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空無內容

2015-07-17 01:59黃小霜
亞太教育 2015年18期
關鍵詞:教科書價值觀教材

文/黃小霜

教科書為教育活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之間承擔了重要的作用。但教科書的容量是有限的,并不能涵蓋所有的文化及知識,這就造成了教科書在內容上存在了一些缺失,而這一部分缺失的內容便是“空無內容”。這種缺失會造成什么影響?我們應當怎樣避免這種缺失?筆者將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

一、空無課程與教科書的空無內容

1979 年,美國學者埃利奧特·W·艾斯納開始關注并對此提出相關的理論。他在《教育想象——學校課程的設計與評鑒》中提出“學校沒有教什么同學校教了什么同樣重要”的觀點,強調應該審視學校計劃的思想領域以及觀念以確??諢o的內容是遴選而不是無知的結果。[1]在艾斯納看來對教什么和不教什么這兩個問題的研究同等重要,它是從空缺而未規劃的角度去檢討、充實既有課程。[2]提出了“空無課程”的觀點,來完善學校課程的盲區?!翱諢o課程”即課程體系或教科書中理應表達卻實際上沒有表達或表達不足的知識、情感或價值觀等。[3]

有研究報告指出“課堂上所發生的95%的情況與教科書或多或少地發生著聯系”。[4]而這部分“應該”有的內容就是對社會、學生個體有積極引導的,不可或缺的,卻被排除在教科書之外的知識。

二、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空無內容

1. 生命意識內容的缺失

近年來,因為學業壓力或家庭原因選擇輕生的中學生與日俱增。僅06 年就有130 名中學生選擇輕生,并且這個數字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一連串的事件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學校加強生命意識教育,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是教育必須涵蓋的內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狈e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該包含正確的生命觀,生命意識教育關乎到我們每個個體最切身的利益。

縱觀現行版高中語文教材,其中涉及到的生命意識教育的課文有16 篇。雖然高中語文教材涉及到生命的課文也比較多,但是教師和學生也并沒有意識到這些課文折射出的生命光輝,沒有認識到這些課文升華出的珍愛生命的主題。

2. 女性文化的缺失

據數據顯示,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一共選編了65 篇文章。其中人物角色數量,女性角色占據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而男性占據三分之二,但很多篇描寫女性主人公的情感經歷和生活狀態的課文卻是由男性作者創作,女性作者僅3 人。相比男性作家筆下所描寫的女性,女性作家筆下的女性情感更加細膩,也更貼近女性真實的心理。

男女作家的比例懸殊,導致女性作家在這套教材中幾乎失語。男性作家帶著有色眼鏡去描寫女性人物,用他們自身的視角去描寫女性的世界、女性的感受,這并不能樹立起一個完整的女性形象。對女性角色的省略和忽視,導致學生們對男性角色價值觀和經驗的認同,使女性成為男性的襯托,讓學生產生女性是弱者的誤區,必須依附于男性的強大。女學生們無法正確了解自身、正視女性經驗,形成不健康的兩性觀念和人格。使課程這種理想社會下各群體的“共同文化”成為子虛烏有之物,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和長遠發展無疑是不利的[5]。

3. 多元文化格局的貧困

21 世紀世界日益發展的今天,國與國、人與人的關系更加密切。各國聯系更為緊密,各國文化也多元共生,形成互為交融的文化格局。語文是與社會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學科,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響,語文教科書也當然要積極地適應這種文化格局。當前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外國文學作品共14 篇,選文的來源僅有美國、法國、英國等歐美國家。選文涉及的國家較少,涵蓋面不足,拉美和非洲國家幾乎沒有。選文來源多樣化可以使學生學會理解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文化,做出理性的判斷;反之,選文來源單一化則會對中學生的人生觀形成造成不良影響。

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就要接受和適應其他國家和其他地區的教學理念和內容。首先,這要求語文教學跳出僅有的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外教學實踐,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高自身素質。盡管目前高中階段已經有一些課外實踐教學,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強調分數,這就是在多元文化中的一種自我封閉。其次,在適應這種挑戰時應該考慮到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的特點,考慮到哪一個更符合教學規律?!蛾套邮钩愤@篇作品,大陸教科書把它編排在愛國主義這一主題里,但是臺灣教科書把它編排在聰明智慧這樣的主題里,最終選擇哪一個,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學情。

4. 核心價值觀的缺失

當今世界聯系緊密價值多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秶抑虚L期教育發展與改革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綱要》)就明確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如何在語文課程中,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努力改革課程的內容、結構和實施機制?!?/p>

現在一般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會從這三個方面出發進行備課,但是最終會止步于語文能力訓練,沒有深層次的結構升華。在新課改視野下, “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相當于傳統的“雙基”教學,還不是“三基”教學,屬于表層教學,還不是深層教學。[6]。以《荷花淀》教學為例,這篇文章屬于詩話小說,語言簡樸,意境清秀,向讀者展現了一個風景秀麗,如詩如畫的鄉村,教師在教授這篇文章時應該引導學生從語言和意境兩個角度分別展開鑒賞,最終遷移到價值觀教育,而不是停留在表層的知識性學習。學生在鑒賞意境時,應該多關注課文是如何進行描寫,為何要這樣描寫。畢竟,“意境”這個重量級概念,涵蓋了中國傳統藝術所有門類的藝術特征,更潛藏著中華民族“中和之美’的審美價值追求。[7]

