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教材循環使用的思考

2015-07-20 22:13呂濤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6期
關鍵詞:課本美術學科

呂濤

美術教材循環使用從執行至今,對于循環教材的使用,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作為一名農村最基層的美術教師,親身經歷了教材循環使用的方方面面。從教科書循環使用的現狀、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期待引起關注。美術循環教材無法適應教材的頻繁更新;美術教材循環使用切斷了學生與教材的聯系;美術教材的循環使用助長“學科歧視觀”;循環教材的保管消毒、防污防損措施不力;教材的循環使用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教材循環使用各地執行不一。

美術教材循環使用現狀問題思考從2008年開始,按照相關規定,我區開始實行教材循環使用制,納入循環使用的教材包括:小學《美術》《音樂》《科學》《信息技術》。從執行至今,算起來也6年有余了,對于循環教材的使用,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作為一名農村最基層的美術教師,親身經歷了教材循環使用的方方面面,個中滋味,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我鎮循環教材使用的現狀

我校為農村中心小學,學制五年。全校共19個教學班,平均每個年級平行班4個,專職美術教師2人,每人每周19節課,無專用美術教室。新華書店每學期開始按照年級學生數的1/3配發教材,也就是4個平行班只配備1.5個班的教材。關于教材的循環使用,學校也沒有出臺相關使用保管辦法,只是有美術教師單方執行。美術教材的使用采取課前發、下課收的方式,每個課本編上號,四個班輪流使用,學期結束后統一收回,存放于學校專門用來發放教材的屋里,期間的防潮、消毒、整理更無從談起,也就是這些書都被打入“冷宮”,自生自滅,等候“善后處理”,反正還有下學年1/3的新書配發再用。

這樣的現狀,在我們學校已算是不錯的了。另外,我校所轄的6處村級定點小學,由于無專兼職美術教師,美術課干脆就不上,自然也就無從談及教材的循環使用問題了。在這些學校循環使用的教材根本就不發,從書店配發過來直接扔在倉庫里,從未與學生見過面。學生一年到頭根本就看不到美術課本,境遇可嘆!學生課余自由翻閱美術書依葫蘆畫瓢的一點美術愛好業已成為奢望,一些原本喜歡畫畫的孩子,也漸漸地不喜歡畫畫了,因為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的課本,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比起這些,我們中心校的孩子幸福吶!

二、美術教材循環使用中暴露的現實問題分析

1.美術循環教材無法適應教材的頻繁更新

教材內容的學習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如語文課本中加入北京奧運會、神七飛天、汶川地震等內容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隨著時代的發展,教材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會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知識點的不斷更新、或是版本的更換以及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隨時吐故納新,不斷充實和完善。如此一來,美術教材的循環使用就無法適應這種頻繁的更新。

2.美術教材循環使用切斷了學生與教材的聯系

學校教學的三要素是由教師、教材、學生組成的,教材在教師與學生之間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而如今教材的循環使用斷然切斷了學生與教材的聯系,這種紐帶橋梁沒有了。美術素養的形成僅靠教師區區40分鐘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美術教育是一個審美過程,學生必須面對美術作品反復體會、盡情欣賞才能完成,精彩范例、優秀作品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時下一些美術教材中的內容有著很強的活動性、操作性、延展性,而課下學生手頭沒有了美術課本,美術課本失去了應該發揮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成為一句空談。

3.美術教材的循環使用助長“學科歧視觀”

長期以來,被列入教材循環使用的這些學科在人們心中始終是“小三門”,“副科”的觀念在大眾心中甚至是從教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副科”的角色讓擔任這些課的老師心生尷尬。在這種背景下這些學科教材的循環使用進一步削弱了學科地位,更加直觀地加深了人們“這些學科不重要”的錯覺。筆者就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尷尬:與學生家長交流,當家長得知筆者從教的學科是美術時,就直言不諱地說“美術不就是畫畫嗎?是副科,我要找語文、數學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其漠視狀根本就無視筆者的存在。還有的家長平時整理學生的書包時,沒有看到循環使用的學科教材,就誤以為這些學科不重要或者學校根本就不開設這些課,以致任這些課的教師要求家長配合一些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動。更有甚者,有的學校明明有專職美術教師,但學校領導偏偏讓其教語文、數學,以填補語文數學師資的虧空,這樣不但加劇了人們心中的“學科歧視觀”,而且還造成了專職美術教師人才的浪費。

4.循環教材的保管消毒、防污防損措施不力

現行循環使用的教材大多在裝訂上采用“騎縫裝訂”的方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脫頁、掉皮等現象,有的班的課本用不到學期的一半,破損率就已經有50%了,一個學期下來,教材的破損率高達85%以上。加之在收發過程中的循環傳遞,學生的個體素質差異、衛生習慣等原因,課本上也會出現無損、亂涂亂畫甚至涂寫不文明詞眼的現象。再有學期末收回的教材由于缺乏必要的保管消毒、防污防損等措施,儼然成了“一紙垃圾”,這樣不僅給教師上課、學生學習帶來很大的不便,而且還存在著極大的衛生隱患。有的家長說:“我情愿多拿些錢,也不愿讓孩子用別人用過的書?!边€有些家長擔心:書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攜帶病毒,威脅孩子健康。

5.教材的循環使用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

以我校來說,在實際操作中,兩位專職美術教師上課前將教材發給學生,下課后再將書收回。教材由教師統一保管,這樣一來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負擔,因為每天連堂一貫上三節課,往往是在一班上完課就匆匆將書收回,再趕場似地再轉戰到二班,發、收,如此再連趟轉戰到三班,其間學生臨摹課本中的作業還沒完成,也無暇顧及,沒辦法,還有下一個班的課在等著呢。另外,兩位美術教師還擔任著學校宣傳欄的設計與布置工作,臨時性的工作也不少,這樣往往是剛忙完臨時性的工作,就匆匆趕到教室上課,再加上發收課本會占用一定的時間,使本來就緊張的課堂時間再度“縮水”,影響了教學的正常進行,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三、美術教材循環使用的再思考

誠然,在看到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也不排除教材循環使用的積極作用。但冷靜之余,這些好處能經得住現實的考量嗎?

是的,教材循環使用可以減少耗材,改善生態環境,可是反思近年來一直推行的“限塑”“限用一次性餐具”,其效果又如何呢?還有,一方面,是鼓吹循環教材的好處;另一方面,出版社非法牟利,地方教材、教輔材料大行其道,所浪費的耗材也不見得比印刷正規教材用的少,這難道不是荒謬嗎?不是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嗎”?筆者認為,為了基礎教育的推行,為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加大教育事業的投入,教材的出版印刷的耗資為必須也是應當的,又何談浪費呢?

我想,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學期伊始手捧新書、沐浴書香的美好回憶,可如今教材的循環使用,使得這種經歷不再有。試想,一個嶄新的新學期,一個對新學期充滿期待的學生手捧滿是皺褶、污損難堪的課本,內心會是怎樣的一種失意!

猜你喜歡
課本美術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