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式理論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5-08-27 01:51謝宛伊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閱讀水平圖式理論

謝宛伊

摘要: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從圖式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其分類入手,分析將圖式理論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的可行性,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職英語閱讀;圖式理論;閱讀水平

中圖分類號:H319. 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4-0165-02

一、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模式

在我國現階段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填鴨式教學模式和快速閱讀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會提前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閱讀文章,查找出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在課堂上,教師會播放課文和單詞錄音并要求學生進行跟讀,之后開始講解單詞、短語和語法,最后對文章進行逐句的翻譯和講解??焖匍喿x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四級中skimming and scanrung這個題型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提出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并回答所提出的問題,之后對學生出現錯誤比較多的題目進行講解,或者對學生的提問做出解答。這種教學模式通常不會進行詳細的講解。

(二)教學效果

在各類的英語考試中,學生在閱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從成績上來看,失分最多的也是閱讀理解這個部分。這足以說明,目前所使用的這兩種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弊端,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重視單詞、短語和語法的講解,忽略了對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的培養,使得閱讀過程變成了詞匯語法的堆砌過程;快速閱讀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但在其閱讀過程中,學生只會片面地關注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忽略文章的其他細節,比如,文章的語法知識、語篇結構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二、圖式理論的相關介紹

(一)概念介紹

1781年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Kant提出了圖式(sche-mata)這一概念,1932年,英國心理學家F.C.Bartlett將圖式概念引入到心理學研究領域并提出了“圖式理論”這個概念,最終系統完成這一理論的是美國的D.E.Rumehart?!皥D式”指的是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這種儲存不是事實、經驗簡單的羅列和堆砌,而是圍繞不同的事物和情景而形成的有序的知識系統,人們把這種知識系統稱為圖式。Widdowson認為:“圖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儲于長期記憶中,當人們處理新知識時,總會把它和已知相連接,從而給新知識提供依據?!?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工智能專家D.E.Rumehart把圖式定義為“相互作用的知識套系”或“認知構造塊”。80年代,D.E.Rumehart和P.LC arrel開始把圖式理論運用到外語教學中,用它來解釋閱讀理解的心理過程,分析這一認知框架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形成了圖式閱讀理論。

(二)圖式的分類

圖式閱讀理論認為,學習者的閱讀能力主要由三種圖式決定。

語言圖式(language schema):就是指基本的語言知識,主要包括閱讀者大腦中所存儲的關于閱讀文章的詞匯、句型和語法方面的知識。要想準確理解閱讀文章,閱讀者首先必須掌握最基本的語言知識,然后才能將這些知識依據一定的邏輯關系形成一個脈絡,進而開始刺激大腦中已存在的另外兩種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最終完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內容圖式(content schema):就是指閱讀者大腦中所存儲的和所讀文章相關的內容熟悉度和背景知識。閱讀過程不僅僅是對語言文字的一個翻譯過程,更是對已有背景知識的一個重組過程。如果閱讀者大腦中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即使有扎實的語言知識也無法完成對文章的透徹理解。內容圖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閱讀者對文章進行推論,加速理解的過程。

形式圖式(formal schema):就是指閱讀文章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組織結構及框架、通常稱之為體裁和不同題材的行文思路和表達方式的相關知識。按照語言學的分類,文章體裁可以分為議論文、記述文、說明文和應用文。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它固定的組織形式、語言的表達方式,當讀到特定體裁的文章,閱讀者可以把已有的形式圖式和閱讀內容相結合,不僅可以加快閱讀速度,還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圖式理論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一)圖式理論與閱讀理解的關系

圖式理論的代表人物D.E.Rumehart曾指出,閱讀時要能夠正確理解文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讀者必須具備相關的背景知識,即與文章相應的圖式;二是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成功激活大腦中所存儲的圖式。所以,如果閱讀者不能正確理解一篇文章,那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讀者可能不具有適合于該文本相適應的圖式,在這種情況下就根本無法理解文章的內容;讀者雖然具備與該文本有關的圖式,但文章的作者所提供的線索不足以激活讀者所儲存的圖式;讀者自以為讀懂了文章,能夠對文章做清晰準確的解釋,但這種解釋并非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也就是說是讀者誤解了作者的意思?!?/p>

(二)圖式理論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基于上文對圖式理論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應該加強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建立,并將這三種圖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注重詞匯、句型的講解,提高學生的語言圖式

在詞匯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記憶單詞,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比如,同義反義比較法、構詞法和讀音法等。其次,教師還要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詞匯的能力。這些語音、詞匯和語法等基礎知識作為語言圖式的表現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牢固的語言圖式,更好地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在句型方面,閱讀文章之前,除了要處理文章中出現的生詞和短語以外,還應該對文章中出現的長難句、省略句及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學生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對于那些比較有特點、又經常使用的句型,教師除了講解以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對句子進行記憶、仿寫,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同時還保證了學生理解文章的準確性。

2.擴大閱讀量,以豐富內容圖式

對于那些母語為非英語的學生而言,學習英語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更是學習其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學生的背景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該文化。教師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如果該文章的內容是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那么即使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但大部分也會準確地完成相關的閱讀練習;反之,如果文章內容是與外國文化相關的,那么準確率就會大幅度下降。這種現象足以說明了背景知識在閱讀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積累學生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豐富的內容圖式網。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比較簡單的英文書籍或報刊讓他們在課下進行閱讀;也可以通過課前導入和所學課文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其他相關內容,盡量做到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此外,還可以對比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以此來擴大內容圖式規模,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3.培養識別體裁的能力,以完善形式圖式

有了一定的詞匯和語法作為閱讀的基礎,配上所掌握的與文章有關的背景知識,教會學生準確分析不同體裁文章的組織結構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分析文章時,必須對文章整體結構進行詳細的講解,逐步提高學生語篇理解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體裁和結構,慢慢養成學生分析文章體裁和注意結構框架的良好習慣;另外,還要教會學生通過特定的結構來了解文章段落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學會處理不同段落的能力,尤其是要把握文章的首段和結尾段,進而把握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讀者對某種文章的結構越熟悉,閱讀時就越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文章的框架結構和段落間的組織安排,這樣,對文章的理解也就越清楚,能更快地達到快速、準確的閱讀效果。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閱讀能力的不足往往是由于學生缺少或不會使用相應的圖式而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運用圖式理論來指導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詞匯、語法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語言圖式;通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來豐富內容圖式;注意培養學生識別體裁的能力,以完善形式圖式,使學生在學習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同時,最終達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閱讀水平圖式理論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嘗試批注式閱讀 提高閱讀水平
重視非連續性文本,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
素質教育下如何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
影響初中學生閱讀水平的主要因素調查研究
圖式理論與第二語言教學中的詞義傳達
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中的探析及應用探討
圖式理論與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構建
基于圖式理論的商務英語寫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