語文教育有責任在教學生認識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是非判斷,建構與社會文明相關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語文學習,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但是目前語文課堂并沒有注重價值觀的養成,反而偏重于語文知識學習,不教或少教學生價值判斷。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語文課就應該選擇有利于中學生積極發展、形成美好個性的內容,使其利用所學知識來處理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三、如何應對教科書中的空無內容

教科書中的空無內容對于學生、社會以及知識本身而言都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對自身成長、社會發展有價值的內容,這些缺失的內容造成了教育體系的不完整,導致對學生教育存在空缺,對社會的發展也造成不良影響。為此,面對在教科書中出現空無內容,筆者認為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 從教科書編寫者角度

(1)教科書編寫者應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學術境界

教科書的編寫是根據課程標準來制定的。如果課程標準本身就存在缺失,必然導致教科書的內容有缺失。要減少教科書的空無內容,首先應當完善課程標準,確保課程標準達到要求;其次,教材的編寫與審查也是形成教材必要的環節。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的世界,到底哪些內容入選課本這都由編寫者決定,因此教材編寫者應該減少個人主觀因素對教材編寫的影響,這就要求編寫者不斷擴大自身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

(2)編寫教科書的多樣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苯滩木帉憫撟⒅囟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內容都應該有所采納。要平衡男女作者的比例,增加女性角色的課文,使正處于心理發展期的青少年對男女意識有正確的判斷。由于教科書的編寫是依據課程標準,而課程標準是受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影響的,因而教材內容常常重在體現主流文化。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色彩的文化和知識就極容易被忽略,因而增加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地方特色課文是不可或缺的。

(3)及時修訂教科書,更新知識體系

當今世界科學與信息技術急速發展,社會結構日新月異,互聯網拉近了國與國、人與人的距離。18 世紀知識更新周期為80 ~90年,到20 世紀80 年代則縮短為3 ~5 年,90 年代縮短為2 ~3 年,而計算機技術知識在20 世紀90 年代后期只需幾個月就可以更新一次。[8]新知識迅猛增加,伴隨著舊知識的不斷老化,在這樣條件下,如果課程標準不能與時俱進,教材不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就是陳舊不實用的知識。教材如果不能提供給學生新的文學內容、新的文學形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就日益減少。因此及時更新教材內容,使知識與時俱進是教材編寫和審查工作委員會必須進一步落實的。

2. 從教科書使用者角度

在教學活動中,教科書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師通過教科書向學生傳授講解知識,而空無內容的存在就為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提供了機會,為教師教學開辟新的領域。當前教學實踐中,教師過多的以來課本,習慣于照本宣科,一講到底的模式,要解決這種現狀,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改變教學理念,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教學,同時也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發現教材中的空無內容。盧遜曾指出: “教科書是文本,有多義性和詮釋空間,教科書的用途和用法也很多樣,它不是真理的載具。這樣想,教科書和使用者就都可以得到解放而獲得更廣闊的空間了?!保?]這就要求教師打破習慣性思維,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學術水平,并且接受學生打破常規的學習模式,允許學習上不同答案的存在。

教科書的另一個使用者就是學生,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個工具。教科書容量的有限性決定了一些應該入選教科書的內容被舍棄,因此,學生應該更新學習理念,明白教科書并非是知識獲取的唯一途徑,應該在課本之外廣泛地涉獵其他知識,做到博覽群書?,F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型,教師對必修教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學生應該利用課外時間,借助選修教材,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閱資料把必修教材缺失的內容補充完整,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生要改變過去接受型的學習方式,通過自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一個問題的探索,要自己先收集資料,然后在老師的指導和點撥下,根據資料對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也離不開合作學習,應該充分利用每次“交流會” “小組合作”的機會和其他同學討論交流。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利于學生間的知識互補,創造性的填補缺失內容,開闊了思維。

[1](美)埃利奧特. W. 艾斯納. 教育想象:學校課程設計與評價[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李祖祥,論教科書空無內容的內涵與類型[J]. 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 (12):15 -17.

[3]賀紹棟,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教科書“空無課程”探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3).

[4]課程教材研究所編. 教材制度沿革篇(下冊)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賀紹棟. 教科書“空無課程”現象的社會學分析[J]. 教育學術月刊,2012 (2):70 -72

[6]鐘啟泉. 打造教師的一雙慧眼-談“三維目標”教學的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0,(2):4 -7.

[7]李永妃. 語文課程價值觀教育的空無與應對[J]. 欽州學院學報,2013 (1):46 -49.

[8]盧遜. 教科書與教師[J]. 基礎教育課程,2005 (10):43 -44.

[9] 郭強. 現代知識社會學[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教科書價值觀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備急千金要方》:中醫急診教科書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對一道教科書習題的再探索
被藏起來的教科書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