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宋代南陽文化

2015-09-10 16:31張鵬立
人民論壇 2015年17期
關鍵詞:鄧州宋代南陽

張鵬立

【摘要】南陽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在歷朝歷代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宋代南陽亦不例外。在宋代南陽官員的激濁揚清、廉潔奉公、造福一方的實踐中,體現了南陽文化中重視教育、胸懷天下、關心百姓疾苦、注重社會和諧、具有民族氣節等優秀的品質,反映了宋代南陽文化的深厚與博大。

【關鍵詞】宋代 鄧州 南陽 花洲書院 范仲淹

【中圖分類號】D67 【文獻標識碼】A

南陽北靠伏牛山,南依漢水,“南山之南,漢水之北,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南陽文化發源較早,歷經史前南陽文化、夏商周方國文化、南陽楚文化、南陽漢文化、“六朝”南陽文化、唐宋南陽文化、元明清南陽文化到現在的南陽文化,共同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南陽文化:源遠流長、連綿不斷;兼容并包、豐富多彩;博大厚重、自強創新。

南陽文化所處的宋文化大背景

宋代是我國封建文化的高峰期,歐陽修有言:“圣宋興,百余年間,雄文碩學之士相繼不絕,文章之盛,遂追三代之隆?!雹汆噺V銘亦曾指出:“宋代學術文化的發展,其所達到的高度,可以毫不含糊的說,在中國已往的封建王朝歷史上不但,空前而且絕后。也就是說,它固然是由秦漢到隋唐諸代的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而以其后的元明清三朝與之相較,也很難找出有什么大的超越之處”。②如此之高的評價并非沒有根據,筆者認為,以下是宋文化發展鼎盛的幾個主要原因:

經濟上:宋文化高度發展的根本前提是經濟上的長足發展與進步。大量文獻、考古資料證明宋代在農業、手工業乃至商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已達到中國封建經濟前所未有的水平。③繁榮昌盛的宋代經濟為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反過來又對科學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無疑有利于宋文化的快速發展。

政治上:統治者提倡較開明的文化政策,為宋文化的鼎盛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社會環境。一是確立了“興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的基本國策?!胺矁韧饴毠?,布衣草澤,皆得充舉”④,以科舉為取士正途,擴大了錄取范圍。二是設置專門的文化機構,如編修院、起居院、日歷所、天文院等。三是獎勵發明創造,推動防洪、造船及軍事國防等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四是倡導讀書之風。上至皇帝,下至朝野官僚無不以勸學為重?!白运我詠?,益知向學尊師擇友,南渡以后,弦誦之聲,比屋皆聞”⑤,這正是宋文化鼎盛的社會因素所在。五是摒棄文化專制主義,對儒釋道三家以及思想、學術、文學、藝術領域的各個流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態度,推動了宋學的發展。

教育上:北宋時期三次掀起興學運動,改革并完善了科舉和教育制度。宋廷重用儒士擔任中央與地方要職,他們強調:“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雹薰賹W、私學以及書院至宋均達到可觀規模,學校的增多不僅促進了宋文化的普及,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宋代學術思潮的傳播和繁榮,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無疑成為推動宋文化的發展長足動力。

科技上:統治者注重推廣先進技術,整理大量科學技術專著。如《太平圣惠方》、《政和本草》、《武經總要》、《陳甫農書》等。加之,活字印刷技術的發明所帶來的印刷業的發達對普及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知識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推動了兩宋科技文化的發展。

南陽地區自身的優越文化條件

南陽地區文化除了宋文化背景所提供的優越環境和有利條件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和出發點還是歸結于其自身擁有的文化優勢與文化條件。

深厚多元的文化積淀。中原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南陽則是中原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宋以前的南陽文化本就相當發達。

第一,擁有豐厚的文化及人文遺存,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源于南陽桐柏地區、舊石器時代“南召猿人”遺址、戰國宛城遺址、楚文化發祥地的淅川“丹陽”、代表漢文化的“漢畫像磚”“漢畫像石”、博望故城、漢桑城等。

第二,南陽歷代多名人豪杰,這也是文化發達的一種表現。李白《南都行》所謂:“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也。南陽是“名相之地”,如春秋百里奚、東漢鄧禹、唐相岑文本、趙宗禹等。南陽亦是“帝王誕生之地”,所指便是光武帝劉秀。南陽亦是“名將之地”,如西漢張釋之、東漢鄧禹、馬武等。此外,南陽亦是“四圣之地”,商圣范蠡、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他們分表代表了南陽在商業文化、科技文化、醫學文化以及政治文化方面的特殊貢獻。

