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教師職業的“信達雅”

2015-09-10 07:22陶國華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5年9期
關鍵詞:信仰職業教育

陶國華

清末思想家嚴復先生曾在《天演論》中提出了翻譯的“信、達、雅”境界,這一標準引發了我對教師職業的思考,20年的教師生涯,我覺得教師的職業精髓也可以從“信、達、雅”三個層面來進行概括。

一、教師之“信”

嚴復先生強調“信”就是要忠實于原文,忠實于原作者的真實意思。作為一名教師,從“信”的角度,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信國家

十八大后,習總書記發表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講話,其內涵之一,就是群眾對優質教育的向往。他指出,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付出的努力也永無止境。教育事關國計民生,既是當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未來幸福生活的重要條件,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成為中國夢的夢想大使,要站在實現中國夢的高度,進一步體會職業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在履職中堅定方向,在盡責中牢記歷史使命,在敬業中實現師生共同進步,為幫助學生實現夢想而努力奮斗。

2.信職業

國外很多地區,教師的工作量也很大,可是面對學生,他們常常是面帶笑容、很溫柔、很有愛心,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他們都很認同教師這份工作,享受自己的成果!

在國內,無論怎樣改革,教師的“飯碗”相對來說還是“鐵飯碗”,可是在我們周圍卻常常聽到教師對學生的訓斥聲,對工作的抱怨聲,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學生太難教,抱怨補貼太少,抱怨教師工作日復一日太枯燥,教師職業的待遇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教師的職業信仰卻沒能成比例地增長,大多數教師還只是把教師職業視為一個“飯碗”,或忙著轉行、炒股,或家教、理財。正如莊墨顯所說:“職業就像一個飯碗,可以盛放米飯,也可以裝滿愛意。當我們僅僅用來裝米飯的時候,飯碗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的寓意,就像人只剩下肉體。作為人,在這個時候會出現焦慮,身體內會伸出無數只手,向外和向內抓取”。

職業信仰是教師最重要的精神支撐,支撐著教師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絕各種誘惑,引導教師把自己生命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對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職業的樂趣,感悟人生的幸福。

3.信學生

教育是教師和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不僅要發揮教師“教”的積極性,更要發揮學生“學”的積極性,新課程強調“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理念,也進一步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實際上是對學生個體存在價值的肯定,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信任學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概念“皮格馬利翁效應”:癡情的皮格馬利翁把自己心愛的姑娘雕刻成偶像,并不斷地對她訴說心中的愛慕,終于有一天這尊沒有生命的雕像變成了活生生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的信賴和期待會產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教師之“達”

嚴復先生在解釋翻譯要求的時候強調的“達”,是指意思表達要準確、流暢。從教師工作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要做好以下三“達”:

1.達師德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以教師〔2014〕1號印發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該《辦法》共14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明確了騷擾學生、遇突發事件不保護學生人身安全、收禮或有償補課等十余種行為屬于“違反師德”,將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相應處分。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說:“新時期下更應該關注和堅守師德,這不僅是教育事業的基石,更是國家民族發展的基石?!睅煹陆ㄔO關系到教育事業能否蓬勃發展,也關系到國家的進步與人民的切身利益?!敖逃菄?,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我們只有不斷將師德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方可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在中華民族的復興路上不斷取得新的輝煌。教師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在這個播種希望、收獲成長的特殊行業里,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熱愛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達規律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業,其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樹人。尊重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這是科學發展觀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和根本要求。目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存在著理想信仰缺失、價值觀念扭曲、是非界限不清等種種不良傾向。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到影響,對待一些教育問題時表現的急功近利,缺乏對教育規律的理性把握和對學生生命的充分尊重,片面追求高分數、高升學率,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教育被扭曲為應試,應試被濃縮為分數,分數被錯認為質量,考試、分數、升學組成了一條冰冷的流水線,無視學生的天性差異,無情地對學生進行著篩選、淘汰和選拔。以犧牲學生的健康為代價換取分數,以犧牲學生當下的快樂換取所謂的未來幸福,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教育從“立人”“育人”的偉大事業異化為優勝劣汰的“競技體育”。

3.達科研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帶給教師一些樂趣,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根本意義就在于通過觀察和研究自己身邊的教育現象,發現其中的教育問題,探究問題的成因,并采取恰當的改進措施,優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逐漸擺脫單調重復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狀態,去體驗工作的樂趣和專業成長的喜悅,并逐漸將教育視作自己心愛的一份事業。教育是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朝陽產業”,而教育問題又往往是當下各種社會矛盾問題的外在表現,對此,我們要以理性的思維作天秤,去厘清教育者自身的責任擔當?!懊咳硕即嬗每茖W方法去辦教育的決心,每個人都去研究或解決一個小的問題,我敢說,不出三十年中國教育準有好的發展”。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說。

三、教師之“雅”

嚴復先生從翻譯的標準,將“雅”解讀為文筆優美、富有文采。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要追求這三方面的“雅”:

1.人格之雅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苯處煹娜烁聍攘δ苄纬蔁o形而強大的“校園教育場”,使學生倍感親切和溫暖,產生心靈的和諧共振,讓他們在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質。魯迅先生為什么會時時記起僅教過他兩年的藤野先生,并對他充滿感激之情?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對魯迅毫無民族偏見,使魯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偉大。這種崇高而偉大的人格又時時激勵著魯迅以筆為武器,為民族的新生而搖旗吶喊,為祖國的光明而奮斗終生。這一事例極好地說明了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學生個性、品格的深遠影響。

2.信仰之雅

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而只是教學的技術而已?!蔽覀冎?,教育過程就是把實然的人轉化為應然的人的過程,“是在人與人之間展開的一種精神歷程和心靈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偉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體教育價值實現的條件”。有教育信仰的教師都擁有崇高的理想,他們能從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獲得滿足,學生的點滴進步在他們看來都彌足珍貴,更重要的是他們把學生視為鮮活的生命。教育信仰能使教師堅定地認同教師這份職業,支持教師拒絕各種誘惑,引導教師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對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上,在“信仰”幾乎成為這個時代的奢侈品的當下,我們尤其需要堅守教育的信仰,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自己保留一份清醒,以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斷走向職業的高處和深處。

3.評價之雅

適時、適當、適量的評價語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教師應準確把握評價尺度,以自然、真誠、恰當、溫馨的語言,及時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隨時從教師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參與學習后取得的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新課標要求教師注重多元評價,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以積極引導為主,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

總之,長期的教師職業生涯,使我對中國的教育有著堅定的信心,陶行知先生說:“我們研究學問,非只為增加一點個人的幸福,目的總是要改造社會?!痹肝覀兠恳晃唤逃ぷ髡叨加腥绱说男貞押妥非?,把個人夢融合到民族夢、國家夢之中,沉住氣,盡好本分,健步往前走。

(作者單位:浙江平湖市黃姑中學)

猜你喜歡
信仰職業教育
信仰
漫畫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我愛的職業
五花八門的職業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