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蠶雌蛾10 ℃冷藏適宜時間的篩選

2015-08-06 23:53胡仕葉韓世玉楊勝特張安臣王太興
天津農業科學 2015年8期
關鍵詞:原蠶碧波桑蠶

胡仕葉+韓世玉+楊勝特+張安臣+王太興+王賢玉+黃禮平

摘 要:為了篩選出桑蠶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的適宜冷藏時間,以貴蠶1號、兩廣二號、洞庭×碧波等原蠶雌雄蛾為試驗材料,進行不同時間冷藏后的交配產卵試驗,調查桑蠶雌蛾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產卵效果。結果表明,在溫度10 ℃和相對濕度75%條件下冷藏,桑蠶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種不同有差異,從交配能力看,參試的6個原蠶品種的交配能力排序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產卵效果因品種和時間不同也有差異,在10 ℃溫度、相對濕度75%條件下,中系原蠶雌蛾827、芙·9、洞庭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 h;日系原蠶雌蛾826、湘·7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96 h,碧波原蠶雌蛾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48 h。

關鍵詞:桑蠶雌蛾;10 ℃冷藏;產卵量;良卵率;不良卵率

中圖分類號:S881.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8.006

在原蠶基地繁育一代雜交種過程中,常因原蠶飼養戶的飼育環境、飼養技術、桑葉質量的不同,而導致原蠶發育經過受到影響,時常發生對交品種上蔟結繭時間與發蛾調節預定日差不相吻合的問題[1],從而造成制種過程中雌雄對交不平衡的現象時有發生,給蠶種繁育生產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實際問題,蠶種生產中常采用冷藏雌、雄蛾的方式來進行彌補,以達到減少蠶種損失的目的。在沒有冷藏設施的繁種基地,發生類似對交不平衡問題后,通常采用不捉不動的方法靜置雌蛾等待次日交配,但如遇到自然溫度較高(20 ℃以上)的季節,雌蛾一般會在未交排尿后自行產卵,造成蠶卵損失,減少制種量。近年來,桑蠶雌雄蛾的冷藏技術在蠶種繁育生產中越來越受到關注[2-9],逐漸成為桑蠶良種繁育技術體系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為了系統掌握桑蠶雌蛾的冷藏溫度標準和適宜冷藏時間,筆者已進行了5 ℃[10]和7.5 ℃[11]冷藏雌蛾試驗,本文旨在研究篩選出10 ℃溫度條件下桑蠶雌蛾的適宜冷藏時間,以期為蠶種繁育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在貴州省蠶業研究所蠶種專用冷庫,采用貴蠶1號[12-13]原蠶827、826,兩廣二號[14-15]原蠶芙·9、湘·7,洞庭×碧波[16-17]原蠶洞庭、碧波的雌蛾進行冷藏試驗。

1.2 試驗設計

在10 ℃溫度和相對濕度75%條件下設置冷藏時間24,48,72,96 h,以不冷藏為對照(0 h),各品種各冷藏時間分別冷藏雌蛾300頭;冷藏后,827、826、芙·9、湘·7、洞庭、碧波等6個品種的原蠶雌蛾分別按貴蠶1號、兩廣二號、洞庭×碧波的固定對交組合進行交配。

1.3 試驗方法

將各原蠶品種同日羽化雌蛾待正常展翅后放入恒溫10 ℃,相對濕度75%的冷庫中冷藏。雌蛾冷藏前后均在中間溫度16~18 ℃過渡15 min[5]左右(對照除外),按試驗設計各品種原蠶雌蛾在冷庫冷藏達到規定時間后,與指定對交組合新鮮雄蛾交配,交配環境溫度24~25 ℃,相對濕度70%~80%,交配時各處理設3個重復,1個重復100蛾,交配時間均為4 h,交配期間指定專人進行巡散對工作,對不交配蛾和散對及時拾除并計數,計算冷藏后的交配能力,散對雌蛾不參加產卵試驗,待交配時間達4 h后,將未散對雌蛾拆對產卵(產卵環境溫度25~26 ℃,相對濕度75%左右),每個重復選用56蛾進行產卵試驗,采取單蛾圈方式制種,投蛾20 h后袋蛾收種,按照桑蠶一代雜交種繁育技術規程[18]將蠶種保護呈固有色后[19],調查各重復小區的單蛾產卵數、良卵數、良卵率、不良卵數、不良卵率等。數據采用Excel2003軟件和DP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各品種雌蛾在10 ℃冷藏后的耐冷藏性、交配能力、單蛾產卵量、單蛾良卵數、良卵率、不良卵率等綜合指標,篩選出各個品種原蠶雌蛾的適宜冷藏時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10 ℃冷藏對桑蠶雌蛾交配性能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桑蠶雌蛾在10 ℃條件下進行冷藏,其交配性能因蠶品種、品系不同而有差異。

