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合力打造農產品“金字招牌”

2015-07-21 05:28
食品界 2015年7期
關鍵詞:金字招牌標志農產品

晉祠大米、交城駿棗、芮城花椒、古縣核桃、右玉羊肉……山西省農業廳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山西已有98種農產品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在全國排名第三。

“地標”是一種無形資產

農產品地理標志既是一種標識,也是一種無形資產。如果使用得好、保護得好,可以帶活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然而,由于缺乏長遠規劃,以及品牌開發保護工作滯后,山西部分地理標志農產品出現“申請熱、使用冷、效果差”的現象,遠沒有取得與其資源稟賦相稱的市場業績,其產業化發展更面臨巨大困難。

業內人士建議,各地應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做好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管保護,確保品質提升和產品質量安全,從而發揮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推動特色農業和農業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命名的農產品。2007年,農業部頒布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自2008年2月1日起全面啟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

近年來,地理標志商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了具有地域特色農產品的“保護傘”和“興農富農”的助推器。據統計,目前全國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已有1200多個。

作為12個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試點省份之一,山西省近年來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端,南北跨度大,地理氣候多樣,農產品種類豐富。小谷子、雜豆、蕎麥、燕麥等雜糧種類齊全,產量和品質在全國名列前茅,被譽為“小雜糧王國”。此外,山西的蘋果、紅棗、核桃產量均居全國前三位,干鮮果品質優良。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山西省可登記保護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有180多種。

山西省農業廳副巡視員趙安澤說:“農產品地理標志不僅僅是地區標志,它讓農產品有‘名有‘姓闖市場,是農產品贏得市場競爭的有力保障,也是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p>

但在普通消費者心中,地理標志農產品這個名詞還顯得有些陌生。記者近日在太原、運城等地走訪多家大型超市和特產市場發現,山西省大多數獲得地理標志的農產品,并未在產品包裝上使用地理標志圖案。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名購物的市民,幾乎所有人都明確表示不曾聽說地理標志農產品這一名稱。

運城市臨猗縣萬寶果品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萬保說:“臨猗蘋果早在2013年便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但我們合作社對外宣傳還是吆喝‘萬保牌蘋果這一自己的牌子,幾乎不使用‘臨猗蘋果地理標志?!?/p>

山西省農業廳名優產品開發中心副主任楊世平表示,現在不少地方對申報地理標志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但由于缺乏長遠規劃,申報成功后對品牌的開發保護等工作也沒有及時跟上,導致申報初衷與實際效果大相徑庭,陷入“申請熱、使用冷”的窘境,產業化發展面臨困難。

“地標”沒帶來可觀效益

據了解,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需要經過調研規劃、資料準備、產品檢測、評估申報、專家評審、國家審批等諸多程序。然而,除少數品種外,山西省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并未帶來預期的經濟效益,突出表現為品牌不響、產業龍頭不強、產業鏈不健全,很難成為帶動一方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以我們這里出產的‘芮城花椒為例,由于缺乏龍頭企業帶動,一家一戶又沒有能力推廣地理標志,因此年產值與保護前相比沒有多大變化,僅是名稱獲得保護,實際效益不大?!鄙轿魇≤浅强h中夭鄉花椒種植戶李永全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地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多數沒有實現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標準和統一管理,各自為政、分散經營很難形成推廣地理標志產品的合力。

運城市農委區劃名優中心主任李社民說:“地理標志產品具有公共性,同一區域內,一個企業可能會坐享另一個企業的宣傳成果,一些已建立了完善產銷體系、市場聲譽較好的經營者,還擔心共用地理標志會導致魚龍混雜,因此,企業更愿意花精力宣傳自己的牌子?!?/p>

太原理工大學教授黃云霞認為,之所以出現“地標”農產品申請時轟轟烈烈、申請后銷聲匿跡的尷尬局面,政府及企業對保護開發重視不夠、投入不夠是主要原因,再加上地理標志產品的社會關注度不高,消費者對此較為陌生,持續投入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楊世平說,山西農產品及其制品有著自己突出的特色,但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并沒有形成以標準規范生產、以標志保證產品質量、以品牌促進銷售的良性機制,產業化發展的路子走得比較艱難。

多方合力打造“金字招牌”

業內專家認為,農產品地理標志是公共資源,而相關產業發展壯大又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就需要政府制訂發展規劃,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企業積極參與,不斷整合政策、資金等資源,共同培育地理標志產品品牌。

“農產品地理標志價值的體現,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和龍頭企業的帶動?!鄙轿魇》鲐氜k產業站站長趙俊超說,政府部門除了積極主動申報地理標志外,還應在挖掘、保護和推廣上多下工夫。需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和小企業組織起來,采用標準化種植,保持產品的地域特色和特有品質,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李社民、黃云霞等人提出,要讓地理標志在“興農富農”中發揮切實作用,應及時轉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做好地理標志宣傳推介工作,提升品牌影響力。面向消費者,應定期舉辦地理標志產品展示會,提高消費者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關注度和認可度;面向種植戶,應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含義做一些普及工作,讓農戶知道地理標志的價值到底有多大,明確生產者應承擔的責任、義務等。

王萬保等基層群眾表示,要讓“地理標志農產品”替代“土特產”,必須加強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監管保護,盡快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和制度規范,確保品質提升和產品質量安全,讓消費者購買到名副其實的地理標志產品。

猜你喜歡
金字招牌標志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多功能標志桿的使用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中紡院品牌周擦亮金字招牌
2020金字招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認標志
首都的標志是只熊
新奔騰:一汽的新金字招牌
醫改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