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大學翻譯教學中的三對關系

2015-08-15 00:47李金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課外理論能力

林 紅 李金樹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400031)

導言

翻譯教學是一個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它涉及一系列中心議題,如,指導思想、教學原理、教學目的、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師生主客體、課堂內外互動、評價測試,等等。這些議題相互聯系,互相促進,既有“形而上”的宏觀指導,又有“形而下”的微觀操控,“道”“器”交互,共生發展,構成了翻譯教學的全景圖。毫無疑問,在這幅全景圖的構建中,任課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其對翻譯教學理念的理解,教學內容的構思,課堂運作的設計等,直接影響翻譯教學效果和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梳理翻譯教學中幾對核心議題,厘清其概念,幫助翻譯教師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些概念,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翻譯教學,培養出更優秀的翻譯人才。

一、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并重

翻譯理論到底有沒有用?如果有用,有何用?翻譯實踐到底需不需要翻譯理論?如果需要,需要何種理論?這些都是困擾眾多翻譯研究者和翻譯教學人員多年的難題。對此,評論紛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

客觀上講,在教學層面上,“翻譯課是一門實踐技能課”[1],但并不等于說,翻譯理論的教學無足輕重。廖七一教授認為,“翻譯理論能使翻譯實踐成為有理論指導的理性行為”,“理論素養是譯者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素養是高等教育專業化學位的必然要求”[2]。因此,理論教學的目的“是為翻譯實操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使譯者對翻譯實踐工作中蘊涵的問題有全面的了解”[3]。翻譯理論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并形成健全的理論意識,使“翻譯實踐系統化”,為譯者提供“解決特定問題的必要的技巧”,“為自己的翻譯選擇提出合理的解釋”[4]178。因此,任何一種嚴謹的翻譯教學都應該以中肯而切要的理論為指導。

翻譯教師要避免兩種偏見:翻譯理論無用論和翻譯理論作用無限論。這兩種偏見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翻譯教學要秉承兩條腿走路的原則,理論與實踐并重,不偏不倚,方為正道。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猶如“漁”“魚”之關系,我們既要“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翻譯理論紛繁復雜,有語言學派、藝術學派、闡釋學派、文化學派、哲學學派等,翻譯教師要“擇其善者而從之”。純理論派點到為止,實踐派要通過具體的譯例深入淺出,“重點在于對翻譯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則、策略和方法的介紹”[5]10,化為翻譯行為的自覺。我們遵循理論和實踐循環往復這樣一種教學規律:翻譯實踐→翻譯理論歸納→翻譯實踐,這樣既凸顯理論的指導作用,又顯現實踐的檢驗效果。如此反復,既不奉理論為金科玉律,停留在一家之言,只輸灌空洞無用的概念,又能啟發學生思維,使其插上理論的翅膀,達到活學活用,切實提高漢外互譯水平。

翻譯教學,我們應該堅持的原則是“貫徹實踐先行,理論總結隨后”[1],我們既不能夸大翻譯理論對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作用,也不能低估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的宏觀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授課內容、選材特點,各有側重,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理論服務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翻譯教師不僅要摒棄“理論無用”的偏見,更要主動學習、鉆研翻譯理論,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根據教材和學生情況合理選擇恰當的翻譯理論作為指針,更好地服務翻譯實踐教學。

二、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體發揮

長期以來,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翻譯的終端結果——學生的譯文,偏重翻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很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6],“教師視為知識的貯存庫,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參與討論極少,互動單向且僅限于師生對話?!盵7]52這種弊病主要歸咎于教學理念的陳舊、教學方法的簡單和教師學生角色定位的缺失。翻譯教學作為媒介,聯接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互為主客體,參與教學互動。其實,在《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中早有要求:“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加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打好基礎?!盵5]10

教師和學生如何定位自己并扮演好相關角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垂范作用。該理論豐富、復雜,學者多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其核心理念似可歸納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與合作交流,以及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既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又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學生知識意義建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構建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或灌輸者[8]。

