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礙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診斷構成變化

2015-08-19 17:43蔣廷云邢志強等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9期
關鍵詞:雙相情感障礙

蔣廷云+++邢志強等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礙(MD)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征與診斷構成變化趨勢。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調查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療的MD患者的臨床資料,內容包括性別、婚姻、發病年齡、確診年齡等人口學資料及既往診斷,住院次數、出院診斷等臨床資料。 結果 共收集932例MD患者的資料,其中20~29歲年齡段為住院年齡高峰(287例,30.8%),30~39歲年齡段次之(262例,28.1%)。近5年MD的診斷率依次為10.4%、14.0%、16.4%、19.3%、18.9%。MD患者中,雙相情感障礙(BPD)最多,占73.8%,其它依次為抑郁發作(10.4%)、躁狂發作(9.4%)、復發性抑郁障礙(6.0%)、持續性心境障礙(0.3%)、其它MD(0.1%)。 結論 2010年~2014年本院MD住院患者以年輕人(20~40歲)居多,且MD的診斷率呈逐年增高趨勢。BPD在本院MD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多,這可能與近年本院精神科臨床醫生對BPD的識別水平提高有關。

[關鍵詞] 情感障礙;診斷率;雙相情感障礙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7(a)-0173-03

情感障礙亦稱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MD),是以顯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變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疾病[1]。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PD)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郁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2],該病的功能殘疾相對較高,且病程復雜、易復發,治療效果較差[3-4]。WHO在2004年將BPD列為世界所有年齡段第12種常見的中度至重度致殘性疾病[5]。BPD的誤診率很高,據文獻[6]報道,被誤診為抑郁癥的BPD患者高達40%,平均誤診時間為7.5~9.8年。Akiskal[7]的研究發現,臨床上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中可能有50%~70%為BPDⅡ型。近年來MD的診治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內關于BPD的識別和診斷雖屢有報道,但這些研究多停留在綜合醫院門診。目前,??漆t院中BPD的識別率較前幾年有了明顯提高,但仍需要加強對BPD的識別,尤其是做好對抑郁患者中存在雙相抑郁相的BPD患者的臨床特征的識別[8]。為全面了解精神病??漆t院中MD的臨床特征及診斷構成變化趨勢,本研究對本院MD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深入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由2名具有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臨床醫生查閱本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歷,其中確診為MD 932例。男性513例(55.0%),女性419例(45.0%);平均年齡(34.1±12.43)歲。;婚姻狀況未婚429例(46.0%),已婚419例(45.0%),離異50例(5.4%),喪偶32例(3.4%),未明情況的2例(0.2%);首次住院患者477例(51.2%);第2次住院患者167例(17.9%),住院次數≥3次288例(30.9%),住院天數為(38.6±12.78) d。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10版(ICD-10)中精神與行為障礙的MD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包括繼發于焦慮障礙、酒藥依賴、神經癥、人格障礙、腦器質性疾病、軀體疾病的MD。對反復住院的患者以最近1次住院的資料為準。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婚姻、發病年齡、確診年齡等人口學資料及既往診斷,住院次數、住院天數、出院診斷等臨床資料。

2 結果

2.1 2010~2014年本院MD住院患者年齡分布的統計結果

近5年來,本院MD住院患者的年齡最高峰為20~29歲,為287(30.8%)人;30~39歲年齡段次之,為262(28.1%)人,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人數逐漸減少(圖1)。

2.2 2010~2014年本院MD患者診斷率變化趨勢的統計結果

近5年來,本院MD患者的診斷率逐年升高,占總住院人數的比例依次為10.4%、14.0%、16.4%、19.3%、18.9%,平均為15.8%(圖2)。

2.3 2010~2014年本院MD構成比的統計結果

近5年來,本院MD住院患者中以BPD最多,占73.8%。其他依次為抑郁發作,占10.4%;躁狂發作,占9.4%;復發性抑郁障礙,占6.0%;持續性心境障礙,占0.3%;其他MD為0.1%(圖3)。

3 討論

MD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其在不同的發作周期中的臨床表現各不相同,臨床上極易造成誤診、漏診。本調查研究提示,本院MD發病人群以年輕人居多,住院年齡集中在20~40歲。這與羅炯等[9]報道的雙相障礙的首次就診年齡為(27.38±10.49)歲相近,也與Abrams等[10]報道的雙相障礙患者起病年齡較早的結論一致。

