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河遺珠之“壽州瓷黃”

2015-07-29 17:08閆紅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7期
關鍵詞:釉色運河瓷器

閆紅

1999年,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的發掘舉世矚目,出土的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窯口的瓷器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在這批瓷器中,壽州窯所占的比重最大。

壽州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窯鎮以及鄰近鳳陽的武塘等地附近,窯址散布在上窯鎮的南郊和北郊、高唐湖和窯河一帶,上起管家咀,下到外窯,是我國古代一處久負盛名的陶瓷燒造場所,也是安徽省古代瓷窯遺址中時代較早的一個窯口。唐人陸羽在《茶經》中有載:“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壽州、洪州次?!瓑壑荽牲S,茶色紫?!盵1]將壽州窯列為當時名窯的第五位。壽州窯創燒于南朝的陳,鼎盛于隋唐,消亡于宋金,延續400余年?!痘幢绷芜\河遺址發掘報告》[2]一書中指出,壽州窯產品主要集中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其年代為隋至唐晚期五代。這一時期的壽州窯產品種類豐富,有碗、罐、壺、盞、壇、瓶、缽等,囊括了生活用瓷的各個品種?,F筆者揀選幾件運河出土的壽州窯精品,與讀者一起重溫她的風采。

一、柳孜運河遺址出土壽州窯瓷器典型器的賞析

1.青釉四系盤口壺。通高41.4厘米,口徑12.5厘米,腹徑23.4厘米,底徑11.5厘米。盤口,略呈喇叭狀,長束頸,頸上有二周凸弦紋,溜肩,圓腹,平底外撇。肩上置四個對稱的雙股系,腹部飽滿,飾弦紋及花卉紋。外施青釉,釉色青中閃黃,腹下露胎,胎質細膩,造型規整,是隋代盤口壺中難得的精品。這類產品的制作工藝在當時已經十分成熟,也比較多見。隋代盤口壺按形制大小,可分為20厘米、30厘米、40厘米三種形式,該壺屬盤口壺中的40厘米以上的大型器。這種大型盤口壺的成品率較低,一般在頸部飾兩道方形凸起的弦紋,顯得寬大有力,是隋代壽州窯產品特有的符號。其功能主要是用作貯水之用。(見圖1)

2.黃釉碗。通高8.2厘米,口徑20.4厘米,底徑8.6厘米。敞口,深腹,玉璧底。胎質較粗,灰中泛黃,內底和底圈均有三個圓形支釘痕??诓匡w釉,內施滿釉,外施釉不到底,內外腹部有垂釉現象。此器形規整,釉色純一、瑩潤,是遺址出土的壽州窯瓷碗的代表作品之一。(見圖2)

3.黃釉四系罐。通高15.3厘米,口徑8.4厘米,底徑10厘米。斂口,矮領,溜肩,弧腹,平底微外撇。肩部豎裝對稱四系。內口施釉,外施黃釉至下腹部。罐是壽州窯繼碗類以后的大宗產品,這種造型的罐在運河遺址發掘中也較為多見,屬當時人們生活中的日用瓷品種。(見圖3)

4.黑釉雙系罐。通高16.2厘米,口徑8.8厘米,底徑8.1厘米。喇叭口,束頸,溜肩,長弧腹,平底外撇。肩部豎裝對稱泥片系。外壁施黑釉近底,底足無釉,露乳白色胎,胎質堅硬。整器造型工整、秀麗,釉面溫潤,堪稱唐代壽州窯典型的黑釉產品。壽州窯以黃釉器著稱于世,其實在中唐以后,壽州窯大量燒制黑釉器,其黑釉的燒造水平并不亞于黃釉。該器無論是造型、胎、釉均屬壽州窯產品中十分成功的作品。(見圖4)

5.黃釉執壺。通高17.5厘米,口徑10.4厘米,腹徑13厘米,底徑7厘米。喇叭口,束頸,廣豐肩上置短圓流,流對稱一側置小弓形鋬。鋬為扁平狀,上有二道凹槽紋,鋬下有一圓乳釘。腹下緩收至足部,平底,餅足,削足規整。通體施黃釉,釉色偏暗,有蠟光,釉層較厚,發色均勻。屬唐代壽州窯瓷注類的典型器。形制端莊秀麗,尤其是短流,乍一看是短圓流,仔細觀察是經過削面工藝的,有圓中帶方的感覺,反映了瓷注流口演化的一個過程。此器發現于大運河一帶,印證了唐代壽州窯瓷器產品通過淮河、運河輸送到北方市場的判斷。(見圖5)

6.壽州窯黃釉葫蘆瓶。通高14.5厘米,口徑2.3厘米,腹徑10.7厘米,底徑2.3厘米。葫蘆形。敞口,溜肩,鼓腹,平底,肩部置對稱雙股系。外施黃釉至下腹部,胎質細膩,呈灰白色。唐代壽州窯的小口瓶罐類的制作有其共性,都是將上部的口與已經成型的下部接胎而成。這種在形制上追求變化的工藝,是壽州窯器形的一大特點。此器造型工整,形制小巧,玲瓏可愛??诓康脑O計有利于控制水流,鼓腹重心在下部,看上去敦實穩重,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該器應為注酒類器具。(見圖6)