第三,南陽文化薪火相傳,未曾中斷。源于南陽先賢名士把育人作為最崇高的事業,代代相傳,承上啟下,把辦學置于社會生活的中心地位之上。⑦僅北宋時期南陽便建有三所書院,即鄧州的花洲書院、賈狀元書院以及桐柏縣的桐淮書院。

地理區位優勢。南陽,宋亦曰鄧州南陽郡,武勝軍節度,⑧其“北控汝洛,南蔽荊襄,西通關中,東達江淮”、“為南北腰膂”,正好處于兩種文化的結合帶上。⑨秦嶺-淮河一線不僅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南、北文化或楚與中原文化比較明顯的分界線。在漫長的歷史中,不管是北方漢文化的南移,還是南方楚文化的北漸,南陽一直處在南北文化的過渡帶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陽文化兼收并蓄,既有楚文化的浪漫飄逸,又有漢文化的博大厚重,還有中原文化的凝重務實。這也正是南陽贏得“楚文化的發祥地”、“漢文化的興盛地”殊榮的緣故之一,兩種文化不斷地震蕩融合,文化藝術亦表現出過渡性特色,宋代南陽文化必然要利用這一地緣優勢和文化交匯碰撞的特點繼續向前發展。

經濟優勢。宋元時期南陽在豫內各府舉足輕重,實為豫西重鎮,人口眾多,交通便利,水陸并舉,經濟一直處于比較繁榮發達的狀態,可謂是“舟車輻輳,漕挽通達,宋李綱陳恢復之計,力勸高宗居之”⑩。加之,河南作為當時北宋的經濟中心,南陽盆地又地處河南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其發達程度在當時的河南地區也應當是首屈一指的,這一優勢就為南陽地區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政治優勢。南陽具有重要的政治優勢和戰略地位。一方面,河南在宋代地處京畿重地,南陽地處京西南路,非“重法地”,土風平和,民淳俗靜,獄訟稀少,民民之間關系緩和,官民關系融洽,社會秩序穩定。南陽又環抱東西二京,相對其他州縣更加靠近京師。京師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然能夠影響周邊地區,同時其由上而下實施的利于文化發展的政策政令也會首先向周邊府州輻射,而南陽地理正好處于這一范圍,受京師政治及文化擴散的影響濃厚,具有較好的文化氛圍。

另一方面,南陽在宋代一直保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這從南宋初年李綱反對高宗“幸東南避敵”,獻遷都南陽之策的論斷中可以窺測一二:“自古中興之主,起于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于東南,則不能以復中原而有西北。蓋天下精兵健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棄之,豈惟金人將乘間以擾內地,盜賊亦將蜂起為亂,跨州連邑,陛下雖欲還闕,不可得矣,況欲治兵勝敵以歸二圣哉?夫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陜,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距三都(北京大名府、西京洛陽府、東京開封府),可以遣救援。暫議駐蹕,乃還汴都,策無出于此者?!敝饕撌隽四详柺撬纬瘓猿挚菇?,恢復中原的最理想之地。南陽能夠成為南宋立都的備選之地,亦已足見南陽政治與戰略地位非同一般。

宋代南陽文化的體現

本節以宋代在南陽為官者的作為為切入點,來考察為政者在為政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南陽文化。據《嘉靖重修一統志》卷二百十二《南陽府三》之“名宦”篇列舉了有宋時期在南陽任官的幾位重要官吏,其在《宋史》中均有傳記可循:

蘇易簡的為政之道?!疤K易簡,銅山人,淳化初,知鄧州?!倍鴵端问贰酚涊d應為至道元年,“易簡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其在任期間,“以詩書飭吏事,甚得人心”??梢娞K易簡的為政思想是秉承儒家入仕的原則,以儒術推行人道之政。淳化二年,易簡上奏折“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則天下幸甚?!迸c《老子》中所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宋初在恢復與維護儒家思想正統地位的同時,為政者亦注意調和儒道各家的關系。易簡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譜》、《續翰林志》及文集。

寇準的為政之道??軠?,下邳人,“少英邁,通《春秋》三傳”?!爸恋莱?,知鄧州,以寬慈待民,民甚德之?!边@不僅展現了一種極為和諧的官民關系,同時亦能體現南陽地區土風平和的民俗風氣??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其與白居易、張仁愿并稱渭南“三賢”。

