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中提升 整合中創新

2015-09-10 07:22鄭立平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5年9期
關鍵詞:名師課程活動

鄭立平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實驗小學從2007年啟動和樂教育整體改革以來,通過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系統參與,全面推進和樂教育整體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學校自身實際、富有特色的素質教育新路。

一、和樂教育的整體改革的貢獻

1.和樂教育是一項整體改革

它具備一套完整的體系,有理論方面的,更有實踐層面的。

它有著嚴格的定義:和樂教育就是以人本教育思想和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以人的和諧發展為目的,創造性地整合、優化學校教育系統內外各要素及其結構,促使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機制高效能運轉,讓受教育者獲得主動、充分和富有個性的全面教育,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樂教育主要包括兩層意思:和諧統一,共生共樂;和而不同,各得其樂。

構建起和樂教育整體改革的七大體系。即和樂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德育活動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現代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樂教育社區一體化體系的構建。

作為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的和樂教育整體改革實施六年來,成效顯著。該校和樂教育先后10多次在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全國基礎教育論壇、全國人文教育會議等全國性會議上做主題發言,吸引了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和10個國家的教育人士到校訪問交流。在2011年山東省第三屆省級教學成果獎(政府獎)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2.構建了完整的教學體系

和樂教育教學體系是和樂教育整體改革的重點,它重在建立起和樂課程、和樂課堂、和樂教研等子體系,使教師有教的層次目標,學生有學的層次目標,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學生在探究狀態下學習,達到師生和諧,共同發展的目的。

在實踐中,他們總結提煉了和樂教學的八字理念:尊重、快樂、互動、高效。構建了和樂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1)圍繞學情,精心備課,做足課前準備,教師樂在其備,學生樂在其盼;(2)激趣導入,手段巧妙,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教師樂在其導,學生樂在其趣;(3)巧妙設計,精心組織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師生互動,方法多樣,關注差異,面向全體,教師樂在其法,學生樂在其動;(4)激活練習,學生自主歸納小結,教師樂在其效,學生樂在其果;(5)延伸拓展,有知生智,教師樂在其思,學生樂在其創。教師以這五個環節為基本操作程序,結合學科特點,靈活運用,精心組織實施,做到課堂上學生全員多層參與,師生積極互動,活而不亂,務求實效。形成了語數英等10個學科21個課型的教學模式。被前來聽課的專家譽為“理解深刻,實踐科學,智慧推動,研究深入”的課堂。2009年9月和2011年10月,學校進行了全區教學現場會,按照課程表,所有的課堂對全區領導和老師開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獲得廣泛好評。

3.構建了豐富的和樂德育體系

四大類十個知名品牌活動構建了學校德育活動的基本體系。

四大類:(1)學科活動類。各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恰當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將知識的傳授與育人有機結合,獲得最佳教育教學效果。(2)主題活動類。結合學校五育節和五個活動月,每一個星期,每一個月,每一學期,不同的階段,在班隊活動、晨會活動中均有不同的教育主題。(3)紀念活動類。緊密結合時令佳節開展紀念性的教育活動,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更有利于家庭、社會的參與。(4)社會實踐類。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校門,走向農村,走向社區,走進工廠,走近名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勞動,是他們一直堅持的教育方略,這些活動既增長了學生的智慧,又鍛煉了意志、品格;既學會了與人交往,又學會了不少生存的本領,從而使學生形成和諧的心態,健全健康人格。

十個品牌活動是:“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活動;“手拉手讓我們做朋友”活動;“爭當文明小使者”活動;“我們與誠信同行”活動;“我健身,我健心”活動;“學會感恩”活動;“播種微笑點亮人生”活動;“科技之星”評選活動;“快樂體驗”活動;“讀書伴我成長”活動。

4.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和樂教師隊伍

和樂教育提出以教師為本,“以能為核心”,要求以教師的能力管理為核心,滿足教師強烈的自我實現需求,形成重能力、講貢獻、論業績的管理氛圍。實驗小學作為全區實驗性、示范性、開放性學校,現實的目標就是要打造精而強、充滿活力的名師群體。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重點培養等各種手段著力培養,將特點培養成特長,特長培養成特色,特色培養成名師。例如:彭濱的科學教學,胡小婷的數學教學,彭霞的語文教學,王丙柱、小王霞的班級管理,鞏峰的機器人活動等,都很有特點,培養效果顯著。