7.壽州窯黃釉劃花紋枕。通高6.9厘米,長16.8厘米,寬14厘米。平面圓角長方形,后側立墻稍高、寬一些。四邊角制成寬弧面,富于流線感。通體施蠟黃釉,釉層很厚,四面有細小開片,在折彎處脫釉明顯。枕面微凹,枕中心裝飾刻劃的如意祥云紋,中間有數層云朵,下面兩側對稱卷云,云尾向外飄出。紋飾是以尖狀物在化妝土上刻出,施釉后入窯燒成,刻劃的細線紋釉色加深。唐代壽州窯瓷枕的裝飾多見剪紙貼花和漏花,刻劃紋飾比較少見,這種裝飾方法在隋代壽州窯的盤口壺中常見,到唐代時使用的較少。該器呈扁方形,為壽州窯晚唐時期的造型。目前發現的一批晚唐時期的壽州窯瓷枕均為扁方形,有的形制很大,有裝飾紋樣的較少。(見圖7)

二、柳孜運河遺址出土壽州窯瓷器的胎釉特征

柳孜運河遺址出土的壽州窯瓷器的釉色主要有青釉、青黃釉、黃釉、醬釉、黑釉、窯變釉、綠彩釉等。壽州窯瓷器的釉屬于石灰釉,即釉中氧化鈣含量很高,在釉水中加入了石灰石或草木灰來降低釉的熔融溫度。在燒造時,因還原氣氛和氧化氣氛不同,再加上窯膛內溫度的不同,釉色呈現出青、黃、黑等。

柳孜運河出土的壽州窯瓷器粗瓷制品產量最大,主要是以堆積巖的黏土礦物為原料。胎中泥巖顆粒很多,并含有少量砂粒,加上胎料未經淘洗,陶坯較厚重,質粗。從發掘的壽州窯殘片看,瓷胎的密度不夠,有細小的孔隙,斷面有粗糙感,胎色呈現有灰白、灰褐、黃褐、青灰或白中微帶紅和絳紅等。另外,壽州窯也出土比較少的胎質細膩的產品,如圖4中的黑釉雙系罐,斷面十分細膩,肉眼觀察不到任何顆粒物,結構致密,顏色泛淡乳色。

三、柳孜運河遺址出土壽州窯瓷器的制作工藝

工藝上,壽州窯瓷器的胎坯主要為拉坯成型,器壁厚薄均勻,器形非常規整。從實物可以看到拉坯成型的明顯跡象。比如,在碗、壺的內底和器壁有雙手手指拉坯時留下的螺旋紋。有的器物復雜,不能一次成器,必須要經過拼接粘合才能成型。如壺的流、柄,罐的系等采用模制而成,待干至一定程度時,用瓷泥和釉料配成漿水粘貼在胎體上。

器物一般采用蘸釉法施釉,大型的罐類器物為刷釉,器腹內為蕩釉。即在胎坯干至適當時,先施白色瓷衣(化妝土),后用蘸釉的技法施釉,器內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釉層薄厚不甚均勻,釉色濃淡不一,玻璃質感強,釉和胎結合得不好,易發生剝釉和自然開片現象,時有淋釉現象,多集中在腹的下部。

四、柳孜運河遺址出土壽州窯瓷器的意義

壽州窯作為唐代的主要燒瓷窯口之一,其產品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壽州窯瓷器在柳孜運河遺址的出土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談以下兩點:

1.進一步證明了柳孜運河遺址所在通濟渠段是瓷器運銷的主要通道。

“汴河,自隋大業初,疏通濟渠,引黃河通淮?!盵3]隋大業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通濟渠,自西苑(今洛陽)引谷、洛水達于河(黃河),自板渚(今滎陽)引河入汴,引汴入泗,以達于淮。成為貫通黃河與淮河的重要通道,在維系政治軍事的京都與經濟中心的江淮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鞏固隋王朝的統一、獲取江南豐富的物資以及促進運河兩岸城鎮的發展都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端问贰ず忧尽份d:“汴水橫亙中國,首成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富,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眽壑莞G依淮水而興,窯址主要位于安徽淮南市上窯鎮、觀家崗、余家溝、外窯等地,連接黃淮之間的大運河成了壽州窯運銷的主要通道。因此,我們今天在柳孜運河遺址中可以看見如此眾多的壽州窯瓷器了。

2.進一步證明了壽州窯是面向全國的商業瓷窯。

唐代最負盛名的瓷窯是北方的邢窯和南方的越窯,即“南青北白”之說,這些瓷窯都或多或少與官府存在一定的聯系?!缎绿茣さ乩碇尽罚骸霸街?,會稽郡中都督府,土貢瓷器?!薄对涂たh圖志》也有“開元中河南貢白瓷”的記載。而從運河遺址出土的大量壽州窯瓷器來看,基本上都是人民的日常生活用瓷,且粗瓷的產量最大,這就證明壽州窯所面向的消費群體是普通老百姓。且柳孜與淮南距離近,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壽州窯的主要營銷市場。

總之,淮北柳孜隋唐運河遺址發掘出土的眾多壽州窯瓷器,見證了這一時期壽州窯發展的盛景,為壽州窯向外地銷售提供了路線依據,為研究大運河文化增添了一筆重彩。

注釋:

[1]陸羽:《茶經》,《唐代叢書》本,第9頁。

[2]闞緒杭:《淮北柳孜運河遺址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2年。

[3]《宋史》卷93《河渠志三·汴河》。

(攝影:胡均)

猜你喜歡
釉色運河瓷器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運河上的時間(組詩)
郵輪“擠過”狹窄運河
中國的名牌瓷器
探索銅官陶釉色應用于室內空間設計
壽州窯瓷器釉色之流變
吳昌碩篆刻實踐研究
龍泉窯三問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類瓷器成交TOP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