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2015-07-31 22:48賀友發
當代醫學 2015年36期
關鍵詞:疾病診斷血細胞形態學

賀友發

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賀友發

目的 對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檢驗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法 抽取收治的發熱患者78例作為發熱組,另抽取同期健康無發熱體檢人群90例作為對照組,對這2組受試者展開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并對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發熱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為(31.27±1.02)pg,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發熱組受試者紅細胞壓積(41.08±3.12)%、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12.53±4.27)%、平均細胞體積(87.02±4.34)um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346.58±7.32)g/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發熱患者的血細胞形態檢驗結果較健康者發生了明顯改變,因此該項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并推廣使用。

發熱疾??;血細胞形態學;實驗室檢驗;診斷;臨床價值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醫療儀器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使得臨床實驗室檢驗水平不斷提高,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已經成為臨床常規檢查手段[1]。本次對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永新縣人民醫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發熱疾病患者78例及其同期健康無發熱癥狀的體檢人群9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發熱組和對照組。其中,發熱組男47例,女31例,年齡22~65歲,平均(41.2±13.4)歲。對照組男59例,女31例,年齡23~67歲,平均(42.2±12.7)歲。發熱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性別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試者均自愿接受臨床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對以上統計的發熱疾病患者和健康無發熱癥狀體檢人群展開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并對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2.2 檢驗方法 采集以上統計研究對象的晨起空腹靜脈末梢血10~15 mL,搖勻后,在顯微鏡下對細胞進行計數,在完成自然干燥后,及時采取瑞氏染色展開染色制備血涂片,染色檢查均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2]進行,對2組展開血細胞常規分析、血涂片顯微鏡檢查、顯微鏡下分類計數紅細胞,對每個細胞的形態變化進行仔細觀察,并按照上述指標展開檢測,所有檢測均在1 h內完成。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血細胞形態學檢查指標包括: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平均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等。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相關數據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受試者血細胞形態檢測結果比較 發熱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受試者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平均細胞體積以及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檢驗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發熱組與對照組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結果比較(x±s)

2.2 2組受試者血細胞異常形態檢出率比較 見表2。

表2 發熱組和對照組血細胞形態異常檢出率比較結果統計[n(%)]

3 討論

臨床上發熱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疾病,致病原因十分復雜,部分發熱患者因不具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因此很容易被患者或者是醫生護士忽略,在滿足臨床診斷的條件時,往往已經處在疾病的中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進而增加了疾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因此對于發熱疾病做出早期準確的診斷、及時有效的展開科學處理,對于改善臨床療效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3]。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臨床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以及濫用等不合理使用現象的日益嚴峻,使得部分發熱疾病患者血液中細胞未表現出明顯的數量變化,因此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很容易對其形態學檢驗予以忽視。曾有研究發現,血細胞形態、數量的改變對于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4]。

在血常規檢查中,血細胞檢查是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包括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以及一些其他異常細胞形態學檢測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在機體出現疾病后,細胞數量以及形態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5]。在血細胞檢測中,紅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重大。紅細胞的變化以體積大小的改變最為常見,曾有研究指出[6],貧血患者紅細胞體積會發生顯著變化,為貧血的診斷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細胞體積增加提示可能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細胞體積縮小則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異型淋巴細胞、組織或者是漿細胞樣改變對于病毒性感染具有重要意義。在出現外周血存在大量的不典型淋巴細胞時,則提示可能存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危險,異型淋巴細胞比例不足10%的時候可推斷其他病毒感染的存在,譬如說麻疹、傳染性肝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樣綜合征、流行性出血熱等等。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血紅蛋白,若是機體出現發熱現象,則可能會因蛋白質、鐵元素的消耗,厭食等因素會導致紅細胞的形態發生明顯的改變,并且發熱患者高血糖滲透性利尿作用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致使紅細胞的體積明顯增加,HTC水平也會相對增加。

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發熱疾病患者和健康無發熱癥狀體檢人群展開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并對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發熱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受試者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平均細胞體積以及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檢驗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7-8]報道結果相似,由此證實,發熱患者的血細胞形態檢驗結果較健康者發生了明顯改變,因此該項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并推廣使用。

[1] 王晏.發熱疾病診斷應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的結果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6):140-141.

[2] 符志剛.血細胞形態學觀察與分析儀對血液系統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8):181-182.

[3] 溫錦才.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 (9):283-284.

[4] 王穎,李戈燕.血細胞心態學復檢對血液系統疾病診斷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13(6):79-80.

[5] 倪天平.血細胞形態學分析在 319 例發熱患者中診斷價值[J].醫藥與保健,2014(4):35.

[6] 陳艷.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7):55.

[7] 賀姝慧.血涂片細胞形態檢查在初診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8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6):3960-3961.

[8] 畢召輝.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發熱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吉林醫學,2012,33(9):18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24

江西 343400 江西省永新縣人民醫院 (賀友發)

猜你喜歡
疾病診斷血細胞形態學
超高頻超聲在淺表器官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細胞發生的觀察
《呼吸疾病診斷流程與治療策略》已出版
血細胞分析中危急值的應用評價
沙塘鱧的血細胞分析
基于Web及知識推理的寵物狗疾病診斷專家系統
CD10表達在滋養葉細胞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全血細胞分析儀配套操作臺使用體會
醫學微觀形態學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
數學形態學濾波器在轉子失衡識別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