謝絳的為政之道。謝絳,富陽人,真宗時知鄧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陽堰,引湍水溉公田。水來遠而少,利不及民;濱堰筑新土為防,俗謂之墩者,大小又十數,歲數壞,輒調民增筑。奸人蓄薪茭,以時其急,往往盜決堰墩,百姓苦之?!庇谑侵x絳“按召信臣六門堰故跡,距城三里,壅水注鉗廬陂,溉田至三萬頃?!苯鉀Q了南陽地區農業發展中的灌溉問題。謝絳為人穩重,文學知名,學記博深,論議透辟,尤為儒林所宗。所至之處,“大興學舍”。在河南時,謝絳就曾修建國子學,親自執教,遠道來學者達數百人。其對南陽乃至今河南地區的文化教育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張知白的為政之道。張知白,“淯池人,咸平中,知鄧州,會關右流傭至境”,于是,知白“既發倉廩,又募民楚粟以濟?!薄端问贰吩u論知白“勁正清約,皆能靳惜名器,裁抑僥幸,凜然有大臣之概焉?!彼抉R光亦在其《訓儉示康》中大贊其節儉之風,尊其為大賢。

范仲淹的思想及為政之道。范仲淹對宋學建立有莫大功勞,他的主要思想有:

第一,變易革新思想。他直接從《周易》中闡發他的社會變易思想,著成《易義》,他秉承“通經致用”的原則,注重實用,引《易經》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訓條,強調指出,要使國家成長久之業,必須效法堯舜,思變通之道。

第二,憂國憂民思想。慶歷新政前,呂夷簡被罷,范仲淹得重用,“中外想望其功業,而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倖濫,考覆官吏,日夜謀慮興致太平”。其在被貶鄧州時所作的《岳陽樓記》中疾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對后世的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三,衛國安民思想。長期的政治活動和軍事實踐使范仲淹形成了文武相濟的思想。他在宋仁宗初期便對“興文教,抑武事”提出了異議,認為“今天下休兵余二十載,昔之戰者,今已老矣!今之少者,未知戰事,人不知戰,國不慮危,豈圣人之意哉,而況守在四境,不可不慮”。其真知灼見的安危意識可見一斑。

第四,法制思想。范仲淹針砭時弊,強調整飭吏治、主張限制君主專斷、加強司法監督等。此外,范仲淹在南陽的主要活動是發展文教事業。范仲淹任鄧州知州后親自建立了花洲書院。范仲淹認為,教育要“敦之以詩書禮樂,辯之以文行忠信”。顯然,其教育是以德育為目的的,就是要培養忠、孝、仁、義、信等明人倫的人。南陽學子受其啟發必然也會在以后的從政之路亦或是學術、文學之路上等有所體現,這都成為豐富南陽文化的重要因素。

宋代南陽文化底蘊深厚的原因一方面依托于宋朝較好的文化大背景,另一方面緣于南陽地區也擁有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宋代南陽官員的激濁揚清、廉潔奉公、造福一方的實踐中,體現了南陽文化中重視教育、胸懷天下、關心百姓疾苦、注重社會和諧、具有民族氣節等優秀的品質,反映了宋代南陽文化的深厚與博大。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主義學院)

【注釋】

①李逸安校:《歐陽修全集》卷一三七《范文度摹本蘭亭序》(集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2164頁。

②鄧廣銘:“論宋學的博大精深—北宋篇”,《新宋學》第二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第1頁。

③徐吉軍:“宋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浙江學刊》1988年第4期。關于這一點亦可參見郭學信《論宋學興起的原因》中“生產關系變遷的震蕩”一節。見郭學信:“論宋學興起的原因”,《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④(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七《太祖建隆以來諸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8頁。

⑤王藩、沈元泰:《道光會稽縣志稿》卷七《風俗記》,紹興縣修志委員會,1936年。

⑥(宋)胡瑗:“安徽通志”,“松滋縣學記”,載《中國古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⑦丁淯清:“試解南陽人杰地靈之淵源”,《中州今古》,2002年第6期。

⑧《嘉靖重修一統志》卷二百十二《南陽府一》。

⑨楊天志:“古代南陽繁盛的N個原因”,《城市建設》,2009年總第34期。

⑩《嘉靖南陽府志》卷一《形勝》各縣條。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6~38頁。

(元)脫脫:《宋史》卷三五八《列傳第一一七》,第11257頁。

《嘉靖重修一統志》卷二百十二《南陽府三》。

(元)脫脫:《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傳第二十五》,第9173頁。

高亨:《老子注譯》第六十四章《治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7頁。

(元)脫脫:《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傳第四十》,第9526頁。

(元)脫脫:《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五十四》,第9847頁。

(元)脫脫:《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第10193頁。

(元)脫脫:《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第10275頁。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九《奏上時務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第201頁。

王連生:《南陽思想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18~120頁。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九《上執政書》,第220頁。

責編 /豐家衛(實習)

猜你喜歡
鄧州宋代南陽
元好問詩歌通釋三則(七)
潑墨寄深情 勉勵新雷鋒
南陽 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拜祖謁圣品南陽古韻
龐振坤來了
《南陽解放紀念碑》失誤嚴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