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臨床甲減與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之間關系的研究

2015-07-31 22:48戴國榮
當代醫學 2015年36期
關鍵詞:脈搏傳導心血管

戴國榮

亞臨床甲減與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之間關系的研究

戴國榮

目的 探討亞臨床甲減與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hs-CRP)及血小板活化之間的關系。方法 選取冠心病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35例作為觀察組,以同期收治的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回顧性比較2組的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hs-CR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CD 41)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baPWV為(2345.6±357.8)cm/s,hs-CRP為(4.5±2.3)mg/L,CD 41為(90.1±5.6)%,對照組依次為(1701.2±185.9)cm/s,(2.6±1.4)mg/L,(85.6±4.7)%,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脈搏波傳導速度、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作為臨床上評估早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冠心??;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

亞臨床甲狀腺減退,也稱為輕微型甲減,多發于老年人或女性。亞臨床甲減患者臨床癥狀多缺乏或不典型,血清游離甲狀腺素等多項指標均正常,僅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因此易被漏診。亞臨床甲減雖無明顯臨床癥狀,但有潛在的危害性,其主要不良后果有:發展為臨床甲減、可能對心血管系統有不良影響。但目前對亞臨床甲減是否需要干預治療也尚無統一的觀點。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超敏C反應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均與很多心血管事件有關,而亞臨床甲減是否與脈搏波傳導速度、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心血管事件危險預測因素有關系尚不清楚。為探討亞臨床甲減與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選取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共70例,均為婺源縣人民醫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份確診的冠心病患者。其中35例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為觀察組,35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35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8例,女27例;年齡51~76歲,平均(45.5±11.3)歲。對照組男7例,女28例;年齡50~75歲,平均(44.4±10.3)歲。冠心病參考第13版《實用內科學》[1]診斷標準。亞臨床甲減參照內分泌協會在2004年制定的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身體重大疾患及認知障礙。2組在年齡、病情等一般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囑所有患者晚間禁食之后,進行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常規生化檢查外,還對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小板活化因子(CD 41)進行檢測。采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使用美國進口的細胞儀(進口產品注冊標準YZB/FIN 2413-2011),對超敏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應用日本進口的脈硬化自動測量儀(京藥管械(準)字:2005第2210993進口批準文號]:20052210993)檢測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詳細記錄好上述三種指標的檢測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對70例患者的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小板活化因子(CD 41)進行檢測記錄并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3]所收集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 13.0版,組間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對比分析可得,觀察組的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baPWV、hs-CRP、CD 41比較(x±s)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TSH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越來越多的亞臨床甲減被發現[4],亞臨床甲減以最終發展為臨床甲減為最終后果;冠心病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疾病,患者年齡,有無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癥等均為危險因素,積極的預防及治療,對降低死亡率意義顯著。近幾年,國內外均有亞臨床甲減與冠心病相關性研究,但現階段仍無對于亞臨床甲減是否對冠心病合患者存在危害性統一的觀點,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5]亞臨床甲減可導致冠心病患者的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指標升高。甲減很大可能會引起血脂代謝、凝血和纖溶功能異常,使血管功能受損,從而使冠心病患者搏波傳導速度加快,促進冠心病動脈硬化盡快。研究指出,隨著TSH水平的增高,冠脈事件臨床病發率與死亡率也呈增加趨勢,另一組研究也表明,相較甲狀腺功能正常者,亞臨床甲狀患者冠心病的危險性居更高水平,且與高膽固醇血癥、吸煙、高血壓等的危險性接近。且病發冠心病者亞臨床甲狀的發生率也明顯高于健康患者。PWV被認為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獨立危險預測因子之一,分析認為,這可能與亞臨床甲狀減及冠心病機體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出現程度不等的下降,左室舒張功能發生減退等多種因素有一定關聯。脈搏波傳導速度是評估血管功能變化的極為重要的方式,隨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而呈增加表現,有研究顯示,冠心病合并亞臨床甲狀患者脈搏波傳速度明顯高于健康患者,且與TSH呈正相關,提示與亞臨床甲減造成患者血脂代謝出現異常,從而促冠心病動脈硬化發生等因素相關。綜合上述觀察,脈搏波傳導速度可作為亞臨床甲減合并冠心病患者動脈硬化的早期診斷、預后判斷依據之一。血管內皮損傷、炎癥反應、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6],隨著TSH水平的升高,超敏C反應蛋白逐漸增高,從而引發增加斑塊的發生率及斑塊的嚴重程度,說明亞臨床甲減與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改變有直接關系,可增加動脈內膜厚度的危險性。血小板活性的增高極易受到亞臨床甲減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7],因此檢測血小板活化因子(CD 41、CD 62 P)可對亞臨床減患者早期心血管危險評估、預后判斷和是否需要干預治療起到重要作用。本組研究中,得到觀察組的脈搏波傳導速度、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內容相符合。

綜上所述,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脈搏波傳導速度、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作為臨床上評估早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72.

[2] Surks ML,Ortiz E,Daniels GH.Subelinical thyroid disease:scientific review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JAMA,2004,291:228.

[3] 朱華江.甲減中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心臟電生理活動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21):93-94.

[4] 鄭永強,薛玲,李曉軍,等.自擬蕎葛方聯合左旋甲狀腺素鈉片對甲減、亞臨床甲減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及TSH水平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8):1187-1188.

[5] 施利群,龔亞馳,顧偉.老年亞臨床甲減合并冠心病的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7):1880-1882.

[6] 涂燕平,雷夢覺,吳小和,等.亞臨床甲減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與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0):4054-4055.

[7] 吳法令.140例亞臨床甲減對冠心病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15-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18

江西 330000 婺源縣人民醫院內科 (戴國榮)

猜你喜歡
脈搏傳導心血管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COVID-19心血管并發癥的研究進展
神奇的骨傳導
用心感受狗狗的脈搏
《今日評說》評今日浙江 說時代脈搏
基于51系列單片機的穿戴式脈搏儀的設計
“散亂污”企業治理重在傳導壓力、抓實舉措
近紅外可穿戴設備中脈搏波的呼吸率檢測
基于開關電源的傳導抗擾度測試方法
lncRNA與心血管疾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