參試的6個原蠶品種雌蛾中,貴蠶1號原蠶827、826在冷藏時間達72 h后,交配能力依然很強,不交配蛾比例僅在0.3%以內;含多化性血統的兩廣二號原蠶芙·9、湘·7在冷藏72 h后,不交配蛾比例在1.3%以內,交配能力仍然較強;從洞庭×碧波2原蠶的交配性能看,洞庭原蠶在冷藏72 h內,交配能力依然很強,不交配蛾比例在0.3%以內,碧波原蠶冷藏時間超過48 h后,交配能力有所下降,不交配蛾比例達3.3%左右,冷藏時間達96 h后不交配蛾比例超過8.7%。從交配能力看,在10 ℃溫度條件下冷藏桑蠶雌蛾,參試的6個原蠶品種的交配能力排序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冷藏時間在72 h內,交配3 h后,826、827等原蠶基本沒有散對發生,而芙·9、洞庭、湘·7、碧波等原蠶的散對率分別達到2.0%,2.0%,6.0%和8.0%。

2.2 10 ℃冷藏不同時間對桑蠶雌蛾耐冷藏性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在10 ℃溫度及75%相對濕度條件下冷藏桑蠶雌蛾,桑蠶雌蛾的耐冷藏性與原蠶品種有關,各品種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827品種雌蛾冷藏48 h后,未交配自行產卵的雌蛾比例達到2.0%,冷藏72 h和96 h后,未交自產卵雌蛾比例分別達到15.0%和25.0%;芙·9和洞庭原蠶雌蛾冷藏24 h后,未交自產卵的雌蛾比例分別達到3.0%和2.0%,冷藏48 h后,自產卵的雌蛾比例均達到了5.0%,由此可以判斷,中系原蠶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進行冷藏,冷藏時間在24 h內較為合適,超過48 h后,蠶卵的損失量將會大大提高。而826、湘·7、碧波等品種的原蠶雌蛾在冷藏72 h后均沒有未交自產卵蛾發生,冷藏時間達96 h后,自產卵的雌蛾比例也在3.0%以內,說明日系原蠶雌蛾在10 ℃溫度和75%相對濕度條件下較耐冷藏。

2.3 10 ℃冷藏對桑蠶雌蛾單蛾產卵數、良卵數和不良卵數的影響

(1)原蠶827。從表3可以看出,827原蠶單蛾產卵數、單蛾良卵數均以冷藏24 h為最高,分別是611.5粒和605.2粒,以冷藏96 h最低,分別為554.6粒和547.1粒,通過方差分析和F測驗,F單蛾產卵數=100.87>F0.01(4,10)=5.99,F單蛾良卵數=85.75>F0.01(4,10)=5.99,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24 h、0 h與48 h、72 h、96 h之間,48 h、72 h與96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48 h與72 h之間存在顯著差異;0 h與24 h之間差異不顯著。

不受精卵數以0 h最低(2.0粒),96 h最高(5.6粒),死卵數以96 h最低(1.9粒),0 h最高(4.5粒),其中F不受精卵數=1.84

(2)原蠶826。826原蠶單蛾產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為527.4粒,以0 h處理區最低,為522.7粒,單蛾良卵數以冷藏48 h最高,為520.1粒,以0 h處理區最低,為510.6粒,不受精卵數以冷藏24 h最低,為2.0粒,以冷藏72 h最高,為3.2粒,通過方差分析和F測驗,F單蛾產卵數=0.60<1,F單蛾良卵數=3.28F0.01(4,10)=5.99,進行多重比較,0 h與48 h、96 h之間差異極顯著,0 h與24 h、72 h之間,24 h、72 h與96 h之間差異顯著,其余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表3)。所以,從產卵成績看,在10 ℃溫度條件下,826原蠶雌蛾的冷藏時間在96 h范圍內均可選用。