近幾年MD越來越受到臨床精神科的重視,對MD的診斷和治療也取得顯著提高。本院近5年MD的診斷率平均為15.8%,與李春陽等[11](35.2%)、徐作國等[12](21.05%)的研究結果相比,診斷率偏低,分析原因如下。①可能與誤診有關:雙相障礙患者中69%曾被誤診為單相抑郁、焦慮癥、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和物質依賴/濫用等,岳衛清等[13]也在其文章中分析,情感障礙被誤診的原因以注重精神病性癥狀、忽略情感癥狀排序最高,為75.0%(21/28)。②可能與本院住院床位緊張(中山市唯一的精神??漆t院)、病情較輕的MD患者住院率低等有關:對于如何減少MD的誤診,岳衛清等[13]提到,醫生應提高對BPD的認識,全面收集病史,全面深入地進行精神檢查,充分重視情感癥狀,才能避免或減少雙相障礙的誤診。本院MD的診斷率卻高于李章等[14]的診斷率(10.14%),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就全球范圍而言,雙相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依然較低,歐美國家的資料顯示,首次出現肯定的雙相障礙臨床癥狀后,平均要經過8年才能得到確診。

多年前,一般認為MD中BPD所占比例為14%,但近年的研究顯示,這個數字遠遠低估了實際情況。2003年Hitschfeid等[15]的研究顯示,MD中BPD所占比例為50%,而本院近5年的住院患者中,BPD占MD的比例為73.8%,一方面可能與本院專門設立MD科,對BPD的識別提高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本調查研究樣本量過少、統計時間不夠長有關。本調查研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①為回顧性研究,可能存在信息偏倚;②入組對象選擇較為局限,均為住院患者,未包括門診患者;③樣本量不大。因此,今后可開展大樣本且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并與省內、國內橫向比較,以全面反映MD的診療演變。

綜上所述,2010~2014年本院MD住院患者以年輕人(20~40歲)居多,且MD的診斷率呈逐年增高趨勢。BPD在本院MD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多,這可能與近年本院精神科臨床醫生對BPD的識別水平提高有關。

[參考文獻]

[1] 崔洪雨,王振華,王承敏,等.DNA甲基化與情感障礙[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2):189-192.

[2] 黃仕善,許愛,陶建青,等.雙相情感障礙認知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1):141-143.

[3] 江開達.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89-413.

[4] Perlis RH,Brown E,Baker RW,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bipolar depression versu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large multicenter trials[J].Am J Psychiatry,2006,163(2):225-231.

[5] Price AL,Marana-Nissan GR.Bipolar disorders:a review[J].Am Fam Physician,2012,85(5):483-493.

[6] Ghaemi SN,Sachs GS,Chiou AM,et al.Is hipolar disorder still underdiagnosed?Are antidepressants overutilized?[J].J Affect Disord,1999,52(1-3):135-144.

[7] Akiskal HS.Toward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ipolar disorders[M].Vieta E.Bipolar disorders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progress.Espanan Spain:Medica Panamericana SA,2002:255-278.

[8] Chen FZ,Zheng LU,Guo Z,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unrecognized bipolar disorder in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Shanghai Arch Psy,2011,23(9):71-77.

[9] 羅炯,路亞洲,李曉紅,等.雙相障礙住院患者臨床特征及診治相關因素的回顧性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3, 26(3):192-195.

[10] Abrams R,Taylor MA.A comparison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ve illness[J].Am J Psychiatry,1980,137(9):1084-1087.

[11] 李春陽,苗國棟,楊光,等.住院精神病患者不同年度疾病診斷構成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8(3):231-233.

[12] 徐作國,王志義,鄧亞平,等.一所精神病醫院22年中各類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4, 37(1):57.

[13] 岳衛清,張靜靜,鐘建炯.雙相情感障礙誤診為精神分裂癥28例的原因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8):961,1000.

[14] 李章,高鎮松,吳妙新.不同時期精神科住院病種分布的變化趨勢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4,10(2):96-97.

[15] Hitschfeid RM,Lewis L,Vomik LA.Perceptions and impact of bipolar disorder: how far have we really come?Results of the national depressive and manic-depressive association 2000 survey of individuals with bipolar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3,64(2):161-174.

(收稿日期:2015-05-11 本文編輯:李秋愿)

猜你喜歡
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研究
喹硫平和帕羅西汀聯合用藥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治療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緩解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及其近親屬和正常人群認知功能對照研究
齊拉西酮并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臨床有效性
臨床護理路徑在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藥物自我管理技能訓練
奧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癥治療及不良反應國內研究進展
拉莫三嗪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研究進展
丙戊酸鹽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研究進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在雙相情感障礙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