揚長避短,突出特色。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名教師不可能沒有缺點,但是一定要特色鮮明,對名師不應該求全責備,而應該發現、豐富、發展形成鮮明的教育教學特色,例如:學校的丁惠臻老師說話接龍的作文教學特色,張潔的語文課堂教學特色,夏繼美、呂仁香、田道峰的班級管理特色等。

請進來,走出去。通過名家名師走進實驗小學活動,他們在走進來方面已經做出了特色,他們的有特色的教師正在走出實驗小學,走向全市乃至全省,成為品牌。

動態培養,充滿活力。他們的名師不是終身制,優勝劣汰,實行動態管理,既關注現有名師的發展和完善,更注重新名師的不斷推出,使老名師保持特色,豐富發展,新名師不斷涌現,推陳出新,使學校的名師隊伍既精而強,又充滿了活力。

和樂教育提倡和而不同,各得其樂,希望每一個教師都有特點,都有成功的舞臺,學校教師隊伍的現實特點也要求他們要建設一支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教師隊伍。

5.形成了和樂教育社區一體化體系

學校和社區教育一體化發展是適應現代教育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樂教育使學校和社區間形成了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和整合,構成了學?!鐓^教育一體化的運行機制,為學校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讓學校發展得更快;同時,也為社區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同化”了社區。學校先后同社區內及周邊幾十個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居委會達成了共建協議,從雙贏的角度要求他們積極為學校學生提供參加社會實踐的場所和挖掘社區教育人才資源,為學校德育活動、社會實踐、社團教育的開展推薦校外輔導員。

多功能家長委員會的構建,使學校教育由封閉式的、有圍墻的模式,向開放式的、無圍墻的模式轉變。讓社區參與學校教育過程,形成了共建、互動的教育機制。學校成立了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對于三級家長委員會成員學校均發放聘書。學校定期召開各級家長委員會會議,公開學校有關校務制度、獎懲辦法及師德規范建設的有關制度,商議學校教育評估機制和教學質量管理辦法等,廣泛聽取家長委員會成員們的意見和建議,在這種開放學校教育,讓社區居民對學校教育進行廣泛的監督的運行機制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得到不斷強化,思想品德素養得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得以不斷提高。

開展“家校牽手、和樂育人”家長志愿服務活動?;顒又?,根據班級管理實際,共開設助教崗、管理崗、協調崗三類崗位,由家長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自愿、自主選擇,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具體崗位設置情況如下:

(1)助教崗:以學知識、拓視野、塑品格為重點,邀請家長參與到學校課堂教學中來,講自己最熟悉的專業知識、工作的樂趣、工作的辛苦及孩子們需要的道德品質。

(2)管理崗:協助教師管理班級,特別是參與大課間管理、放學路隊的管理、學生郊游等集體活動的秩序維護工作。

(3)協調崗:幫助協調有關校外活動基地或工廠、駐濟部隊、消防等,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也可以為班級管理排憂解難,在物力、財力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對和樂教育的再思考

學校的和樂教育整體改革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還有很多的問題值得去思考、去完善。自2012年,他們開始采取規范、激活、整合、提升、創新等策略進一步打造他們的和樂教育。

1.規范

以制度規范學校管理,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進一步強化師德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以規范學生行為為抓手,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F在他們已經收獲滿滿,創造了奇跡。

2.激活

激活老師的正能量。學校管理僅靠校長或行政班子出謀劃策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隊伍是一個極有思想、極富創造力的群體,只有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實施管理,才能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作一股繩”。以“體驗”為憑借,為老師量身定制一套心理輔導套餐,讓老師們成為快樂的使者,成為陽光的代言人;借助“活動”激發老師的責任感,讓“責任重于泰山”成為實小人的行動;以“評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激勵教師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采取體驗激活、活動激活、制度激活等方式,會讓實小老師具備全面的正能量,讓實小的“臥虎藏龍”都“龍騰虎躍”起來。