(3)原蠶芙·9。從表3看出,芙·9原蠶單蛾產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459.3粒),冷藏72 h最低(408.3粒),經F測驗,F單蛾產卵數=39.50>F0.01(4,10)=5.99,多重比較發現,24 h與48 h、72 h、96 h之間,0 h、48 h與72 h、96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24 h與0 h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它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單蛾良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為456.9粒,冷藏96 h最低,為403.7粒,F單蛾良卵數=47.83>F0.01(4,10)=5.99,24 h與0 h、48 h、72 h、96 h之間,0 h、48 h與72 h、96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其它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不受精卵數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死卵數以0 h最高(10.0粒),72 h最低(1.0粒),F死卵數=49.84>F0.01(4,10)=5.99,其中0 h與24 h、48 h、72 h、96 h之間差異極顯著,其它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芙·9原蠶的產卵綜合成績看,該品種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冷藏時間在24 h以內適用。

(4)原蠶湘·7。從表3可以看出,湘·7原蠶雌蛾的單蛾產卵數和單蛾良卵數均以96 h處理區最高,分別為496.7粒和491.3粒,0 h處理區最低,分別為476.3粒和470.8粒,2項指標均是96 h、72 h與0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48 h、24 h與0 h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余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該品種不受精卵數各處理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死卵數以0 h處理區最高(3.6粒),以24 h、48 h、72 h處理區最低,均為1.7粒,其中0 h與24 h、48 h、72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其它各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所以,從湘·7原蠶的產卵綜合成績看,該品種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的適宜冷藏時間為96 h以內。

(5)原蠶洞庭。從表3看出,洞庭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和單蛾良卵數均以24 h處理區最高,分別為497.0粒和488.1粒,以96 h處理區最低,分別是437.3粒和425.3粒,通過方差分析和F測驗,F單蛾產卵數=109.22>F0.01(4,10)=5.99,F單蛾良卵數=109.65>F0.01(4,10)=5.99,經多重比較,0 h、24 h與48 h、72 h、96 h之間,48 h與72 h、96 h之間,72 h與96 h之間存在顯著以上差異,0 h與24 h之間差異不顯著。不受精卵數以冷藏72 h最高(9.9粒),0 h最低(1.6粒),F不受精卵數=10.69>F0.01(4,10)=5.99,進行多重比較,72 h與48 h、24 h、0 h之間,96 h與0 h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96 h與24 h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它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死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5.3粒),0 h最低(2.9粒),但各處理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因此,從洞庭原蠶的產卵綜合成績看,該品種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冷藏時間在24 h以內適用。

(6)原蠶碧波。從表3可以看出,碧波原蠶單蛾產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536.5粒),冷藏72 h最低(484.4粒),單蛾良卵數以冷藏24 h最高(528.2粒),96 h最低(471.0粒),通過方差分析和F測驗,F單蛾產卵數=42.00>F0.01(4,10)=5.99,F單蛾良卵數=57.38>F0.01(4,10)=5.99,經多重比較,2項指標均為24 h與0 h、48 h、72 h、96 h之間,0 h、48 h與72 h、96 h之間存在顯著以上差異,其余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不受精卵數、死卵數均是96 h最高,分別為6.3粒和8.1粒,但不受精卵數、死卵數2項指標各處理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從碧波原蠶的產卵成績看,該品種雌蛾在10 ℃溫度條件下的適用冷藏時間在48 h以內。

2.4 10 ℃冷藏對桑蠶雌蛾產卵質量的影響

(1)對良卵率的影響。從圖1可以看出,各品種原蠶雌蛾經10 ℃不同時間冷藏后,良卵率有一定差異。貴蠶1號原蠶827良卵率以24 h處理區最高(98.97%),96 h處理區最低(98.65%),在96 h范圍內,各冷藏時間的良卵率沒有明顯差異;826原蠶雌蛾冷藏96 h良卵率最高(98.88%),冷藏0 h最低(97.68%),在96 h范圍內,良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增加趨勢。兩廣二號原蠶芙·9良卵率最高為72 h處理區(99.54%),最低為0 h處理區(97.48%),結果表明,在96 h范圍內,芙·9原蠶經冷藏處理后的良卵率均達到99.0%左右,明顯高于不冷藏處理區;湘·7原蠶雌蛾經冷藏后的良卵率均約高于不冷藏處理區(0 h),最高為48 h(99.32%),最低為0 h(98.85%),說明在96 h范圍內,10 ℃冷藏對湘·7品種的良卵率沒有不良影響。洞庭原蠶的良卵率以不冷藏處理區(0 h)最高,為99.08%,72 h處理區最低,為96.91%,在96 h范圍內,該品種良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下降趨勢;碧波原蠶良卵率在冷藏72 h內,差異不明顯,達到96 h后,良卵率明顯降低。