翻譯是交際活動,翻譯課堂教學更是需要師生積極互動的交際活動。教師角色多元化,既是導演,主導整個課堂設計;又是觀察員,體察學生討論的方方面面;既是裁判員,評判學生譯文得失;更是分享者,為學生提供翻譯資源和技藝。同樣,學生不再是“沉默”的受眾,而是翻譯教學的主體,是主要演員,是“翻譯作坊”的坊主,積極參與師生、生生多維互動,激發雙語互譯的頭腦風暴,相互學習和啟迪,進而提高翻譯能力。

三、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

目前,漢英翻譯教學課堂內外存在的主要弊病是:課堂內外互動不夠,課外實踐無力促進課內教學。大多數情況是:翻譯教師恪盡職守,課堂教學井井有條,但對課外實踐既無充分理念思考,更無具體的實際操作。課外雖布置有翻譯作業,但因班級人數眾多,往往只是匆匆改就,最后不了了之,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缺乏針對性的專業訓練。因此,課外實踐成了漢英翻譯教學的弱區或盲區。

俗語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是精彩的舞臺表演需要長期的刻苦用功作為支撐。這個比喻在翻譯教學中同樣適用。多數高校本科外語專業的漢外或外漢翻譯課程為一周2—4節,安排在一學期或兩學期。要想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將涉及漢外互譯的理念、原則、技巧和應用等一骨腦地曉之學生,幾乎不可能。這就要求翻譯教師應做到,正確認識課堂內外之功能,合理安排課堂內外之時間,理性架構課堂內外之知識,達到“學在課堂,功在課外”之效果。

翻譯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活動,它不僅涉及語言轉換,更重在文化傳真,是真正的“雜學”(呂叔湘語)。僅就譯者的翻譯能力而言,翻譯就包括“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翻譯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方法運用能力(Methodological competence);學科能力(Disciplinary competence);技術運用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e)[9]23。若想提高上述能力,“非下苦功夫不可”。

大綱指出:翻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翻譯教學要與課外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課外學習與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翻譯能力的重要途徑,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5]。有經驗的翻譯教師會這樣安排課堂內外的翻譯活動:以課堂為軸心,通過“任務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以點帶面,圍繞中心主題,展開材料研讀,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翻譯的全過程。課外實踐分為兩部分:一是知識的積累,任課教師應該開列相關閱讀書單,涉及翻譯概論、語言學與翻譯、英漢對比研究、文化比較研究、跨文化交際、文體風格研究等,以期學生對翻譯理論和實踐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專題筆譯實踐,教師應結合課堂所講內容,布置適量的筆譯作業,讓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以期彌補課堂實踐之不足,鞏固所學知識,檢驗所學技能,達到觸類旁通和循序漸進提高翻譯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進行翻譯教學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唯其課堂內外良性互動,互為補充,共同促進,翻譯教學才算真正成功完成。

四、結語

翻譯課是外語四年本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必修課,而翻譯能力是學生外語及其對應語言知識、技能和運用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體現。身為翻譯教學的組織者,翻譯教師應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清晰定位翻譯教學中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翻譯觀,形成有體系的翻譯意識,保持和提升翻譯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翻譯教師應該從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三方面對自己進行反思和建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手段,促進課堂內外良性互動,理論和實踐教學并重,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翻譯教學功能最大化。

[1]王曉農.漢英翻譯課大班教學探討[J].山東外語教學,2006(1).

[2]廖七一.MTI中的翻譯理論教學[J].中國翻譯,2011(3).

[3]賀顯斌.“歐盟筆譯碩士”對中國翻譯教學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9(1).

[4]Bartrina,Fraricesca.Theory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In Martha Tennent(ed.).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5]教育部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6]阮紅波.翻譯教學中提高學生漢英翻譯能力的途徑探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4).

[7]Colina,Sonia.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A Handbook for Teacher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8]王志麗,夏彩霞.基于建構主義的“作坊式”翻譯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9]Ulrych,Margherita.Training translators:Programmes,curricula,practices[M]//In Martha Tennent ed.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猜你喜歡
課外理論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小滿課外班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