋經驗”為視點[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5).

[5]范愉.中國非訴訟程序法的理念、特點和發展前景[J].河北學刊,2013(5).

[6]劉子川.新時期對“楓橋經驗”的認識[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9(2).

[7]湯櫪鈞.“楓橋經驗”與構建中國特色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0(6).endprint

猜你喜歡
解決機制社會矛盾楓橋經驗
檢察機關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問題檢視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機制研究
非正常涉訴信訪解決途徑探索
如何在刑事申訴中發揮控申職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訴罷訪
用社會矛盾的方法論分析中國存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矛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