(2)對不受精卵率的影響。從圖2可以看出,在10 ℃溫度條件下冷藏桑蠶雌蛾,其產卵不受精卵率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冷藏時間在96 h范圍內,貴蠶1號827原蠶的不受精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增加趨勢,最低為0 h(0.33%),最高為96 h(1.01%);826原蠶的不受精卵率各處理區差異不明顯,以冷藏24 h最低(0.38%),72 h最高(0.61%)。兩廣二號芙·9原蠶的不受精卵率與冷藏時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0~72 h均在0.30%以內,超過96 h后有所上升;湘·7原蠶的不受精卵率各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最低為48 h(0.33%),最高為72 h(0.57%)。洞庭原蠶的不受精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增加趨勢,最低為0 h(0.33%),最高為72 h(2.20%),與冷藏時間有明顯的相關性;碧波原蠶的不受精卵率與冷藏時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最低為24 h(0.65%),最高為96 h(1.30%)。

(3)對死卵率的影響。從圖3可以看出,在10 ℃溫度條件下、96 h范圍內冷藏桑蠶雌蛾,貴蠶1號827原蠶的死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下降趨勢,最高為0 h(0.73%),最低為96 h(0.34%),但相關性不明顯;826原蠶的死卵率與冷藏時間有明顯的相關性,冷藏時間越長,死卵率逐漸降低,最高為0 h(1.82%),最低為96 h(0.59%)。兩廣二號芙·9原蠶的死卵率0 h處理區(2.25%)明顯高于各冷藏區(24~96 h);湘·7原蠶各處理區的差異不明顯,但各冷藏區(24~96 h)均低于不冷藏區(0 h)。這說明10 ℃溫度冷藏桑蠶雌蛾,對827、826、芙·9、湘·7等品種(品系)的死卵率無不良影響。洞庭原蠶和碧波原蠶雌蛾經10 ℃溫度冷藏后,死卵率均有所上升,但與冷藏時間長短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3 討 論

在10 ℃溫度和75%的相對濕度條件下冷藏,桑蠶雌蛾的交配性能、耐冷藏性、產卵效果因品種(品系)和冷藏時間不同存在差異。

(1)桑蠶雌蛾的交配性能有差異,從交配能力看,參試的6個原蠶品種的排序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冷藏時間在72 h內,交配3 h后,826、827等原蠶基本沒有散對發生,而芙·9、洞庭、湘·7、碧波等原蠶的散對率分別達到2.0%,2.0%,6.0%和8.0%。

(2)桑蠶雌蛾的耐冷藏性與原蠶品系有關,827、芙·9、洞庭原蠶雌蛾在冷藏24 h后,未交自產卵雌蛾比例分別達到1.0%,3.0%和2.0%;而826、湘·7、碧波等品種的原蠶雌蛾在冷藏72 h后均沒有未交自產卵蛾發生,冷藏時間達96 h后,自產卵的雌蛾比例也在0.3%~3.0%之間。這說明在10 ℃溫度和75%相對濕度條件下,中系原蠶雌蛾只適宜較短時間冷藏,而日系原蠶雌蛾可進行較長時間冷藏。

(3)產卵效果因品種和時間不同存在差異。貴蠶1號827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單蛾良卵數和良卵率均是冷藏24 h達到最好水平;826原蠶各冷藏處理間的單蛾產卵數差異不顯著、單蛾良卵數差異不顯著、不受精卵數差異不顯著,且良卵率以96 h處理區最高,對照區(0 h)最低。兩廣二號芙·9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單蛾良卵數均是冷藏24 h達到最好水平,且與其它各處理間均達到顯著以上差異,良卵率各冷藏處理區均達到99.0%左右,明顯高于對照(0 h);湘·7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和單蛾良卵數各冷藏處理區(24~96 h)均顯著高于對照(0 h),以冷藏96 h最高,良卵率各冷藏區均約高于對照(0 h),最高為48 h(99.32%),在96 h范圍內,10 ℃冷藏對湘·7品種的良卵率沒有不良影響。洞庭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和單蛾良卵數均以24 h處理區最高,且極顯著高于48~96 h處理區,良卵率是對照區最高(99.08%),72 h處理區最低(96.91%),在96 h范圍內,該品種良卵率隨冷藏時間的延長呈逐漸下降趨勢;碧波原蠶的單蛾產卵數和單蛾良卵數以24 h處理區最高,均極顯著高于其它各處理,但48 h冷藏區與對照區(0 h)差異不顯著,不受精卵數和死卵數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良卵率在冷藏72 h內,差異不明顯,達到96 h后,良卵率明顯降低。

