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歸罪別人?

2015-08-10 09:54武志紅
莫愁·時代人物 2015年8期
關鍵詞:巨嬰敵意意志

武志紅

在一次咨詢中,一個來訪者說,她爸爸永遠都在怪罪別人,譬如,一次爸爸飯沒做好,卻怪罪她說:誰讓你在這礙手礙腳,害我飯都做不好!

這個說法讓她覺得太奇葩,于是就此發了一條微博,詢問大家遭遇過的奇葩歸罪事件,結果引起很多人吐槽,多數是說被歸罪的,也有勇敢的網友說自己是如何歸罪別人的。

幾乎所有歸罪別人的例子,都有這樣的共同點:自己遭遇了或大或小的挫敗,立即找一個身邊人去怪罪,覺得這個挫敗是這個身邊人所導致的。

什么樣的人容易這樣做?心理學認為,有完整自我的人,很少或不會這么做,而自我未成形或自我破碎的人,勢必會這么做。所謂自我未成形或自我破碎的人,其實即心理發展水平還是嬰兒級別的成年人,被稱之為巨嬰。嬰兒,必須和撫養者在一起,事情也必須由撫養者替他們解決,同時他們也必然會產生的心理是,事情都是撫養者導致的。

自我完整的人相信自己基本有能力面對生活的挑戰,而如果出現挫折,他們也能客觀對待,既不容易歸罪別人,也不容易怪罪自己,而是相信自己能行,懂得安撫自己的挫敗感,同時又會去尋找資源幫助自己。

嬰兒或巨嬰,他們會追求每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必須符合他們的想象,這樣他們才有掌控感,而一旦事情不符合想象,他們就會有崩潰感,這種崩潰感會引起不完整自我的瓦解。為了避免自我的瓦解,他們會把引發自己崩潰的責任推卸到外部世界。

在文章開頭的例子中,重要的不僅僅是怪罪,而是任何一件小事,他們都要去怪罪,因為他們下意識里認為每一件小事都應該符合他們的想法和意志。如果不符合就有崩潰感,隨即要去怪罪。所以自我未成形或自我破碎之人,是不會真正認錯的,他們必須將任何挫敗歸罪于人,否則會導致自我崩塌與粉碎。

在心理學中,“自戀”是對這種行為最簡單的解釋:因為自我沒建立起來,所以必須要維護自戀的能量,以勉強拼出一個自我來。

為了脆弱自我的自戀,一旦出問題,本能地去怪罪別人。如果父母很自戀,那孩子要清晰地明白,父母的歸罪嫁禍是他們的問題,而不是自己錯了。

自我未成形或破碎者,心理發展水平都是嬰兒級別,而嬰兒下意識覺得,世界必須按自己的想法運轉,如沒有,就會有挫敗感。于是,他們對外部世界會產生巨大的敵意,但嬰兒不能處理自己內在的敵意,于是將敵意投射到外部世界,認為外部世界有一種敵意力量在和自己對著干。

也即,任何大大小小的失控,自我未成形或破碎的巨嬰,都會下意識地認定其背后必定有一個主觀惡意對抗自己的力量,他們必須要找到它,去歸罪去攻擊,否則寢食難安。對此,你可以想象,如果你身邊有一個魔鬼出沒,而你沒找到它,這是很恐怖的。

必須要找一個對象去歸罪,這是巨嬰心中嬰兒的一面,但同時他們也有成年人的一面,他們知道,不是誰都能被歸罪的,強有力的不能去惹,于是好脾氣的下屬是最容易被歸罪的。

讓孩子形成健康自戀不容易,而治療巨嬰的病態自戀則更難,這需要他們自己去努力。關鍵是,巨嬰必須認識到,外部世界并沒有那么多敵意與惡意,自己以為的外部敵意與惡意,其實是自己內心的敵意與惡意向外投射的結果。在諸多瑣細不如意的小事中,并沒有一個主觀惡意的力量在和自己對抗,而是自己太希望事情必須按自己的意志運轉。更重要的是巨嬰需要走出孤獨的自戀世界,與外部世界建立起真正有意義的鏈接來,那時,他才會由衷地感知到,而不是僅僅頭腦意識到,自己意志控制不了的地方有愛存在。

編輯 鐘健12497681@163.com

猜你喜歡
巨嬰敵意意志
短暫相逢?
兒要八旬母陪著看病緣于“巨嬰”心理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從弗蘭肯斯坦的個體內心沖突看敵意的消極屬性
一星期沒換水的夢境
那些美國議員內心深處的“敵意”
跟蹤導練(二)(6)
觀點集萃
無處不在的“巨嬰”
無處不在的“巨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