3.整合

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學校課程,引領發展,形成特色。他們一直在追問:教育的原點到底是什么?教育的原點就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怎樣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那就給孩子豐富的課程吧!所以構建一個學校的課程是孩子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他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把德育做成課程。目前孩子教育存在六大缺失:感恩缺失、責任缺失、誠信缺失、理想信念缺失、情感缺失、禮儀缺失。讓孩子學會做人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做的。他們把德育活動四大類及十個品牌活動進行整合,并把感恩教育、責任教育、誠信教育、禮儀教育納入德育課程,再加上入學課、十歲生日慶祝、離校課、遠足、軍訓等課程,形成德育課程的框架,主要采用榜樣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實際體驗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輔導法等,達到了育人育心,點化潤澤的目標。

把國家課程進行延伸和拓展,形成拓展課程。如語文課延伸出的書法課、故事會、誦讀、演講與口才、課本劇編演、小作家等。數學課延伸出的思維邏輯課、數學家的故事、七巧板等;英語課延伸的說唱英語等;科學課延伸出科技發明課、生物科普等。美術課可以延伸出線描、國畫、書法、素描、手工制作、兒童畫、水粉畫等。相信這些會給孩子們帶來別樣的收獲。

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主題課程。他們敢于向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挑戰,將國家課程《科學》《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課程《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六門課程內容全部打碎,重新整合,在不降低課程目標、不減少課時量的原則下,通過刪減、增補、融合、重組,形成了一門全新的A、B主題課程,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山東省首屆特色課程評比中,該主題課程榮獲全省一等獎,郭淑慧校長在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2015年4月初,大眾日報、濟南日報、齊魯晚報、山東商報、生活日報、新浪網、大眾網等駐濟14家媒體記者深入學校課堂,專題挖掘該校課改組的課程改革過程和成效,媒體記者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并進行了大篇幅、長時段、專題性的報道。

把社團活動轉化成活動類課程。如京劇團、民樂隊、合唱團、舞蹈隊、書畫社、面塑、古箏、手風琴、棋類、手工制作、航模建模、數獨活動、外教英語、電腦制作、籃球、乒乓球等30多個社團活動,通過進一步的策劃成為課程。這樣既鼓勵了學生進行主動創造,又使學生的特長得到了發展。

實踐類課程。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積極整合校外資源,形成豐富、開放、優質、多樣、可持續發展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軍營、走進工廠、走進大學、走進自然、走進外國,去充分感知生命,感受社會的紛繁和美麗。

開放的魅力課程真正成為了學生快樂生活的家園、幸福成長的花園、啟迪智慧的樂園。

4.提升

提升,有著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提升教師的素質。優秀的教師,他們善于發掘典型事例,培育典型,推介典型。對于差一些的教師進行跟蹤培養,讓短板變得更長一些。面對全體老師,堅持開展名家名師走進歷城實小系列活動,讓教師與高手過招;借助“名師講堂”“骨干教師課堂展示”“青年教師課堂展示”“研究課展示”“周二聽課日”等錘煉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借助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的科研品位和科研水平;堅持團隊合作,提升教師的合作水平;借助“學校網站”“實小通訊”等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全方位地提升教師的素質。

二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借助課程建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個性化發展。目前中國的教育有兩大空白,即性格教育的空白、情商教育的空白。復旦投毒案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性格培養、情商的培養很重要。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培養孩子的交際溝通能力、培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養多動腦的習慣、培養自信心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和合作意識等,讓孩子成為有情有義的人。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如學校網站中的“和樂少年”板塊、《實小通訊》中的“學生天地”“書光畫影”板塊、《班報》等。

三是要全面提升學校的品質。進一步挖掘學校的優勢項目,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升學校的水平;進一步加強和名校的聯系,與高手過招,提升學校的品質;借助各種活動推介學校,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美譽度。

5.創新

要高舉創新的大旗,以山高我為峰的勇氣,在已知和未知的教育領地里作領軍人物。沒有創新就沒有領先。但是他們不折騰。守住昨天成功的陣地,把昨天做得好一點。

學校是個追夢的地方,校長有夢是幸福的,教師有夢是幸福的,學生有夢是幸福的,希望所有實小人在規范中提升,在整合中創新,再續和樂教育夢。愿他們夢想成真!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

山東濟南市歷城區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名師課程活動
名師直播課
“活動隨手拍”
名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淺議"名師"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名師讀意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