(4)各品種原蠶雌蛾經10 ℃冷藏后,在出庫感溫過程中,多數會自行產卵。因此,在雌蛾出庫前要準備好對交雄蛾,雌蛾經18 ℃中間溫度15 min左右應及時投雄蛾交配。

(5)試驗表明,10 ℃是冷藏日系桑蠶雌蛾的可用溫度標準。例如,湘·7原蠶雌蛾經10 ℃溫度冷藏一定時間后,存在蠶卵產出量增加的趨勢,說明湘·7原蠶雌蛾用10 ℃溫度冷藏,對提高蠶卵的產出率有促進作用。10 ℃冷藏桑蠶雌蛾,對于中系品種應慎重選用,冷藏時間以不超過24 h為宜。

4 結 論

根據各品種原蠶雌蛾在10 ℃冷藏后的耐冷藏性、交配能力、單蛾產卵量、單蛾良卵數、良卵率、不良卵率等綜合指標看,在10 ℃溫度、相對濕度75%條件下,中系原蠶雌蛾827、芙·9、洞庭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 h;日系原蠶雌蛾826、湘·7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96 h,碧波原蠶雌蛾的適宜冷藏時間為24~48 h。

參考文獻:

[1] 黃君霆,朱萬民,夏建國,等. 中國蠶絲大全[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549-563.

[2] 鄭章云. 蠶蛾冷藏試驗[J].蠶學通訊,2011,31(3):8-10.

[3] 劉俊鳳,杜周和,朱洪順,等. 雌蛾冷藏對家蠶產卵性能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1):13 706-13 709.

[4] 張紹華. 家蠶雌蛾冷藏產卵試驗[J].蠶學通訊,2005,25(2):1-3.

[5] 胡仕葉,楊勝特,岳宣. 全天冷藏對家蠶雌蛾產卵及次代經濟性狀的影響[J].蠶學通訊,2005,25(4):6-8.

[6] 沈小海,朱宏英,陸文明,等. 家蠶雄蛾不冷藏制種試驗報告[J].江蘇蠶業,2005(4):54-55.

[7] 秦友華,陳愛春,陳愛平. 冷藏雌雄蛾對雌蛾產卵的影響[J].北方蠶業,2004,25(4):21-23.

[8] 陳萍,余春梅,朱勇. 蠶雌蛾冷藏對夏sch產卵影響的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5(4):331-334.

[9] 羅梅蘭,黃紅燕. 冷藏1-4天對雌蛾產卵影響的試驗[J].廣西蠶業,1998,35(1):21-22.

[10] 胡仕葉,王太興,楊勝特,等. 5℃冷藏不同時間對桑蠶雌蛾產卵效果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5):121-124.

[11] 胡仕葉,張安臣,楊勝特,等. 桑蠶雌蛾7.5℃冷藏不同時間的產卵效果[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4):3 335-3 339.

[12] 姜虹,羅朝斌,古松茂,等. 桑蠶夏秋用品種貴蠶1號的選育[J].貴州農業科學,2000,28(4):23-26.

[13] 姜虹. 貴蠶1號組合原蠶的交配與產卵性能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02,30(6):31-33.

[14] 顧家棟,李寶瑜,沈昌平,等. 桑蠶夏秋用新品種“兩廣二號”的育成[J].廣西蠶業,1995(1):44-48.

[15] 李寶瑜,潘少茜. 家蠶新品種兩廣二號選育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1994(4):37-40.

[16] 郭定國,吳正忠,靳永年,等.家蠶夏秋用斑紋全限性品種洞·庭×碧·波的育成[J].蠶業科學,2001(2):27-31.

[17] 郭定國,靳永年.家蠶新品種洞·庭×碧·波性狀[J].蠶絲科技,2001(2):25-26.

[18] 農業部.NY/T 1093—2006 桑蠶一代雜交種繁育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19] 浙江農業大學. 家蠶良種繁育與育種學[M].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原蠶碧波桑蠶
碧波一樹
提高原蠶全齡人工飼料育產卵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原蠶全齡一日二回育試驗初報
閬中蠶種場桑蠶智能系統研發簡報
Boundary Value and Initial Value Problems with Impulsive Terms for Nonlinear Conformable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浩浩碧波潤江淮——洪澤湖
夏秋用雙限性桑蠶品種“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蠶一代雜交種雜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虹橋碧波太平湖
桑蠶 廣西“天蟲”占全國半壁江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