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移動通信宏基站的環保管理

2015-08-05 19:23任騰希等
綠色科技 2015年6期
關鍵詞:環保管理移動通信

任騰希等

摘要:通過理論計算的方式,對移動通信宏基站所使用的設備是否需要進行環保管理進行了說明。同時,利用紹興地區電磁環境監測現狀監測數據,計算了移動通信宏基站正常運行時所產生的電磁輻射量,并根據現狀監測結果,對照相關電磁輻射防護標準,探討了移動宏通信基站在正常工況下是否可以滿足現有的國家標準。

關鍵詞:移動通信;宏基站;環保管理

中圖分類號: TN92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944(2015)06024402

1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家利用移動通信的形式也不斷改變,但可以明確的是,利用移動通信的時間在不斷增加。隨著信息高速的傳播,人們開始關注電磁輻射的危害性,但往往會把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混淆,甚至“談輻色變”。為此我們特意對浙江省紹興地區所使用的移動通信宏基站進行了理論計算和現狀監測,從而說明現有移動通信宏基站設備在運行時,只要加強管理、合理布點,其運行后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增量是可以符合國家與行業標準的。

2 理論計算與現狀監測依據

移動通信宏基站的主要部件為發信機和發射天線。我們選取浙江省紹興地區移動通信運營商所普遍采用的發信機,其最大輸出功率為20W,且單載波,可以適用于GSM900和DCS1800網絡。天線選取的是定向板狀天線,同樣適用于GSM900和DCS1800 的網絡,且一般工作時最大增益為15dBi。

2.1 理論計算的依據

依據2014年頒布,2015年1月1日執行的電磁輻射類環境保護的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要求,在1000MHz以下,等效輻射功率等于發射機標稱功率與對半波天線而言的天線增益(倍數)的乘積;在1000MHz以上,等效輻射功率等于發射機標稱功率與對全向天線而言的天線增益(倍數)的乘積。同時根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選取遠場軸向功率密度,即Pd:

Pd=PG[]4πr2=PERP[]4πr2(W/m2)

式中:P為天線輻射功率(W);G為天線增益(倍數);r為測量位置與天線軸向距離(m);PERP為天線口端等效輻射功率(W)。

2.2 現狀監測的點位選取依據

現狀監測點位的選取則根據環境保護行業標準——《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的要求,即:移動通信宏基站選擇以發射天線為中心半徑50m的范圍內,同時根據監測人員所在位置為監測點位,距離地面約1.7m處。

3 理論計算結果

依據移動通信宏基站功率密度的計算公式,我們主要考慮宏基站天線發射口端的等效輻射功率是否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規定。即:向沒有屏蔽空間的輻射等效功率小于表1所列數值的輻射體,可免于管理。

假設在傳輸過程中,線路沒有任何的損耗,由此推算出移動通信宏基站天線口端的等效輻射功率(表2)。

由表2的理論計算結果可知,移動通信宏基站若發信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0W,無論在任何發射頻率中都不符合表1可豁免的要求,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移動通信宏基站均不能豁免管理。

4 現狀監測結果

4.1 移動通信宏基站的監測標準

依據《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要求,在1d24h內,環境中的任意連續6min的平均電磁輻射強度應滿足表3的要求。

4.2 移動通信宏基站

對浙江省紹興市2013年底前建設的所有移動通信基站進行現狀監測,并根據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說明移動通信宏基站的運行情況,統計結果可見表4。

由表4現狀監測結果可知,紹興市2013年底前建設的移動通信宏基站所產生功率密度,不僅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眾照射導出限值40μW /cm2的要求,同時也滿足《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針對單個項目在環境中功率密度評價標準值8μW /cm2的要求。

5 結語

通過理論計算與現狀監測兩種方式,同時,依據《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與《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的要求,可以明確移動通信企業所使用的宏基站均不能豁免管理。

在不能豁免管理的情況下,一方面需要移動通信運營商配合環保部門從選址、設計、建設和運行各個階段進行嚴格要求,例如,選址階段可以充分利用本公司或其他移動通信企業已有的移動通信設施,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設計階段則考慮在滿足通信網絡覆蓋的前提下,合理選擇塔型,盡可能避免設置在人群可近距離直接接觸的位置。建設階段則應選擇合理的施工時間,控制施工噪聲,減少對周圍公眾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響,同時在施工結束后做好工地恢復,及時清運建筑垃圾和設備包裝材料。運行階段則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企業管理制度,向環保部門進行設備的申報、登記,并接受監督管理和檢查。另一方面,移動通信運營商還需從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和上崗人員素質三個方面入手,依據法規、嚴格管理、有效控制,以實現其運行過程中環境保護的規范化。

參考文獻:

[1]謝景明,王偉平,曾沂粲.多運營商基站共址規劃的研究及實踐[J].電信科學,2008(5):97~100.

[2]王端茂,劉海巖,呂海濤.淺談通訊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影響理論預測模式[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7):44~46,58.

[3]穆晨旸.淺析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的豁免管理[J].綠色科技,2014(10):186~187.

猜你喜歡
環保管理移動通信
公路工程施工環保管理及控制措施探析
試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環保管理
項目管理在我國環保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階段的環保管理要點
“一企一檔”建設在環保管理中的作用
移動通信WLAN平臺下的網絡均衡器的設計與實現
當前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的演進及發展探析
探究集約化理念在移動通信基站建設中的運用
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無線資源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